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我们“降胃”?

如题所述

方法01

降胃第一法:重镇

重镇就像淹咸菜,上面放的重物,以重压的方式降胃气(代赭石、旋覆花等)

举例:

《伤寒》旋覆花代赭石汤,方在旋覆花。用之治伤寒汗吐下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以其降胃而下浊气也。滑石代赭汤,方在滑石。用之治百合病,下之后者,以其降肺而清郁火也。代赭重坠之性,驱浊下冲,降摄肺胃之逆气,除哕噫而泄郁烦,止反胃呕吐,疗惊悸哮喘,兼治吐衄、崩漏、痔瘘、泄利之病。

重点:代赭重坠之性,驱浊下冲,降摄肺胃之逆气。



方法02

降胃第二法:酸收

酸收是由外到内的一种收力、紧缩力,以收胃气下行(芍药、五味子等)

举例:

芍药甘草汤,芍药四两,甘草四两。治太阳伤寒,脉浮汗出,心烦恶寒,小便数,脚挛急。以阳虚土弱,脾陷胃逆,相火不降而心烦,风木不升而恶寒。风木疏泄,上下失藏,故汗出而尿数。津液耗伤,筋脉焦缩,故腿足挛急。甘草补其土虚,芍药双清木火,以复津液也。

重点:以阳虚土弱,脾陷胃逆,相火不降而心烦(芍药收相火,则胃气不逆)



方法03

降胃第三法:凉降

热则胀,冷则缩,凉降之法以寒凉之力收纳胃气(石膏、竹叶等)

举例:

《金匮》竹叶汤,竹叶一把,桔梗一两,生姜五两,附子一枚,葛根三两,桂枝一两,防风一两,甘草一两,人参一两,大枣十五枚。治产后中风,发热面赤,喘而头痛。以产后中气虚弱,阴阳不能交济,肝脾易陷,肺胃易逆,陷则下寒,逆则上热。风伤卫气,卫敛而遏营血,上热弥增,肺胃愈逆,故发热面赤,喘而头痛。肺胃愈逆而热愈增,则肝脾益陷而寒益甚竹叶、桔梗,凉肺而除烦,葛根、生姜,清肺而降逆,附子温寒而暖水,桂、防燥湿而达木,甘、枣、人参,补中而培中土也。

重点:肺胃愈逆而热愈增(以竹叶凉其肺胃,胃气不逆也,为凉降之法)



方法04

降胃第四法:温降

胃有寒湿,湿气阻胃,以温燥之法祛寒则胃气能降(砂仁、半夏等)

举例:

《伤寒》半夏泻心汤,半夏半升,人参、甘草、干姜、黄芩、黄连各三两,大枣十二枚。治少阳伤寒,下后心下痞满而不痛者。以中气虚寒,胃土上逆,迫于甲木,经气结涩,是以作痞。少阳之经,循胃口而下胁肋,随阳明而下行,胃逆则胆无降路,故与胃气并郁于心胁。甲木化气于相火,君相同气,胃逆而君相皆腾,则生上热。参、甘、姜、枣,温补中脘之虚寒,黄芩、黄连,清泻上焦之郁热,半夏降胃气而消痞满也。《金匮》治呕而肠鸣,心下痞者。中气虚寒则肠鸣,胃气上逆则呕吐也。

重点:胃气上逆则呕吐也,半夏降胃气而消痞满也



而除了这降胃四法,还要特别注意的是,当小肠、大肠腑气不通时,一样会引起胃气不降,所谓腑以通为用,小肠、大肠之寒积、宿便,痰饮等积聚之物都是导致胃气不降原因素,不可不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03
吃什么可以降胃的实火?中医指出,降胃火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食用凉性的食物,比如寒性的水果降胃火的效果最好,夏季可以吃些西瓜。

