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文化苦旅我的山河包含了什么情感?

如题所述

在中国之旅部分,余秋雨描写了很多深具中国文化底蕴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在水汽氤氲的都江堰和幽深静谧的青城山,他在相邻的两景之间感悟着中国哲学的奥秘;走进苏东坡人生中的重要驿站——黄州,在这里“优美的诗文是一种挣扎和超越”;或找一个微雨的黄昏,最好是晚春的季节,在苏堤上独自行走,思考杭州“先有生态后有文化”的建设理念,正因为把自然生态放在了首位,才有了“人间天堂”的苏杭。
不管是否亲临这些地方,对于中国人来说,这些地名太过熟悉,在古诗词里,在儿时的读本里,或者是在历史典故里,我们早已相识。潜移默化之中,它们已经变成洛特曼所说的文化语码,中国人一读到这些文字,便会产生一系列的联想,酝酿成无数难以直言只能意会的微妙情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05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历史文化类散文的代表作,其对世界各种文明进行了实地考察,为读者带来了别开生面的阅读感受。新版的《文化苦旅》在内容上可以划分为三个方面:中国之旅,世界之旅,人生之旅。

作者以独特的视角来看待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跟随着时代的脉搏,通过作品抒发自己别样的文化情怀。在闲暇之余翻一番余秋雨的散文,跟随他的文字前往中国各地和世界各地,暂时可以忘却疫情期间的恐慌心理。在《文化苦旅》中作者余秋雨的思想穿梭了时空,以文字声音传递出了自己最真实的情感,将自己的沉淀诉诸笔端,便开出来这文字的花朵。

二、文化中的共情
在中国之旅部分,余秋雨描写了很多深具中国文化底蕴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在水汽氤氲的都江堰和幽深静谧的青城山,他在相邻的两景之间感悟着中国哲学的奥秘;走进苏东坡人生中的重要驿站——黄州,在这里“优美的诗文是一种挣扎和超越”;或找一个微雨的黄昏,最好是晚春的季节,在苏堤上独自行走,思考杭州“先有生态后有文化”的建设理念,正因为把自然生态放在了首位,才有了“人间天堂”的苏杭。

不管是否亲临这些地方,对于中国人来说,这些地名太过熟悉,在古诗词里,在儿时的读本里,或者是在历史典故里,我们早已相识。潜移默化之中,它们已经变成洛特曼所说的文化语码,中国人一读到这些文字,便会产生一系列的联想,酝酿成无数难以直言只能意会的微妙情感。

说到这里,疫情期间,看到全国各地的新闻,尤其是武汉的消息,总是让我们的心头一紧。还记得梦中迷失在街道口的地铁里,找不到回校的路,满头大汗地醒来,才知道自己对于学校的思念是有多么的深刻,武汉这两个字,早已在自己的心中留下了文化印记。看着世界各地的华人对于武汉的援助,我想对于许多人来说,家和国都是以这样一种方式,牵起无数的思念的。

人生本来并没有牵挂,在文化中浸润成长,才有了无数远方的共情与触动。

三、山川异域 风月同天
山川、海洋和河流从地理上将人进行了分离,从而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文化体。个人的观念和行为又深受所在的文化环境的影响。

还记得书中余秋雨到达罗马时,发现绝大多数城市的市民在公共假期都会全家外出度假,对比中国人的加班常态,不由感慨两国在文明生态的重大差异。文化的差异或许很难让不同文化之间的人完全理解对方,但推卸责任,用偏见和歧视的眼光看待其他国家只会让人类更深入地走入困境。

书中有一段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2-06-27
余秋雨文化定义四句话:1、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文化是一种时间的积累,但也有责任通过“导引”而移风易俗。在这一动态过程中,逐渐累积成一种“集体人格”。中国人的集体人格,是中华文化最重要的成果。
2、无需提醒的自觉。
文化,文而化之。文化,是静态理论和动态传播渗透的集合。假如将人比作计算机,文,是操作系统;化,就是将操作系统安装到计算机中。
3、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
语言表达的信息;文字记录生存实践经验。
4、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文化,是一个包含着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是通过积累和引导,形成集体人格。
人物简介:
余秋雨,1946年8月23日生于浙江省余姚县,现任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中国著名文化学者,理论家、文化史学家、散文家。1966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1980年陆续出版了《戏剧理论史稿》《中国戏剧文化史述》《戏剧审美心理学》。1985年成为当时中国大陆最年轻的文科教授。1986年被授予上海十大学术精英。1987年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的荣誉称号。2011年被授予甘肃联合大学荣誉教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