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类和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有什么区别

如题所述

第一类和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区别:

根据业务规模经济效益性、对电信市场的影响程度等考虑划分为第一类和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进行管理。其中,为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对规模经济效益性不十分明显、对市场影响不大的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进入政策相对宽松,从而鼓励中小型企业参与竞争,促进发展。

第一类增值电信业务有:

B11互联网数据中心业务

B12内容分发网络业务

B13国内互联网虚拟专用网业务

B14互联网接入服务业务

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有:

B21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业务

B22国内多方通信服务业务

B23存储转发类业务

B24呼叫中心业务

B24-1国内呼叫中心业务

B24-2离岸呼叫中心业务

B25信息服务业务        

B26编码和规程转换业务

B26-1域名解析服务业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21-08-24
一、 为何需要办理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国务院令第291号):第七条规定“经营电信业务,必须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取得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颁发的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第八条规定“电信业务分类的具体划分在本条例所附的《电信业务分类目录》中列出。”解读:经营电信业务需要取得许可证,具体应取得何种许可证,参考《电信业务分类目录》。

二、 电信业务有哪些类别?我国电信业务分为基础电信业务(主要包含固定通信业务、蜂窝移动通信业务等)和增值电信业务两类。

基础电信业务一般指移动、电信、联通等三大运营商业务,一般企业办不了,这里不过多做介绍。

增值电信业务又分为两类:第一类增值电信业务为基于设施和资源类的业务,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为基于公共应用平台类的业务,主要又分为六个小类,详见下图。

三、 各类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是什么关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即指上图中B类业务经营许可证,但根据申请的业务类型不同,该证“业务种类”上会具体注明是B类业务中的哪一类。

大家最常提及的ICP证只是B25类信息服务业务中涉及互联网的一类。

根据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中不同的业务种类,产生了目前大家习惯以字母缩写代称的ICP(Internet content provider)证、SP(Service Provider)证、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证、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证等等。解析:企业取得“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并不意味着其可从事所有的增值电信业务,而要具体看该证中核准的业务种类。

四、 B2类增值电信业务的界定标准及案例基于各种原因,本文暂时只解析B2相关业务,B2所包含的六小类业务概况见下图:

(一) B21 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业务(EDI证)

1. 界定标准:《电信业务分类目录(2015年版)》第B21类“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业务”: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业务是指利用各种与公用通信网或互联网相连的数据与交易/事务处理应用平台,通过公用通信网或互联网为用户提供在线数据处理和交易/事务处理的业务。

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业务包括交易处理业务、电子数据交换业务和网络/电子设备数据处理业务。

2. 业务举例交易处理业务:如天猫、京东商城、淘宝、易趣、百度外卖、携程、团购、滴滴出行、众筹、P2P网络借贷、家政服务APP等。

电子数据交换业务:如海关报税EDI。

网络/电子设备数据处理业务:如M2M和消费电子设备、可穿戴设备等数据处理和管理平台。

阿里智能、京东智能、华为智能(针对不限定品牌的设备开放的APP)。

(二) B22 国内多方通信服务业务。

国内多方通信服务业务是指通过多方通信平台和公用通信网或互联网实现国内两点或多点之间实时交互式或点播式的话音、图像通信服务。国内多方通信服务业务包括国内多方电话会议服务业务、国内可视电话会议服务业务和国内互联网会议电视及图像服务业务等。

1、通过多方通信平台,为其他企业或个人提供多点之间的会议服务;

2、国内多方电话会议服务、国内可视电话会议服务只能利用公用通信网(不包括互联网)提供,且均需使用接入码号资源(仅限制定号段,无扩展位)。国内互联网会议电视及图像服务只能利用互联网提供。

案例:会畅、全时、二六三等提供的多方电话会议服务业务和国内可视电话会议服务业务;好视通、康拓普无纸化会议系统提供的国内会议电视及图像服务等。

(三)B23 存储转发类业务

存储转发类业务是指利用存储转发机制为用户提供信息发送的业务。存储转发类业务包括语音信箱、电子邮件、传真存储转发等业务。

目前这块业务很少涉及,这里就不多做介绍了。

(四) B24 呼叫中心业务

呼叫中心业务是指受企事业单位委托,利用与公用通信网或互联网连接的呼叫中心系统和数据库技术,经过信息采集、加工、存储等建立信息库,通过公众通信网络向用户提供有关该企事业单位的业务咨询、信息咨询和数据查询等服务。呼叫中心业务包括国内呼叫中心业务和离岸呼叫中心业务。

1、直接用户应为政府、企事业单位。

2、为直接用户的用户提供有关该直接用户的业务咨询、信息咨询、数据查询等。

3、有呼叫中心业务平台,应具备接入码号资源。

案例:英立讯、优软科技、集时通讯等公司提供的座席外包、服务专员出租、系统设备出租、业务外包等服务。

(五) B25 信息服务业务(ICP证和SP证)

B25类是目前互联网企业最常涉及的类别,关于此类很有多问题值得分析,我们暂时归纳为如下几个核心问题:

界定标准;ICP证与SP证的区别;经营性与非经营性的界定。

根据《电信业务分类目录(2015年版)》,B25类分为五个小类,详见下图:

1. 界定标准:《电信业务分类目录(2015年版)》第B25类“信息服务业务”:

信息服务业务是指通过信息采集、开发、处理和信息平台的建设,通过公用通信网或互联网向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的业务。信息服务的类型按照信息组织、传递等技术服务方式,主要包括信息发布平台和递送服务、信息搜索查询服务、信息社区平台服务、信息即时交互服务、信息保护和处理服务等。

(1) 信息发布平台和递送服务:指建立信息平台,为其他单位或个人用户发布文本、图片、音视频、应用软件等信息提供平台的服务。平台提供者可根据单位或个人用户需要向用户指定的终端、电子邮箱等递送、分发文本、图片、音视频、应用软件等信息。

案例:58同城、新浪网、优酷、百度文库、苹果应用商店、高德地图、P2P视频、折扣网等。

特别注意:是否在线支付不作为业务判断原则。解析:所谓P2P视频,最常见的商业模式就是直播,直播平台需要取得ICP证!

(2) 信息搜索查询服务:通过公用通信网或互联网,采取信息收集与检索、数据组织与存储、分类索引、整理排序等方式,为用户提供网页信息、文本、图片、音视频等信息检索查询服务。

案例:百度、搜狗搜索等。特别注意:某网站或某APP平台的内部搜索功能,或仅提供单一垂直领域和本地化搜搜那个功能不属于此业务范畴。

(3) 信息社区平台服务:在公用通信网或互联网上建立具有社会化特征的网络活动平台,可供注册或群聚用户同步或异步进行在线文本、图片、音视频交流的信息交互平台。

案例:新浪微博、QQ空间、人人网、微信朋友圈、来往扎堆、豆瓣网、知乎等。

(4) 信息即时交互服务:利用公用通信网或互联网,并通过运行在计算机、智能终端等的客户端软件、浏览器等,为用户提供即时发送和接收消息(包括文本、图片、音视频)、文件等信息的服务。

信息即时交互服务包括即时通信、交互式语音服务(IVR),以及基于互联网的端到端双向实时话音业务(含视频话音业务)。案例:QQ、微信、来往、陌陌等。

(5)信息保护和处理服务:利用公用通信网或互联网,通过建设公共服务平台以及运行在计算机、智能终端等的客户端软件,面向用户提供终端病毒查询、删除,终端信息内容保护、加工处理以及垃圾信息拦截、免打扰等服务。”

案例:360在线杀毒、腾讯手机管家、百度手机卫士;移动网上的加密通信,垃圾信息拦截、免打扰服务。

2. ICP证与SP证的区别ICP证与SP证均属于B25类的许可证,为网络用户提供信息服务。

区别在于,ICP证所涉服务基于互联网,SP证所涉服务基于非互联网(一般为移动网)。

(1) 许可证的表述区别最直观的感受是ICP证的业务种类表述会注明“仅限互联网信息服务”,SP证的业务种类表述会注明“不含互联网信息服务”。

(注1:SP是英文Service Provider的缩写,中文翻译为服务提供商,通常是指在移动网内运营增值业务的社会合作单位。

它们建立与移动网络建立相连的服务平台,为手机用户提供一系列信息服务,如:娱乐、游戏、短信、彩信、WAP、彩铃、铃声下载、定位等等。

(2)业务区别如果某企业仅仅通过互联网信息服务获利,而不通过移动网为手机等终端用户提供移动网信息服务(比如短信验证、彩信彩铃推送等),其只需取得ICP证。

如果企业既通过向用户提供互联网信息服务又提供移动网信息服务,其必须同时具备ICP证和SP证。

解析:APP并不一定意味着移动网。

比如,知乎既有网站也有APP客户端,但其提供的都是互联网服务。

具有短信验证服务并不意味着一定需要SP证,因为该短信验证服务可能是委托第三方合格主体代为发送的。

3.如何判断经营性质?

(1) 所涉法规条款《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国务院令第291号):第七条规定“经营电信业务,必须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取得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颁发的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292号):第三条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分为经营性和非经营性两类。

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是指通过互联网向上网用户有偿提供信息或者网页制作等服务活动。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是指通过互联网向上网用户无偿提供具有公开性、共享性信息的服务活动。”

第四条规定“国家对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实行许可制度;对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实行备案制度。未取得许可或者未履行备案手续的,不得从事互联网信息服务。”