如果出现这些情况的话,我们用什么食物来调理呢?这个食疗是大家最喜欢的,而且是最简单的,那就是吃西瓜。如果大半个西瓜吃进去,基本上胃火可以降一半。西瓜除了可以正常吃以外,还可以把西瓜的皮去掉,留西瓜的偏白的那一点和红的那一点,红白之间这一块,清胃火是最好的。可以用刀切成丝,稍微放点盐,拌一拌就可以吃了。

糖尿病人不敢吃西瓜,然而胃火又比较多见,这个时候可以吃海带或海带结,最好用海带结凉拌着吃。除了海带,还可以吃紫菜。另外,还有一种食品也很好,原来讲课的时候我不怎么讲,以为北方没有,其实北方现在已经有了,叫葛根粉。葛根粉买回来,先用温水调均,然后再倒进开水,就变成晶莹透明的,像藕粉一样,稍微放点糖,非常好吃。

除了西瓜以外,还有几种寒性的水果:梨、香蕉,还有女性最喜欢吃的猕猴桃。猕猴桃是非常偏寒的,也偏凉的。胃热的时候就可以吃这几种水果。

知道了吃什么可以降胃的实火,除了海带结,紫菜,海蜇,还有相对凉一点的,有苦瓜。苦瓜也偏凉,但是对心火旺更好。
第2个回答  2020-11-03

第一法:重镇

重镇就像腌咸菜,上面放的重物,以重压的方式降胃气(代赭石、旋覆花等)

举例:

《伤寒》旋覆花代赭石汤,方在旋覆花。用之治伤寒汗吐下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以其降胃而下浊气也。滑石代赭汤,方在滑石。用之治百合病,下之后者,以其降肺而清郁火也。代赭重坠之性,驱浊下冲,降摄肺胃之逆气,除哕噫而泄郁烦,止反胃呕吐,疗惊悸哮喘,兼治吐衄、崩漏、痔瘘、泄利之病。

重点:代赭重坠之性,驱浊下冲,降摄肺胃之逆气。

第二法:酸收

酸收是由外到内的一种受力、紧缩力,以收胃气下行(芍药、五味子等)

举例:

芍药甘草汤,芍药四两,甘草四两。治太阳伤寒,脉浮汗出,心烦恶寒,小便数,脚挛急。以阳虚土弱,脾陷胃逆,相火不降而心烦,风木不升而恶寒。风木疏泄,上下失藏,故汗出而尿数。津液耗伤,经脉焦缩,故腿足挛急。甘草补其土虚,芍药双清木火,以复津液也。

重点:以阳虚土弱,脾陷胃逆,相火不降而心烦(芍药收相火,则胃气不逆)

第三法:凉降

热则胀,冷则缩,凉降之法以寒凉之力收纳胃气(石膏、竹叶等)

举例:

《金匮》竹叶汤,竹叶一把,桔梗一两,生姜五两,附子一枚,葛根三两,桂枝一两,防风一两,甘草一两,人参一两,大枣十五枚。治产后中风,发热面赤,喘而头痛。以产后中气虚弱,阴阳不能交济,肝脾易陷,肺胃易逆,陷则下寒,逆则上热。风伤卫气,卫敛而遏营血,上热弥增,肺胃愈逆,故发热面赤,喘而头痛。肺胃愈逆而热愈增,则肝脾益陷而寒益甚竹叶、桔梗,凉肺而除烦,葛根、生姜,清肺而降逆,附子温寒而暖水,桂、防燥湿而达木,甘、枣、人参,补中而培中土也。

重点:肺胃愈逆而热愈增(以竹叶凉其肺胃,胃气不逆也,为凉降之法)

第四法:温降

胃有寒湿,湿气阻胃,以温燥之法祛寒则胃气能降(砂仁、半夏等)

举例:

