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的父母应该如何去教育孩子,才会让孩子得到更好地教育?

如题所述

目前,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似乎所有孩子在外面表演的不靠谱的情节都可以在出身家庭中找到“原型”。那么,作为出身家庭的父母,如何才能发挥家庭教育的“原型”作用,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呢?今天粒粒根据自己的育儿实践,从八个家庭教育细节来谈谈这个问题。

首先,你陪伴孩子的程度决定了家教的有效性

说实话,作为二年级孩子的家长,我真的不擅长陪伴孩子。白天工作比较忙,除了加班和晚上出去,一般都是自己做自己的事,很少全心全意的陪孩子。

特别是孩子上学后,按照学校的规定,一、二年级不布置作业。我也觉得孩子还小,不要给他们太大的学习压力。买了一套题型相对较少的练习册和一些课外书,让儿子可以随着学校教学进度同步练习。

目前儿子的学习成绩在班级中上水平。虽然不算差,但也不算好,看来以后要注意了!

第二,你是注重过程还是只注重结果很重要

过程和结果是一对因果关系。在家庭教育中,没有过程的精心努力,就没有结果的精彩绽放。这个道理我们都知道,但现实中,不知道有多少家长只看结果而忽略过程。

以孩子的学习成绩为例。当我们看到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的时候,心里很难受,会责怪孩子,包括我在内,犯了这样的错误。

这次期中考试,儿子语文考了91分,数学考了89分。看到这个分数,我很生气,没有忍住责怪儿子。结果儿子问我:“你还说我,你平时不好。给我指导?”我一时语塞。反思了一下,平时真的不怎么关注孩子的心理咨询。

第三,孩子是你自己的,你要教育自己

有些家长觉得送孩子上学交给老师就可以松一口气了。即使孩子有问题,也会责怪学校和老师。我曾经遇到过一个三年级孩子的父母,他们在家里偷了父母的50元钱,在村上的门市部花掉了。家长得知后,拖着孩子到学校找校长认罪,说学校没有把儿子教育好。

父子俩没有教过日子。自古以来,都是理所当然的。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父母是第一任老师,家庭是第一个染缸。你给孩子什么样的生活背景,决定了他们未来的生活是否会发光。

以儿童学习为例。如果把孩子的学习全部交给老师,会耽误孩子的学习。尤其是小学阶段,孩子的学习成绩排除了老师和孩子,竞争的是家长对孩子的关心程度。

所以作为父母,我们要做好孩子的人生导师,引导孩子,教孩子如何解决问题,做好父母。

第四,教育孩子,考验耐心

俗话说,父母的好心情就是孩子的好天气。教育孩子需要爱和耐心。作为父母,我们不能否认对孩子的爱,但在耐心上,我们往往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总是对孩子大喊大叫,时不时打孩子。当然,对于一些孩子的过激行为,适当的对他们大吼大叫,在适当的时候痛打一顿也不错。但是如果经常这样做,会对孩子的身心成长造成伤害。

有人说,一个家庭毁了,就是“说不好”毁了。同理,一个孩子可能会被“说得不好”毁掉。家庭教育专家尹建莉老师说过一句话:“教育孩子无非就是和他好好说话。不急不怒,八成成功。”

第五,孩子犯错,其实是一种成长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总是害怕孩子犯错,要么危言耸听,要么矫枉过正,要么做个笼子防止孩子犯错。众所周知,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作为父母,我们只能陪伴和充当引路人,而不能代替孩子。有些路,孩子必须自己走,有些错误,孩子必须自己犯错误。

每个人都会犯错,何况孩子!如果不让孩子尝试,孩子怎么知道是错的?只有从中学习,才能获得智慧。不给孩子犯错的机会,其实是在阻碍孩子的成长。

教育最大的错误就是不让孩子犯错。重要的是让孩子从错误中清醒过来(过去是错的),从错误中走出来(以后再也不要这样了),从错误中转化(想办法改正错误,提高自己的方向)。

第六,不要拿别人的孩子比较,自己的孩子最好

拿别人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比较来教育自己的孩子,是我们父母经常用的伎俩。我家也是这样,每次老婆说这种话,儿子总是很反感!甚至很狂躁!“妈,我求求你,别这么说!”

孩子利用其他父母和孩子的优点去克服自己孩子的缺点是不公平的。孩子怎么买?但是这里还有一个问题。难道不能给孩子树立一个学习的榜样吗?有句话叫榜样的力量是无限的!

我个人觉得比例还是比那个好。没有对比,我们怎么知道自己的孩子这么优秀?没有对比,我们怎么知道我们的孩子还相距那么远?这个世界充满了竞争。关键看我们怎么比较,怎么把握尺度。既然要比较,就要有标杆,有榜样。只是这个基准和这个例子要符合他们孩子的实际情况,要能让孩子接触到。

7.教育孩子学会独立思考真的很重要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常常禁止孩子这样做,禁止孩子那样做,很少引导孩子自己去思考,为什么不这样做,为什么不这样做。在这一点上,我们应该向漫画《大儿子和小爸爸》中的小脑袋爸爸学习。每次小头爸爸看到小头儿子犯错,通常会通过角色表演和场景再现,让小头儿子自己去思考,让孩子从内心深处体会这样做的危害,让孩子忍不住说自己再也不会这样做了。

教育是经验,教育是觉醒。俗话说,不让孩子自己去体验,很难引发孩子独立思考,唤醒孩子内心的良知。

8.在教育孩子的同时培养自己,和孩子一起成长

什么样的家庭环境,什么样的孩子。一个乱七八糟的家庭养不出有秩序感的孩子。孩子和我们一样。不进取,不平庸,不懒惰,怎么要求孩子好好学习,注意卫生?

所以,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在给孩子补习班,学习各种新技能的同时,也要多读书,更新教育观念,丰富知识储备,与孩子共同学习成长,做他们心中最好的标杆和榜样。

有个职业叫父母。这世上的一切都是可以错过的,只有教育孩子才不会错过。作为家长你有能力吗?我们来看看这8个教育细节!希望你我能从这八个教育细节中看到自己在家庭教育上的不足,然后从中学习,做一个称职优秀的家长,用实际行动见证孩子的幸福生活。如果这8个教育细节都能做好,孩子就很难不优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4-12
沟通式教育。因为中国很多家长多数以训斥为主,这样会打压孩子的自信心,需要与孩子沟通,才能更好的教育。
第2个回答  2021-04-12
首先就是要意识到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能把自己的意识强加给孩子;其次就是要给孩子鼓励,不能一味地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第3个回答  2021-04-12
首先父母就应该做好榜样,平时不仅要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更要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更健康的成长。
第4个回答  2021-04-12
如果你是去打骂孩子,起到的教育作用反而会适得其反,应该去适当的鼓励,与孩子交心,培养孩子的想象力,观察力和智力,但是也不要溺爱,应该让孩子适当的独立,这样才可以开花结果,让家长骄傲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