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伸强度的单位MPa是什么意思?

是N/(mm)^2还是N/m^2?

拉伸强度的单位是N/(mm)^2。

单位N/(mm)^2(MPa)指的是单位面积内金属材料在拉力作用下抵抗破坏的力。

金属材料在拉伸过程中,材料经过屈服阶段后进入强化阶段后随着横向截面尺寸明显缩小在拉断时所承受的最大力(Fb),除以试样原横截面积(So)所得的应力(σ),称为抗拉强度或者强度极限(σb)。

计算公式为:σ=Fb/So

式中:

(1)Fb--试样拉断时所承受的最大力,单位:N(牛顿);

(2)So--试样原始横截面积,单位:mm²。

扩展资料:

国内测量拉伸强度比较普遍的方法是采用万能材料试验机等来进行材料抗拉/压强度的测定。

对于脆性材料和不成形颈缩的塑性材料,其拉伸最高载荷就是断裂载荷,因此,其拉伸强度也代表断裂抗力。对于形成颈缩的塑性材料,其抗拉强度代表产生最大均匀变形的抗力,也表示材料在静拉伸条件下的极限承载能力。对于钢丝绳等零件来说,拉伸强度是一个比较有意义的性能指标。

拉伸强度很容易测定,而且重现性好,与其他力学性能指标如疲劳极限和硬度等存在一定关系,因此,也作为材料的常规力学性能指标之一用于评价产品质量和工艺规范等。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拉伸强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13

是N/(mm)^2。 以N/mm2(MPa)为单位的拉伸强度是指单位面积的强度。拉伸强度的计算:

公式:σt = p /( b×d)。式中,σt为拉伸强度(MPa);p为最大负荷(N);b为试样宽度(mm);d为试样厚度(mm)。

一般计算时采用的面积是断裂处试样的原始截面积,而不是断裂后端口截面积。

扩展资料

拉伸强度的单位为N/(mm)^2(MPa)。它表示金属材料在拉力作用下抵抗破坏的最大能力。

抗拉强度的实际意义:

1)σb标志韧性金属材料的实际承载能力,但这种承载能力仅限于光滑试样单向拉伸的受载条件,而且韧性材料的σb不能作为设计参数,因为σb对应的应变远非实际使用中所要达到的。

如果材料承受复杂的应力状态,则σb就不代表材料的实际有用强度。由于σb代表实际机件在静拉伸条件下的最大承载能力,且σb易于测定,重现性好,所以是工程上金属材料的重要力学性能标志之一,广泛用作产品规格说明或质量控制指标。

2)对脆性金属材料而言,一旦拉伸力达到最大值,材料便迅速断裂了,所以σb就是脆性材料的断裂强度,用于产品设计,其许用应力便以σb为判据。

3)σ的高低取决于屈服强度和应变硬化指数。在屈服强度一定时,应变硬化指数越大,σb也越高。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抗拉强度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01

在拉伸试验中,试样直至断裂为止所受的最大拉伸应力即为拉伸强度,在学术界称之为抗拉强度,在工程应用中常有人称之为拉伸强度,其结果以MPa表示。英文名称为:tensile strength at break。

MPa的单位实际为N/(mm)^2.

扩展资料

当钢材屈服到一定程度后,由于内部晶粒重新排列,其抵抗变形能力又重新提高,此时变形虽然发展很快,但却只能随着应力的提高而提高,直至应力达最大值。此后,钢材抵抗变形的能力明显降低,并在最薄弱处发生较大的塑性变形,此处试件截面迅速缩小,出现颈缩现象,直至断裂破坏。

岩石的抗拉强度是指岩石试件在受到轴向拉应力后其试件发生破坏时单位面积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

由于岩石是一种具有许多微裂隙的介质,在进行抗拉强度实验时,岩石试件的加工和实验环境的易变性,使得试验的结果不是很理想,经常出现一些意外的现象,实验值与实际的抗拉强度存在着较大的偏差。实验值与实际的抗拉强度存在着较大的偏差。

参考资料拉伸强度_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04

拉伸强度的单位MPa是指1N的力均匀的压在1m㎡面积上所产生的压强。1MPa=1N/mm²。

Pa是压强单位,1Pa就是1N/㎡,1MPa=1N/mm²。1Pa是1N的力均匀的压在1㎡面积上所产生的压强。可想而知,1Pa是一个很小的压强,直接用帕做压强的计量单位也会给实际的计算造成很多不便,所以经常会使用一些较大的计量单位。就比如1MPa、1atm、1mmHg。

在拉伸试验中,试样直至断裂为止所受的最大拉伸应力即为拉伸强度,在学术界称之为抗拉强度,在工程应用中常有人称之为拉伸强度,其结果以MPa表示。

扩展资料

在国际单位制中,有些单位是比较小的单位,所以就用K、M、G等使单位可表示大的数据;而有些单位是比较大的,所以就用m、μ、p等使单位可表示小的数据。常见的的单位如下:

K:千(数量级:10的3次方)  M:兆(数量级:10的6次方)

G:亿(数量级:10的9次方)  m:毫(数量级:10的–3次方)

μ:微(数量级:10的–6次方)    p:皮(数量级:10的–12次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抗拉强度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2
  在拉伸试验中,试样直至断裂为止所受的最大拉伸应力即为拉伸强度,在学术界称之为抗拉强度,在工程应用中常有人称之为拉伸强度,其结果以MPa表示。英文名称为:tensile strength at break
  拉伸强度
  拉伸强度(tensile strength)是指材料产生最大均匀塑性变形的应力。
  (1) 在拉伸试验中,试样直至断裂为止所受的最大拉伸应力即为拉伸强度,其结果以MPa表示。有些错误地称之为抗张强度、抗拉强度等。
  (2) 用仪器测试样拉伸强度时,可以一并获得拉伸断裂应力、拉伸屈服应力、断裂伸长率等数据。
  (3) 拉伸强度的计算: σt = p /( b×d) 式中,σt为拉伸强度(MPa);p为最大负荷(N);b为试样宽度(mm);d为试样厚度(mm)。
  注意:计算时采用的面积是断裂处试样的原始截面积,而不是断裂后端口截面积。
  (4)在应力应变曲线中,即使负荷不增加,伸长率也会上升的那一点通常称为屈服点,此时的应力称为屈服强度,此时的变形率就叫屈服伸长率;同理,在断裂点的应力和变形率就分别称为断裂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追问

你这完全复制嘛 不满意 采纳率还挺高的哦 能好好答吗

追答

  Pa是压强单位,1Pa就是1N/㎡,1MPa=1N/mm²。1Pa是1N的力均匀的压在1㎡面积上所产生的压强。可想而知,1Pa是一个很小的压强,直接用帕做压强的计量单位也会给实际的计算造成很多不便,所以经常会使用一些较大的计量单位。就比如1MPa,1atm,1mmHg。
  1MPa是1Pa的100万倍,即1MPa=10^6Pa,或者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写成1MPa=1000000Pa。1MPa(1兆帕)=1百万帕。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