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4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胜利,同盟国战败而告终,战后初期, 资本主义 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亚、非、拉美的民族解放运动出现了高涨的新局面。以下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失败的原因,希望你喜欢。

  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失败的原因
  德国在战争中是具有侵略性,因此没有什么人愿意站在同盟国的一方,德国缺少助力。一开始的盟友奥匈帝国, 军事 实力实在是太弱,被英、法、俄的人一打,基本上就没什么用了。另外意大利,那就更厉害了,直接打到一半,退出同盟国加入协约国,来攻打奥匈帝国。而协约国的数量还在不断上升,德国孤军奋战,注定是要失败的。

  第二点,德国一开始是想要达到速战速决的目的的,这确实是对德国最有利的方式。但是德国的目的并没有实现,战争进入了胶着的状态,最终演变成了旷日持久的消耗战。协约国人多势众,资源丰富,物资储备什么的比德国好上很多。因此德国最基本的物资都无法保证,这场战争肯定是要失败的。

  最后一点,也是比较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美国加入了一战。美国的参战对整个一战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它的加入彻底改变了两大军事集团的力量对比和战略形势。美国自身深厚的经济实力和丰富人力资源,让美国变成了协约国的兵源基地和兵工厂。美国的存在让协约国不管是在军事上还是经济上都占了绝对的优势。因此德国才会彻底失败。
  茜茜公主与一战的关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在茜茜公主被暗杀后的第十六年里,这使得人们不能把茜茜公主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生直接联系起来,于是便只剩下间接地关系。茜茜公主是一个喜欢自由的女人,所以并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后,这其中最主要的是她的性格原因,敏感又任性,其次她并没有那个能力承担皇后应有的责任。

  茜茜公主是一位母亲,在生孩子的时候经受了很多的痛苦,虽然没有得到孩子的最终抚养权,但是她也没有尽到作为一个母亲的责任,尤其是对她的儿子鲁道夫。在受不了宫廷生活之后,茜茜公主带着仆从环游世界,几乎不回维也纳皇宫,也不理会自己国家的 政治 形势。当她的儿子鲁道夫因为感情受挫时,茜茜公主并没有给与他正确的引导,以至于奥匈帝国的太子鲁道夫自杀身亡了。

  鲁道夫自杀后,其王位的继承人变空缺了下来,加之茜茜公主的其他孩子都是女孩,并没有继承王位的资格。使得后来弗兰茨·斐迪南大公被任命为弗兰茨·约瑟夫的继承人,他野心勃勃的政治主张使许多人不满,最后在塞尔维亚被人刺杀,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如果茜茜公主对鲁道夫多一点关心,鲁道夫就不会自杀,就没有后面的事情了,就以上内容来说,茜茜公主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生有很大的关系。
  中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1、中国执政者一致认为,参加一战,有利于中国改善 国际 地位

  对于中国参战的好处,早在战争爆发之初,梁士诒即有所预见,他对袁世凯说:“德奥以小敌大,战之结果,必难悻胜。在我见,正不妨明白对德绝交宣战,将来与和议中取得地位,与国家前途,深有裨补。”

  1915年5月,中国政府被迫签下“二十一条”。袁世凯问陆徵祥有什么补救 办法 ,陆回答:“只有参战,到和会时再提出,请各国修改。”

  袁世凯死后,主政的段祺瑞亦相信,“日本既已加入,我若不参加,日本对青岛势必染指掠夺”,而“德国虽系当今之强国,但众怒难犯。料其难以取胜。将来协约国取得胜利,中国将成局外之人,而我国参加,那将迥然成另一局面。到时中国也是战胜国之一,和会上有我一席之地, 必将提高中国之国际声誉。”

  除了争取国际地位外,段祺瑞还有一个动机,那就是借此抑制日本在华势力的发展。

  中国参战后,即收回德、奥在天津、汉口的租界,撤销两国领事裁判权。同时获得协约国许诺:庚子赔款自1917年12月起暂缓五年偿还(俄国仅同意缓还1/3),免加利息;德奥赔款永远撤销(占庚子赔款总数的20.91%,其中德国9000余万两,奥匈400万两);改变《南京条约》“协定关税”条款规定的5%固定税率,允许中国提高5%关税;天津周围20里内允许中国暂时驻军,以防范德奥侨民。

  2、中国收益巨大,除收回各种政治特权外,另可折合现金2.5亿元

  中国没有出兵欧洲,但也实际援助了协约国。宣战以前,北洋政府即采取“明守中立,暗事参加”的“以工代兵”办法,派遣华工 出国 。“一战”期间,英法俄 三国 共招募华工30万人,为他们从事建筑、修路等体力工作。

  还有为数不少的华工被违约送上战场,在战火中修工事、运弹药、抬担架,沙俄甚至将华工“编为军队,作前线冲锋之用”。战争期间,有约5万华工死亡。

  因有以上作为,中国在战后得以战胜国资格,参加巴黎和会。在和会上,中国代表据理力争,终没能使日本在和约上声明归还青岛。山东问题外,和约上还确认了废除德国领事裁判权、取消德国庚子赔款、赔偿中国战争损失等内容。一旦中国拒签,未来就要同德国单独媾和,到那时,中国未必还能获得这么多的权益。

  在这种情况下,北洋政府倾向于签约,而保留山东条款。但是国内民意已然沸腾,爆发了五四运动,中国代表只得拒签了《凡尔赛和约》。不过,中国在巴黎和会上成为国际联盟的创始会员国。

  让人庆幸的是,学生们的游行活动并没有使中国外交陷于绝境。通过华盛顿会议,中日两国先后签订《解决山东悬案 条例 》《鲁案细目协定》,中国有条件地收回青岛。

  1924年《中德协约》、1926年《中奥通商条约》签订,北洋政府不仅获得《凡尔赛和约》中有利于中国的条件,还从德国获得约8400万元的战争赔款。加上中国战时所获的德国船只,以及被免去的庚子赔款,中国总收益达2.5亿元。

  总的来说,中国参加“一战”,不仅 成功 地融入世界格局,还以较小付出,收获了丰厚的回报,堪称是一次辉煌的外交胜利。唯“五四运动”之事,迄今仍有待后人深思。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