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07-09-30
是形而上学,不是行而上学
形上形下之辨始于易传:“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西方哲学传入中国后,亚里士多德的metaphysics,亦即“物理学之后”,被译作“形而上学”,意指超越了现象世界的哲理探讨。形而上学在亚里士多德哲学中特指他的“第一哲学”,后来发展为纯哲学的代称,从古希腊哲学到以康德、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都是以形而上学为主的。到了近代,尼采发起端,新派哲学家开始了对形而上学的大势责难,称其已入死胡同,而实际上西方哲学至今未能摆脱形而上学的传统。
要之,形而上学是西方哲学的最高代表,它用思辨、逻辑分析的方法寻找世界本源,也就是决定一切存在的根本动力。基督徒的上帝就是西方人在宗教里找到的这样一样最高本体,反映了滥觞于希腊的形而上学对宗教的深刻影响。
我们古语中的“形而上”是与形而下的器物人事对举的,与前述西方的“形上”相通,不同仅在于我们没有发展出一套“形而上学”。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