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社会对大学生的信任越来越低?

如题所述

诚信是大学生安生立命的关键。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看中诚信的品质。大学生在校学习只是一个暂时的阶段性的过程,最终我们还是要走入社会,走入市场。在将来的求职中,诚信将成为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素质要求,诚信必将成为大学生的安生立命之本,这就要求我们要做诚信规范的力行者。在全社会都在倡导“诚信”的今天,作为接受文明教育最充分的大学生,更应该身体力行,领文明之先风,不做有损个人名誉和国家利益的事情。考试作弊、毕业不还贷等失信行为大大降低了大学生的道德水准,也降低了社会对大学生的信任度。对考试作弊、毕业不还贷的理解和宽容,也就是对社会不正之风的淡然和认同,自己也就不知不觉加入其中,其危害是不言而喻的。学生中更存在严重败坏了学校和社会风气。有道德的人以做假、说谎为最大耻辱,有道德的人也必定会忠于自己的承诺。所以信必有忠,忠能达信。考试作弊、欠贷不还等行为则是对优良校风的败坏,是对学校正面的道德教育的无端亵渎与粗暴贱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18
就我观察而言,导致舆论对大学生评价低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因为大学生群体体量增加,稀释传统观念对大学生的尊重溢价;另一方面,因为大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降低,大学期间将精力都放在睡觉和娱乐上,知识匮乏。曾今我很排斥大学无用论的拥趸者,觉得大学生与没有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相比,并非更能赚钱,而在于价值观和思维意识的偏差,对知识的渴望能让你知道自身存在的意义,并竭力捍卫属于自己的自由和权利。但结束大学生涯,进入职场以后,我发现社会对大学生的偏见不是以偏概全,准确地来说,应是是窥一斑而知全豹。当然这其中有历史环境的变迁,当下语境中的大学生概念与70、80年代相比,其代表的价值已经大大缩水。
第2个回答  2019-03-29
学者们一致认为大学生人际信任的总体水平呈现一种递减趋势,人际信任水平不高。从年级方面来看,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呈现明显的规律性,依次为,大四> 大一> 大二> 大三。原因在于大一新生刚进入一个新的高层次学习环境,对他们来说一切都是崭新的,加之生活经验不足,思想也相对单纯,集体活动又频繁开展,人际信任度相对就高。随着年级的增长,由新生变老生,受外在环境的影响,有了一些世故和圆滑,人际信任度相对就低。到了大四,同窗即将各奔东西,惜别之情油然而生,相互之间不计前嫌,因此人际信任水平在大二大三的呈现低谷后到了大四达到最高值。
第3个回答  2019-03-29
社会“境教”不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树立有待时日,诚信问题的不时出现,降低了人们对社会生活的安全感和信赖感;成熟的市场经济秩序和道德规范还没有完全建立,一些不良商家为了金钱不择手段,完全无视道德法则和人际信任的底线;中国传统文化中“信”历来被人们所推崇,然而随着社会的转型,“信”的文化逐渐被淡化,传统文化影响减弱;网络立法的不完善,使大学生在现实生活诚信,却可能在网络虚拟社会中失信。
第4个回答  2019-03-29
大学生诚实守信的重要性,诚实守信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道德规范。诚实守信是初始性的道德,是道德体系中的母德,一切的道德规范都是在这个基础是建立的,更高的道德是以诚信为基础建立的。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诚信包括诚实和守信两个方面,是分而为二,合而为一的道德规范,它出现在各民族的文化要求之中,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诚实就是忠诚老实,它主要是对人处事时的道德准则,这一准则要求人们与人交往时说真话,向别人传递真实信息,不掩盖或歪曲事实真相。人类历史发展到现在,诚实品质从来是对人的最基本的要求和规范。是否具备诚实品质,已经成为道德社会化完成未完成的标志,成为衡量一个社会成员在道德上合不合格的最基本标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