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哪几个重大时期?

如题所述

    1949年--- --1952年 巩固政权、恢复经济时期

    1953年------1956年 向社会主义过过渡时期(一化三改造时期)

    1956年------1966年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

    1966年------1976年 文化大革命时期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伟大的历史转折

    1978年--------至今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1949年--- --1952年 巩固政权、恢复经济时期

    新中国的成立1949年

    巩固政权(新中国成立后党首要任务)

    巩固政权的措施:

    军事:解放全国领土;到1950年 的和平解放,全国领土基本解放

    政治: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政治制度,筹备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运动

    经济:土地改革(1950—1952年) 外交: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一边到)

    1950---1953年 为新中国的建设营造和平的国际环境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毛泽东开始提出以苏联为鉴,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1956年党的八大也提出了正确的路线。1958年5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根据毛泽东的创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史上经济社会发展观的一次历史性飞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4-22
个人觉得是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
1949-1956: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社会主义革命);
1956-1979: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1979-2017: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2017-202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2021—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
第2个回答  2023-06-22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社会建设大纲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即“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1958年5月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通过。这条总路线的基本点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和无产阶级的国际团结;在继续完成经济战线、政治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的同时,逐步实现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在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条件下,工业和农业同时并举;在集中领导、全面规划、分工协作的条件下,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同时并举,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同时并举。这条总路线及其基本点,反映了当时广大人民群众要求改变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但是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第3个回答  2018-01-05
  1949年--- --1952年 巩固政权、恢复经济时期
  1953年------1956年 向社会主义过过渡时期(一化三改造时期)
  1956年------1966年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
  1966年------1976年 文化大革命时期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伟大的历史转折
  1978年--------至今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一)1949年--- --1952年 巩固政权、恢复经济时期
  1、新中国的成立1949年
  2、巩固政权(新中国成立后党首要任务)
  巩固政权的措施:
  军事:解放全国领土;到1950年 的和平解放,全国领土基本解放
  政治: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政治制度,筹备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运动
  经济:土地改革(1950—1952年) 外交: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一边到)
  1950---1953年 为新中国的建设营造和平的国际环境
  3、恢复经济
  (1)1949年建国初国民经济面临严峻形势 表现在

  造成国民经济严峻的原因有

  (2)恢复经济的措施:
  土地改革(1950年—1952年)
  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这一措施使国家掌握了
  合理调整工商业
  稳定物价、统一财经
  恢复发展工农业生产
  意义:通过三年时间的恢复到1952年国民经济取得 好转,为国家有计划的建设创造了条件。

  (二)1953年------1956年 向社会主义过过渡(一化三改造时期)
  1、制定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2、“一五计划”
  内容:一化三改造
  一化:时间
  内容;主要是指重点建设 业,建立国家的工业化基础。
  实质:发展生产力
  成就:在 部门成就尤其突出。在 地区成就明显,如长春一汽等
  意义:我国开始改变 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 的基础.
  三改造:时间
  改造含义:将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改成社会主义 制。
  实质:改变生产资料 。 的变革。
  如何改造;对农业、手工业——走 合作化 道路。
  对本主义工商业走公私合营道路,采取 政策(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改造意义: 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了。消灭了 阶级。
  问题:为什么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三)、1956年------1966年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
  社会主义建设面临什么问题?
  正确的探索1、中共八大
  召开时间
  主要内容:
  A、在三大改造已经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不再是阶级斗争,而是
  B、提出总任务是
  C、经济建设的方针; 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会议评价;从国情出发,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次成功的探索。
  正确探索 2、理论探索
  1956年毛泽东发表《论 关系》,提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任务。也标志着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开始形成一个初步的比较系统的思路。
  1957年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特点;

  启示:事情是发展过程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一切要经济建设为中心,遵循党的领导。实事求是,解放思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