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尼科公司的事件

如题所述

“中海油去年竞购优尼科未果,主要教训是对国际政治阻力估计不足,的确失去了一次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绝好机会;但企业在竞购过程中的难得经历,将是中海油进一步国际化的宝贵财富。”
跨国并购:为什么是优尼科?
2005年6月22日,中海油正式宣布竞购美国有100多年历史的老牌石油公司——优尼科,由此揭开了“优尼科事件”的序幕。此举在国际市场引起轰动,也震动了美国朝野和普通民众。
中海油为什么选择跨国并购?“这是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快速建立国际级能源公司的需要。”肖宗伟说。
当时为何选择优尼科为并购对象?肖宗伟指出了以下几个“2/3”:优尼科原油储量和产量与中海油相近,但当时市值仅为中海油的2/3,存在较大升值空间;优尼科分布在亚洲、里海地区的优质油气资产占其总资产的2/3。这些地区靠近中国市场,中国文化更能发挥作用;优尼科公司登记储量中2/3为天然气且增长空间显著,还有约10亿桶储量的天然气因市场未落实原因而暂未登记储量,在中国的液化天然气市场落实后可以很快增值。
教训深刻:对国际政治阻力估计不足
事实上,早在2005年2月27日,优尼科就向中海油提供了初步资料,邀请其作为友好收购的候选公司之一。而在至中海油正式宣布竞购的4个月时间里,中海油正式启动了初步评价、详细尽职调查、评价等工作流程,与优尼科展开了密切接触。在竞购对手——美国另一家石油企业雪佛龙2005年4月4日报价后,中海油进行了深入研判并于6月22日正式宣布参与竞购,于次日也公开回应出价。
然而,这个“你情我愿”、互利共赢的“友好收购”,却引发了美国部分国会议员的过分反应,称此举危及美国能源与安全,要求美国政府从中干预。正是非经济的因素,造成了其后遭致大部分国际舆论批评的“优尼科事件”——政治因素迫使中海油不得不退出竞购,优尼科最终落入雪佛龙囊中。
收获良多:市值飙升、知名度提升
深刻的教训,对于中海油的国际化来说,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肖宗伟认为,中海油竞购优尼科虽最终未果,除了教训外收获亦是良多。
40天内中海油市值增加80亿美元。从2005年6月22日正式宣布竞购,到2005年8月2日正式宣布撤出,中海油公司市值大幅飙升,从220亿美元增加到300亿美元,净增80亿美元。股价共上涨33%。
中海油知名度迅速提高。世界主流媒体连续一个多月对中海油进行了大量报道,最集中是英国《金融时报》单日刊载5篇关于中海油的文章。
“国际媒体对中海油竞购的评价,多为中立和正面的。”肖宗伟进一步表示。他提供了如下一组数据:在6月23日至8月10日期间,《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华盛顿邮报》等主要媒体,对中海油的报道数量高达355篇,其中78%为态度中立和正面,仅有22%为负面。
锻炼了队伍,积累了经验。肖宗伟说:“整个竞购过程中,我们对国际市场游戏规则的严格遵循,进退自如的出色表现,得到了国际资本市场的一致好评。通过竞购锻炼了国际化发展的人才队伍。”
2005年8月10日宣布,该公司股东在当天举行的特别股东大会上投票批准了优尼科和美国第二大石油公司雪佛龙合并的协议。两家公司合并后成为世界上油气产量排第四的上市石油公司。据报道,兼并优尼科将使雪佛龙的油气储备增加16%。由于油气储备减少,雪佛龙的油气产量在油价攀升的过去3年中不但未见增长反而下降,而且开采成本也成为世界10大上市石油公司中最高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