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的真实含义是什么以?

如题所述

正是与“天气物候”有关。西汉《淮南子》一书关于天文的介绍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岁时百问》关于清明的记载为“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虽然这两个典籍中的文字说明有些许差异,但其实是说一个道理,就是“万物呈现清洁明净的现象和感觉”一.从时令的角度来理解。清明节是24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这个时节,太阳已经越过赤道两周时间了(春分节气太阳直射赤道),北半球的日照正逐步加长,白天长,夜晚短。立春过后,经过雨水、惊蛰、春分三个节气后,严冬深藏于大地内部的寒气,正被太阳带来的温暖一丝一丝地从地表抽出,散失殆尽。此时,春花烂漫,厚重的绿色覆盖在大地之上,天空清朗,空气清新,万物应时而生,勃勃竞发。真可谓“风清气正”“欣欣向荣”。

二.从人文角度来理解。“清”:天轻清而上扬。老天清而不浊,透明敞亮;老天清而无私,恩被万物。“明”:通晓事理,顺势而为是为明。古人用“清明”二字,宣示后人要清清正正做人,明明白白做事,做到“清正廉明”。

清明时节祭祖,与祖先通灵,让祖先评判生人在世间所做所为是否清正廉明。古话说:人在做,天在看。天就包含了祖先。祖先只保佑那些清清正正做人,明明白白做事的后人。所以,告示后人要时刻警惕,用心从事,时刻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警觉。立已以德,律已从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4-09

清明节的含义还是比较多的,但是最古老的就是团聚、赏春、祭祖。

清明这个节日,在古人感觉起来,和我们今天对它的观念不是完全一样。在当时,清明节是个大节日,应该家人团聚、游玩观赏、或者上坟扫墓,是最主要的习俗。

第2个回答  2021-04-09
“清明”的真实含义就是:这个盎然生机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清明是在春分后第十五个日子,春分这天太阳直射赤道,其后黄河流域渐次吐绿。古人正是借晋文公重耳思念介子推的故事,结合柳树重发新芽的自然现象,提醒我们注意这个一切新生都源于根基的自然规律。选择在这个节气祭祀祖先,表达了中国古人对生生不息代代相传(仁)这种自然规律的诚敬之心。
第3个回答  2021-04-09
“清明”的真实含义就是:这个盎然生机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清明是在春分后第十五个日子,春分这天太阳直射赤道,其后黄河流域渐次吐绿。古人正是借晋文公重耳思念介子推的故事,结合柳树重发新芽的自然现象,提醒我们注意这个一切新生都源于根基的自然规律。选择在这个节气祭祀祖先,表达了中国古人对生生不息代代相传(仁)这种自然规律的诚敬之心。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第4个回答  2021-04-09
清明的含义是什么意思?


图片来源:摄图网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清明这一节气,万物皆洁齐、生气旺盛、吐故纳新、气温升高,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节。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斗指乙(或太阳黄经达15°)为清明节气,交节时间在公历4月5日前后。这一时节,生气旺盛、阴气衰退,万物“吐故纳新”,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节。清明祭祖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祭祖节期内。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属于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清明节凝聚着民族精神,传承了中华文明的祭祀文化,抒发人们尊祖敬宗、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春秋二祭,古已有之。清明节历史悠久,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据现代人类学、考古学的研究成果,人类最原始的两种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

  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清明节融汇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合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

  清明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除了中国,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和地区也过清明节,比如越南、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2006年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申报的清明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