《伤寒》半夏泻心汤,半夏半升,人参、甘草、干姜、黄芩、黄连各三两,大枣十二枚。治少阳伤寒,下后心下痞满而不痛者。以中气虚寒,胃土上逆,迫于甲木,经气结涩,是以作痞。少阳之经,循胃口而下胁肋,随阳明而下行,胃逆则胆无降路,故与胃气并郁于心胁。甲木化气于相火,君相同气,胃逆而君相皆腾,则生上热。参、甘、姜、枣,温补中脘之虚寒,黄芩、黄连,清泻上焦之郁热,半夏降胃气而消痞满也。《金匮》治呕而肠鸣,心下痞者。中气虚寒则肠鸣,胃气上逆则呕吐也。

重点:胃气上逆则呕吐也,半夏降胃气而消痞满也

而除了这降胃四法,还要特别注意的是,当小肠、大肠腑气不通时,一样会引起胃气不降,所谓腑以通为用,小肠、大肠之寒积、宿便,痰饮等积聚之物都是导致胃气不降原因素,不可不知!

第3个回答  2020-11-03
常用的降胃的药物有清胃黄连丸,藿香清胃胶囊等。同时也应该注意饮食起居调养。
清胃黄连丸能够清胃泻火,解毒消肿。适用于肺胃火盛所引起的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咽喉疼痛。牛黄清胃丸能够清胃泻火,润燥通便,适用于心胃火盛造成的头晕目眩,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咽痛,便秘,尿赤等症状。藿香清胃胶囊能够清热化湿,醒脾消滞,适用于脾胃伏火引起的消化不良,完腹胀满不思饮食,口苦口臭等症状。
可以通过饮食调养来去胃火,在日常的饮食中选择清淡、性寒凉的食物,像西瓜、梨、冬瓜、黄瓜、苦瓜、绿豆等,少吃油腻辛辣的食物。饮食规律,戒烟限酒,适当的运动。
第4个回答  2020-11-03
胃气属于多发的胃部疾病,这给较多朋友的胃部带来了损害,促使患者的胃部胀痛严重,胃气给人们带来了困扰,同时影响了生活,为此胃气的治疗刻不容缓,可采用中成药物进行治疗,中药物的副作用较小,且疗效显著,可起到令人满意的降胃气效果。

人们对于胃部健康特别的关注,有较多的胃部疾病会出现,而胃气是其中的一种,导致患者的胃部受到了严重的损害,患者的胃部胀痛明显,且会波及到平时的生活,降胃气的工作特别的重要,而中成药对于降胃气疗效显著,且能降低药物所产生的副作用,利于胃部健康的恢复。

1、旋覆花,该药物性味归经,可以苦辛入肺,宣肺气,且能够性温入胃、化痰湿,从而降逆止噫,可起到降气化痰、降逆止呕的疗效,患者需要取适量的旋覆花进行煎服,也可入丸及散,必要时也外用煎水洗,或者是研成为末干撒或者是调敷,需要注意的是阴虚痨嗽、风热燥咳的患者应当禁服。

2、代赭石是一种矿物类药物,且性味归经,具有重镇降逆、平肝潜阳、凉血止血的疗效,需本品进行煎服,首先要打碎先煎,包煎或者是煎后过滤,也可研末后进行吞服,外用时应当适量,研末撒或者是调敷,对于治疗胃气疗效明显,减轻了患者胀气的症状,代赭石对于肺以及肝脏产生了不良的损害,患者不可以久服。

3、沉香的辛香温通,可适用于胸腹胀痛、胃寒呕呃、寒凝气滞、痰饮喘嗽等,坚持服用药物能起到降逆调中、行气止痛、纳气平喘的疗效,针对腹胀气喘且坐卧不安的患者,应当配用木香、枳壳、萝卜籽等药物,将药物进行煎服,必要时可研末或者是磨汁服用,减轻了患者的病情。

胃气给患者带来了困扰,同时损害了胃部健康,导致患者朋友特别的痛苦,我们要谨防胃气的产生,生活中调整自己的饮食,保证饮食的湿热,以免进食生冷食物,加重胃气的症状,且要遵医嘱使用上述的药物治疗,还要做好防寒保暖的工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