各种笑的意思

如题所述

1、冷笑 [ lěng xiào ] 含有讽刺、轻蔑、不满、无可奈何等心情的笑。

引用:老舍《四世同堂》四十:“ 瑞宣愣起来。愣了一会儿,他忽然的笑了。对这群人,他没有别的任何办法,除了冷笑。”

2、嘲笑 [ cháo xiào ] 用言语笑话对方。

引用:老舍《四世同堂》一:“当她没有把粉擦好而被人家嘲笑的时候,她仍旧一点也不发急,而随着人家笑自己。”

3、讪笑 [ shàn xiào ] 讥笑。

引用:曹禺《日出》第二幕:“然而顾八奶奶是超然的,她永远分不清白人家对她的讪笑。”

4、嗤笑 [ chī xiào ] 讥笑。

引用: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十九章:“ 改霞不是那号闺女:当朋友得志的时候,羡慕讨好;当朋友失意的时候,讽刺嗤笑。”

5、耻笑 [ chǐ xiào ] 亦作“耻笑”。鄙视嘲笑。

引用:邓拓《燕山夜话·三种诸葛亮》:“冒充诸葛亮 ,假装诸葛亮 ,是吓不住人的,总会有一天要原形毕露,被天下人所耻笑。”

6、憨笑 [ hān xiào ] 朴实天真地笑。

引用: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二二章:“ 拴拴红了脸,不好意思地颤抖着厚嘴唇憨笑。”

7、狞笑 [ níng xiào ] 凶恶地笑。

引用:高云览《小城春秋》第一章:“那人狞笑着说:‘姓李的,认识我吗?’”

8、匿笑 [ nì xiào ] 窃笑,暗笑。

引用:茅盾《子夜》九:“忽然那一道和邻室相通的板壁有人答答地敲着,又有女人吃吃匿笑的声音。”

9、苦笑 [ kǔ xiào ] 心情不愉快而又无可奈何时勉强装出的笑容。

引用:沙汀《困兽记》二:“ 章桐没有立刻作答,他迟疑着,随即叹一口气,浮上一个阴暗的苦笑。”

10、窃笑 [ qiè xiào ] 亦作“ 窃咲 ”。暗笑;私下好笑。

引用:鲁迅《彷徨·高老夫子》:“‘嘻嘻!’似乎有谁在那里窃笑了。”

11、奸笑 [ jiān xiào ] 阴险地笑。

引用:柳杞《好年胜景》:“汉奸也挤上来,金牙闪光,满脸奸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3-07
微笑 礼节性的笑;苦笑 无奈的笑;哈哈大笑 高兴的笑; 讥笑 嘲讽的笑;奸笑 兴灾乐货的笑;当然有很多意思的笑 在不同对象 不同环境 不同的心情下 就有不同意思的笑 ,当和心爱的人说分手 那时的笑 我想只有自己最能体会 有点不舍 有点恨 有点解脱 有点痛...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微笑:动一动嘴角
大笑:前仰后合、忍俊不禁
狂笑:憋红了脸,差点喘不过气来。
冷笑:让人听了浑身发毛。
耻笑:面带轻蔑

另外,也可从其他方面叙述,如:

