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子之歌中的七子指的是什么?

如题所述

七子是指当时被列强霸占的七块土地:香港、澳门、台湾、九龙、威海卫(今山东威海市)、广州湾(今广东湛江市)和旅大(旅顺大连)的简称;七子又指七个人的合称。七子古代西汉嫔妃的等级。

历史不会忘记1842年那个屈辱的8月,清朝官员卑躬屈膝,登上停泊在南京江面的英国军舰康华丽号,在荷枪实弹的英国士兵环视下签署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份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条约规定中国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列强瓜分中国的序幕从此拉开。

1860年,中英签署《北京条约》,英国割占九龙半岛南端;1898年,清政府被迫签署《展拓香港界址专条》,“香港的姐妹”九龙半岛其余部分划为“新界”,租给英国99年。

1887年,中葡签署《友好通商条约》,在明朝中叶以“晾晒货物”为名获准在澳门居留的葡萄牙人从此强据了“莲花宝地”澳门。

1895年,中日签署《马关条约》,“东海的一串珍珠”宝岛台湾,琉球群岛割让日本,与她们同时被割让,侵占的还有渤海湾畔的“孪生兄弟”旅顺和大连(俄罗斯帝国租借)。

1898年,中英签署《订租威海卫专条》,“防海的健将”威海卫租借英国25年。

1899年,中法签署《广州湾租借专条》,“神州后门上的一把铁锁”广州湾被租让给法国。

到1900年,帝国主义列强已在中国土地上强行开辟商埠上百处,在10多个城市划定租界20余处。“中华七子”在英、法、日、俄等帝国主义列强的淫威下四散飘零。有一首诗代表了当时爱国志士们的心境:“沉沉酣睡我中华,哪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

10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了国家富强、民族独立挺身而出,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上下求索,谱写了一首首恢弘壮丽的历史诗篇。

中国人民不屈不挠追求统一的意志汇成不可阻挡的洪流。1930年10月,中国收回威海卫;1945年,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10月25日,日本在台湾的最后一任总督安藤利吉在台北中山堂向中国政府递交投降书,台湾从此重归中国版图。与此同时,广州湾、旅顺和大连也相继回到祖国的怀抱。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七子之歌》组诗作于1925年3月,当时闻一多正在纽约。其序辞中Alsace-Lorraine通译为洛林地区,位于法国东部浮士山脚下,普法战争中割让给德国,《凡尔塞和约》后归还。

在诗中,闻一多以拟人的手法,将我国当时被列强掠去的七处“失地”比作远离母亲的七个孩子,哭诉他们受尽异族欺凌、渴望回到母亲怀抱的强烈情感。

诗歌一方面抒发了对祖国的怀念和赞美,一方面表达了对帝国主义列强的诅咒。

文中引用了《诗经·邶风·凯风》中的典故,《诗经·邶风·凯风》全文为: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

母氏圣善,我无令人。爰有寒痊,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睍睆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对于《诗经·邶风·凯风》的解读还存在一定争议,诗中采用的观点为母亲不能在家安分守己,想要改嫁。

她的儿子们唱出这首歌以自责,希望由此让母亲的回心转意,但如今也有观点认为是一首歌颂母爱的诗篇,以有子七人亦自惭不能报母恩来衬托母亲的伟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七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06

七子之歌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闻一多先生所作,目睹西方列强占领祖国的七块地方后,闻一多先生在悲愤交加之中写下了七子之歌这首诗。这七块地方分别是香港、九龙岛、广州湾、威海卫、旅顺大连港、澳门、台湾。

香港,1840年虎门销烟后,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最终以清政府失败而且割地赔款而告终。1842年中英双方签订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殖民者。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当然这个回归的香港不仅包括香港岛还包括九龙岛和新界地区。

九龙岛,1856年英法列强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圆明园被英法侵略者大肆损毁,只剩下现在的残垣断壁。清朝统治者最终只能求和,1860年英国代表和恭亲王奕欣在北京签订了《中英北京条约》把九龙岛地方一区割让给英国殖民者,就是现在的香港九龙半岛的南端。

广州湾,也就是今天的湛江。1899年,法国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广州湾租借条约》。条约内规定广州湾租期为99年,法国军队可以在租界地内驻扎军队,修筑炮台以及各种军事设施。中国的船只驶入广州湾,必须向法国殖民者交纳各项税费。1945年抗战胜利后,广州湾被收回,更名为湛江。

威海卫,也就是今天的威海市。1898年,英国通过《中英议租威海卫专约》,威海卫沦为其殖民地。1930年10月1日,中国收回了被英国强行租借了32年之久的威海卫。

旅顺大连港,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割让了“辽东半岛”和台湾岛等领土。沙俄以“破日还辽”有功为由,在1898年3月27日逼迫清政府签订《中俄旅大租地条约》,强行租借了旅顺大连港,1904年日俄战争中沙俄战败,旅顺大连港被日本人占领,1945年日本人无条件投降,港口又落入了苏联的控制,朝鲜战争的胜利后,苏联归还旅顺大连港。

