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经济出现过热时,中央银行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在金融市场上抛售政府债券,有什么

当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经济出现过热时,中央银行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在金融市场上抛售政府债券,有什么影响?提高法定准备金\提高贴现率\在金融市场上购买政府债券分别有何影响?

经济过热时的紧缩性货币政策抛售了政府债券,社会大众便会将他们的钱买这些债券,使社会上的流动资金收回一部分,实际上是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来解决社会经济问题。这也是货币政策的本质。
你说的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首先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在吸收储户存款时,商业银行将向中央银行上交更多的钱,无疑商业银行手中的钱便少了,再用来放的贷款就少了,流通的货币变少了。其次,提高再贴现率,商业银行在从中央银行那里借钱的时候需要给中央银行更多的钱,所以去中央银行借钱的银行就少了,流通的货币变少了。最后在金融市场上买政府债券,一方面直接收回市场资金,一方面中央银行购买政府债券,政府债券价格上升,从而影响利率下降。
总之货币政策就是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来调节经济的,它要通过利率的变化影响,所以作用是间接的。
这些是宏观经济学的问题吧?希望你满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1-27
亲~ 你这个问题是有关货币政策对经济形势的影响问题。
当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经济出现过热时,中央银行的紧缩性货币政策是为了抑制投机过热的经济冒进式增长,而在进入市场上抛售政府债券这是为了回收货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货币回笼”。这是属于货币政策的公开市场业务的一部分,他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回收货币减少市场的基础货币量来减少市场流通货币,以此抑制经济过热增长。
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提高贴现率也是旨在回收货币的货币政策。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通过改变货币成数来改变市场货币量,减少投机热钱抑制经济冒进,而提高贴现率则是通过即改变基础货币也改变货币成数的方式也抑制经济增长。我国于去年便实施了大批通过紧缩政策,如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发行国债。
总之,提高法定准备金\提高贴现率\在金融市场上购买政府债券的目的都是通过使货币回笼来达到抑制过度投机避免对整体经济的伤害,这几大政策的作用途径不一而已。
回3楼: 这可不是宏观经济问题哦,是有关金融学的issues~ 嘿嘿
第2个回答  2012-01-16
抛售债券,一方面使基础货币供给减少从而使货币供给减少。货币供给减少,从而总需求就减少;另一方面,抛售债券使债券价格下降,利率上升,导致投资下降,总需求减少。

提高法定准备金,提高贴现率都使货币供给减少,从而降低资产价格。直接购买债券,属于公开市场操作,也使资产价格下降。法定准备金,贴现率,公开市场操作是央行的三种基本货币政策工具。
没分数,哥很悲催啊。。。。
第3个回答  2012-01-14
都属于从紧的货币政策,减少货币流动性,减少总需求,进而起到抑制物价的作用,但可能造成产出减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