解析:即使提供了互联网信息服务,若为非经营性质,经营者可只进行备案,无需要取得经营许可证。

(六)B26 编码和规程转换业务(这里不做介绍)。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2-03-18
1、第一类和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区别:根据业务规模经济效益性、对电信市场的影响程度等考虑划分为第一类和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进行管理。其中,为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对规模经济效益性不十分明显、对市场影响不大的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进入政策相对宽松,从而鼓励中小型企业参与竞争,从而促进发展。
2、第一类增值电信业务有:
B11互联网数据中心业务
B12内容分发网络业务
B13国内互联网虚拟专用网业务
B14互联网接入服务业务
3、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有:
B21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业务
B22国内多方通信服务业务
B23存储转发类业务
B24呼叫中心业务
拓展资料:
电信业务主要可以分为四大类:电话业务、数据业务、电话卡业务、增值业务。
一、电话业务以固定电话和小灵通为主。
1、固定电话。固定电话是指一个用户单独使用并占有一个独立的电话号码的电话。它只提供话音业务。
2、小灵通。无线市话又名“小灵通”,是固定电话业务的延伸和补充,在网络覆盖范围内随时随地拨打或接听市内电话、国内国际电话和移动电话,同时可以享受短信息、无线接入上网、无线手机上网等增值业务和服务。
二、数据业务
1、网络快车业务。网络快车(ADSL:Asy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oop)是一种高速本地接入业务。它采用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技术,利用现有的一对电话铜线,为客户同时提供宽带通信服务和电话服务,宽带通信服务包括:宽带上网、视频点播、数据网互联等。
2、宽带通业务(LAN)。宽带通业务(FTTX+LAN)业务是一种高速接入业务,基于覆盖整个城市光纤化的IP宽带通信平台,为用户提供10M、100M、1000M端口,实现高速上网、视频通信、企业高速互连等各种宽带应用。
3、天翼通(WLAN)。中国电信天翼通业务采用IEEE802.11b技术,通过无线以太网(WLAN)的接入设备AP实现业务覆盖,用户使用与IEEE802.11b技术兼容的无线以太网终端设备(如带无线以太网网卡的电脑、PDA等),在业务覆盖区进行认证后,即可高速访问中国宽带互联网,满足用户对上网便利性、个人化的需求。
三、电话卡业务
IC电话卡业务。IC电话卡是经加密的、特殊封装的集成电路电话卡的简称,IC电话卡业务是一种利用集成电路作为识别卡,有关卡片信息及卡的剩余金额等相关信息记录在集成电路内,通话时话机自动扣减卡内金额的公用电话业务。
四、增值业务
小灵通短信业务是小灵通的增值业务,实现小灵通与小灵通之间、小灵通与移动电话之间、小灵通与普通固话之间的文本与语音短信的存储转发功能。
第3个回答  2022-04-08
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分类:
(一)存储转发类业务。存储转发类业务是指利用存储转发机制为用户提供信息发送的业务。语音信箱、X.400电子邮件、传真存储转发等属于存储转发类业务。需要注意的是这类业务的办理已经非常少了。
(二)呼叫中心业务。呼叫中心业务是指受企事业单位委托,利用与公用电话网或因特网连接的呼叫中心系统和数据库技术,经过信息采集、加工、存储等建立信息库,通过固定网、移动网或因特网等公众通信网络向用户提供有关该企事业单位的业务咨询、信息咨询和数据查询等服务。这类业务是办理最多的,应用行业也非常广泛。
(三)因特网接入服务业务。因特网接入服务是指利用接入服务器和相应的软硬件资源建立业务节点,并利用公用电信基础设施将业务节点与因特网骨干网相连接,为各类用户提供接入因特网的服务。用户可以利用公用电话网或其它接入手段连接到其业务节点,并通过该节点接入因特网。但是这类业务基本已经停批,非常不好办理了。
(四)信息服务业务。信息服务业务是指通过信息采集、开发、处理和信息平台的建设,通过固定网、移动网或因特网等公众通信网络直接向终端用户提供语音信息服务(声讯服务)或在线信息和数据检索等信息服务的业务。这类业务中有互联网经营许可证(ICP许可证)以及移动网增值业务许可证(SP许可证),其办理所需的材料也是不一样的。

如何申请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审批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周期:受理后60个工作日;
申请条件:
1、 依法成立的公司,省内业务注册资金不低于100万,跨地区业务注册资金不低于1000万;
2、 具备从事业务得相应人员办公设施;
3、 最近三年没有违反电信业务的记录;
申请材料:
(一) 企业基础材料:
1、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法人身份证;
3、公司章程;
4、股东证明(自然人提供身份证,企业法人提供执照和章程);
5、主要管理和技术人员的身份证以及社保证明和劳动合同;
(二) 技术方案材料:
1、业务发展和实施计划;
2、技术方案;
3、依法经营承诺书;
4、业务申请表;
5、公司概况;
6、网络与信息安全保证措施;
7、电信管理局要求提交的其他材料;
其他未尽事项,可以继续在百度发起提问。
第4个回答  2017-04-17
第一类增值电信业务
(一)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业务
(二)国内多方通信服务业务 (
三)国内因特网虚拟专用网业务
(四)因特网数据中心业务
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包括:
(一)存储转发类业务
(二)呼叫中心业务 (CALL CENTER
(三)因特网接入服务业务 (ISP)
(四)因特网信息服务业务(ICP)
(五)移动网和固定网信息服务业务(SP) 注: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最常见的就是信息服务业务,类型主要包括内容服务、娱乐/游戏、商业信息和定位信息等服务。本回答被网友采纳详情
    在线客服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费用查询充值交费业务办理宽带提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