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时节动京城”中的“京城”到底是指的是哪里?

如题所述

“花开时节动京城”这句诗是出自著名诗人刘禹锡的《赏牡丹》,刘禹锡本身是唐朝时期的诗人,所以他的诗歌中所写的首都、京城、国都等都是指唐朝时期的首都陕西西安。而当时的西安还是叫做长安,所以刘禹锡这句诗的正确翻译应该是“花开的季节能够惊动整个长安城”。

《赏牡丹》是唐朝时期的著名诗人刘禹锡写的诗歌,当时刘禹锡之所以要以“牡丹”为主题,是因为唐朝时期的王公贵族和平民百姓们都有欣赏牡丹的习惯。也正是因为唐朝时期的人们都喜欢赏牡丹,所以刘禹锡要写赏牡丹就更加难,好在刘禹锡用芍药和牡丹的巧妙对比来突出了牡丹的高贵,而后又用“花开时节动京城”这个句子来表达了牡丹花的“国花”地位,但是很多读者都对刘禹锡所说的“京城”不太理解,事实上刘禹锡这句“花开时节动京城”中的“京城”是指唐朝时期的首都长安。

首先,“花开时节动京城”这句子中的“京城”就是指唐朝时期的国都,而唐朝时期的国都一共有两个,一个是陕西西安,另一个是河南洛阳,所以我们要想知道刘禹锡指的是哪一个,就要从刘禹锡身处的年代来看。

公元618年到公元684年间,唐朝的国都是在陕西西安,而公元684年到公元705年,唐朝的国都则是搬到了河南洛阳,公元705年到公元904年又搬回到陕西西安了,公元904年到公元907年再次搬去了河南洛阳。而刘禹锡于公元772年出生,公元842年的时候因病去世,所以刘禹锡生活的时期,唐朝都是以陕西西安为国都,那么刘禹锡诗歌中的“京城”只能是指陕西西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4-16
“花开时节动京城”
首先说一下,这句诗的重点其实并不是京城二字,而是花开的影响力!
其次,唐朝的京城,在关于唐朝的史籍记载,能称得上京城只有长安和洛阳,有的人妄称什么只有长安是京城,其他都是陪都,简直是睁着眼睛说瞎话,难道人家唐朝的皇帝和宰相竟然不知道自己的京城!
最后,作者刘禹锡当时的朝廷状态并不影响他对长安和洛阳的称呼,就像洛阳是唯一被称为神都的城市,到现在还有人提到洛阳的时候会用到,而刘禹锡作为唐朝人,唐朝朝廷在两个京城之间转变或者同时存在那么多年,你觉得他会把这个京作为哪个地方?
所以,这个问题意义不大,你甚至可以认为同时惊动了长安和洛阳,我认为没什么问题!
但是,重点应该在花,牡丹才是这首诗的重点,而牡丹在魏晋时期就已经在洛阳有栽培记录,隋朝时期已经规模宏大,成为当时士族追捧的花卉,洛阳西苑便是隋炀帝营造洛阳城市建造的以牡丹为主的大型皇家苑林。
第2个回答  2022-04-12
刘禹锡是洛阳人,而且当时洛阳也是都城。此诗中的京城应该是指洛阳。因为洛阳的牡丹知名度和美艳度要远超当时的长安。更何况洛阳比长安更适合种植牡丹,所以刘禹锡此诗中的京城应该指洛阳。
第3个回答  2022-04-18
“莫道两京非远别”是刘禹锡的一句诗,其中两京指的是长安和洛阳,说明唐朝时长安和洛阳都可以被称为京城。
《赏牡丹》和《思黯南墅赏牡丹》是姊妹篇。南宋《苕溪渔隐丛话》将两首诗的诗句合入《赏牡丹诗》,而清代御制的《广群芳谱》直接将两首诗合称《赏牡丹二首》。《思黯南墅赏牡丹》是刘禹锡在洛阳创作的,《赏牡丹》自然也是在洛阳写的,描写的是唐朝时的洛阳牡丹。所以诗中京城指的是洛阳。
建国后有几个专家认为指的是长安。相比之下,南宋文人和清代翰林院学士们更有说服力。
第4个回答  2021-07-31
太逗了,我不知道是哪里哦,但我知道,牡丹只有在洛阳和菏泽能活,说明西安气候土壤不适合,也就开不了花,咋动京城?就现在把牡丹移到西安也活不了几天,别说动京城了,而且几百年前天气更冷,关外关中地区都特别冷的,冻的根本都不会开花。各位答友读书读迂了,各种文献粘贴,还不如用植物学角度来分析问题,比如牡丹生长的必要因素来想问题,我觉得就清晰多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