澳门,1553年葡萄牙人登陆澳门,1557年葡萄牙人正式定居澳门,1887年,葡萄牙人逼迫清政府签订《中葡友好通商条约》,正式把澳门纳为殖民地占领100多年,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

台湾,台湾自古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895年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条约中就将台湾岛以及附属岛屿割让给日本。1943年中美英三国发布了《开罗宣言》,规定了日本战败后必须将台湾、澎湖以及附属岛屿归还给中国。1945年日本军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后归还台湾,台湾必将统一,也终将会回归祖国怀抱。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08

七子之歌中的七子指的是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大(旅顺·大连)。

《七子之歌》是闻一多于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的一首组诗,共七首,发表在《现代评论》上。“七子”是指当时被列强霸占的七块土地:香港、澳门、台湾、九龙、威海卫、广州湾(现广东湛江)和旅大(旅顺、大连)。

拓展资料:

七子之歌·澳门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

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七子之歌·澳门》为大型电视纪录片主题曲。因朴素真挚、深刻感人,曾于澳门回归时在华夏大地迅速传唱,引起了祖国同胞的强烈反响,大家听了这首歌后不禁潸然泪下,并把它看作迎接澳门回归的“主题曲”。

实际上,这首歌的歌词并非为澳门回归而写的新作,它是七十多年前一首题为《七子之歌》的组诗中的第一篇,其作者就是清华大学已故教授、著名的爱国学者和诗人闻一多。

1998年初,大型电视片《澳门岁月》的总编导在一次偶然翻阅闻一多诗集时,发现了《七子之歌》,即请祖籍广东中山的作曲家李海鹰为之谱曲。李海鹰一遍遍地吟诵闻一多的诗句,流着泪在一夜之间完成了曲子,他将潮汕民歌的特色融入其中,并从配器上也有意贴近闻一多生活的年代。于是,便有了今天这首被大家所喜爱的《七子之歌·澳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6

    七子是指当时被列强霸占的七块土地:香港、澳门、台湾、九龙、威海卫(今山东威海市)、广州湾(今广东湛江市)和旅大(旅顺大连)的简称。

    1842年8月,清朝官员卑躬屈膝,登上停泊在南京江面的英国军舰康华丽号,在荷枪实弹的英国士兵环视下签署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份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条约规定中国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列强瓜分中国的序幕从此拉开。

    1860年,中英签署《北京条约》,英国割占九龙半岛南端;1898年,清政府被迫签署《展拓香港界址专条》,“香港的姐妹”九龙半岛其余部分划为“新界”,租给英国99年。

    1887年,中葡签署《友好通商条约》,在明朝中叶以“晾晒货物”为名获准在澳门居留的葡萄牙人从此强据了“莲花宝地”澳门。

    1895年,中日签署《马关条约》,“东海的一串珍珠”宝岛台湾,琉球群岛割让日本,与她们同时被割让,侵占的还有渤海湾畔的“孪生兄弟”旅顺和大连(俄罗斯帝国租借)。

    1898年,中英签署《订租威海卫专条》,“防海的健将”威海卫租借英国25年。

    1899年,中法签署《广州湾租借专条》,“神州后门上的一把铁锁”广州湾被租让给法国。

    到1900年,帝国主义列强已在中国土地上强行开辟商埠上百处,在10多个城市划定租界20余处。“中华七子”在英、法、日、俄等帝国主义列强的淫威下四散飘零。

第4个回答  2018-08-03
七子之歌中的七子指的是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大(旅顺·大连)。

《七子之歌》是闻一多于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的一首组诗,共七首,发表在《现代评论》上。“七子”是指当时被列强霸占的七块土地:香港、澳门、台湾、九龙、威海卫、广州湾(现广东湛江)和旅大(旅顺、大连)。



拓展资料:
七子之歌·澳门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

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七子之歌·澳门》为大型电视纪录片主题曲。因朴素真挚、深刻感人,曾于澳门回归时在华夏大地迅速传唱,引起了祖国同胞的强烈反响,大家听了这首歌后不禁潸然泪下,并把它看作迎接澳门回归的“主题曲”。

实际上,这首歌的歌词并非为澳门回归而写的新作,它是七十多年前一首题为《七子之歌》的组诗中的第一篇,其作者就是清华大学已故教授、著名的爱国学者和诗人闻一多。

1998年初,大型电视片《澳门岁月》的总编导在一次偶然翻阅闻一多诗集时,发现了《七子之歌》,即请祖籍广东中山的作曲家李海鹰为之谱曲。李海鹰一遍遍地吟诵闻一多的诗句,流着泪在一夜之间完成了曲子,他将潮汕民歌的特色融入其中,并从配器上也有意贴近闻一多生活的年代。于是,便有了今天这首被大家所喜爱的《七子之歌·澳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