含蓄的笑:
嫣然、莞尔、解颐、霁颜、盈盈、启颜、开颜、展颜、粲然、粲齿、掩口、抿嘴

出声的笑:
呵呵、嘿嘿、嘻嘻、哈哈、哧哧、哑然、哗然

肢体语言:
捧腹、哄堂、轰然、拊掌、绝倒、脱颌、喷饭、前仰后合、花枝乱颤、冠缨索绝、冠缨绝顶

形容心情:
乐开怀、乐滋滋、乐哈哈、乐呵呵、偷着乐、欢天喜地、狂喜、喜出望外、大喜过望、喜上眉梢、满脸喜色、暗自窃喜、忍俊不禁、满面春风

其他的笑:
齿冷、讪、诮、哂、嗤、讥嘲、揶揄、龇牙咧嘴、大牙都掉了

网上用语:
:-) 、^_^ 、:-D 、:'-) 、:-P

谈“笑” 周汝昌

笑,是反映内心的面部表情。
“笑脸相迎”,“满面春风”,“满脸堆下笑来”,证明笑和脸的关系。“笑面虎”,“笑在脸上,苦在心头”,情况不同了,然而也从一个侧面说出了同一关系。
脸,是笼统而言,笑,又与它的某些“局部”特别关系密切。一是嘴,“笑口常开”,“笑得合不上嘴”,固然易见;“抿嘴”笑,“撇嘴”笑,“咧嘴”笑,同是嘴的事,又各有千秋。不过,有时候嘴是不让你看到使用何一型态的,“掩口卢胡”①就是佳例。
二是牙。文雅的人,讲究“笑不露齿”。可是“粲齿”②,“齿冷”③,免不了也略有表现。“笑掉大牙”,那就越发欲文雅而无从了。
三是下巴。“解颐”④尚可,竟至“脱颔”,要请正骨大夫给“拿”——“拿”才行。
四是眼。打心里高兴,会“眉开眼笑”。
笑只和脸——不管“整体”还是“局部”——有关系吗?亦不尽然。“拊掌”⑤,在于手;“捧腹”,又关乎肚。
笑也牵及全身的,“笑不可仰”,“笑弯了腰”,也还罢了,有时要“绝倒”⑥。当然,“笑得肚肠子疼”,“笑破肚皮”,甚至“笑煞”,“笑死活人”,其事大概也是有过的吧。
“笑煞”之后,也不一定算完,因为还可以“含笑于地下”呢。
“冠缨索绝”⑦,这非古人不办。“喷饭满案”,今人犹可试行。
笑因人而异其态。夫子定是“莞尔”⑧,美人势必“嫣然”。《红楼梦》里的张道士理应“呵呵大笑”。“回眸一笑”,只能杨玉环。薛蟠决不会工于“巧笑”,他一发言,常常引起“哄堂”“轰然”。
“粲然”,“冁然”⑨,“ 然”⑩,“哗然”,何尝千篇一律。
论其音声,“哈哈”,“嘻嘻”,“噗哧”,“哑然”,还有“咯咯”之类,大约用来形容少女的“银铃般的笑声”。
辨其种类,“苦笑”,“傻笑”,“憨笑”,“假笑”,“陪笑”,“冷笑”(虽无“热笑”,但“冷笑热哈哈”一语证明笑是有热的),“暗笑”,“狂笑”,“奸笑”,“狞笑”。
“会心微笑”,“相视而笑”,“付之一笑”,“仰天大笑”,“不觉失笑”,“无人自笑”,“似笑非笑”,“不笑强笑”……还有“皮笑肉不笑”(这种本领是最不易企及的)。
另有一类“取笑”,“逗笑”,“招笑”,“贻笑”,“见笑”。
至于“讪”“诮”“哂”“嗤”,“讥嘲”“揶揄”……自然也难摒诸笑的大范围之外。
笑是如此多采,当我们想到这一点,实在不免为之“轩渠”(11)“ 噱”(12),再文雅也会“忍俊不禁”(13)的。
我常常想,即此而观,祖国语言是何等丰富,何等生动,这其间又反映出人民群众对生活的体会是何等深刻,何等全面。漫画家、创作家、表演家、说唱家、翻译家、语言学者、社会学者……,岂能不向这种宝库中去作一番巡游探讨。如果有这么一部词典,能够分门别类,搜集古今雅俗的词汇,让人能够一览而得,其意义应是十分肯定的。
我这种想法,也许早有学者付诸实践了,我还在此“如数家珍”,那就成了“笑柄”“笑枋”(14)“笑料”了。
①掩口卢胡:捂住嘴在嗓子眼里笑,卢胡,同“胡卢”,笑声。
②粲(càn)齿:露齿而笑。
③齿冷:讥笑;张口笑的时间长,牙齿会感觉到冷。
④解颐:开口而笑,颐,下巴。
⑤拊(fǔ)掌:拍手。
⑥绝倒:笑得前仰后合。
⑦冠缨索绝:帽带子断了。缨,带子。索绝,都断了。《史记·滑稽列传》:“淳于髡(kūn)仰天大笑,冠缨索绝。”
⑧莞(wǎn)尔:微笑的样子。
⑨冁(chǎn)然:笑的样子。
⑩ (nài)然:嗤(chī)笑。
(11)轩渠:笑貌。
(12) 噱(wàjué):大笑不止。
(13)忍俊不禁:忍不住要发笑。
(14)笑枋(fāng):笑的材料。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