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是如何评价诸葛亮的呢

如题所述

从策略上诸葛亮的《隆中对》成功预测了天下三分 ,最终成就了刘备从一个政治基础薄弱的割据政权到与曹魏孙吴的分庭抗礼的建国神话,从战术上亲自指挥的北伐令强大的曹魏惶惶不可终日,从技术上诸葛亮还是三国时代最出色的军事发明家,他推演确定的八阵图使中国传统军事阵法达到了最高峰,他发明的木牛流马是当时军队后勤供给最先进的运输工具,他发明的十发连弩是当时最具杀伤力的远程武器, 那么陈寿在《三国志诸葛亮传》里为什么对如此优秀的军事家还要做出负面的评价, 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隐情呢?

玄机之一就在诸葛亮的冤家对头司马懿身上, 因为诸葛亮在北伐前线作战的七年间,后面四年都是和关中战区的总指挥司马懿对垒 ,诸葛亮一直采取主作战的方针咄咄逼人,但司马懿被迫采取乌龟战略 ,司马懿的军事生涯二十多年,就在这跟诸葛亮对垒的四年间是最窝囊最黯淡无光的四年,此前和此后那都是料敌如神战果辉煌 ,唯独对诸葛亮这四年他最窝囊,不管诸葛亮如何挑战他也不敢出来迎战 ,诸葛亮送他女性穿的衣服, 女性身上佩戴的装饰,面临这样的侮辱他也不出来 ,连他自己的部下都敢当面说他,你畏惧诸葛亮的蜀军就像害怕老虎一样 所以这是最窝囊的四年。

在这样强烈对比之下, 对诸葛亮用兵才能的任何褒奖都等于是对司马懿用兵才能的贬低,而陈寿的《三国志》是写在西晋武帝司马炎在位的时期 ,司马炎是司马懿的亲孙子,赞扬诸葛亮用兵才能就等于是对当今皇上的租父进行贬低 ,这会摊上事的,从人性的角度观察陈寿他虽然是史学家但他也是人,所以在这种情形下他做负面的评价是可以理解的 ,这是玄机之一。

玄机之二 ,就是对诸葛亮用兵才能做出负面评价的始作俑者还不是陈寿而是司马懿,在诸葛亮最后一次出兵到五丈原与司马懿对抗 ,这个时候曹魏朝廷非常之关心战局,因为这一次诸葛亮出兵从褒斜道出去以后距离曹魏关中的军事中心重镇长安最近,距离东边的首都洛阳也很近, 当时司马懿的三弟叫司马浮在朝廷当军机大臣,他就写了一封信给二哥司马懿询问前方战况究竟怎么样?因为司马浮当时是曹魏尚书台的度支尚书 ,是总管天下军政经费的收支开支。

司马懿的回信非常乐观 ,在信里边司马懿就对诸葛亮的用兵才能做了一个评判,原文是这样“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破之必矣,”,意思就是诸葛亮这个人志向很大, 但是不会找机会 谋略很多, 但是缺乏决断,喜欢用兵 ,但是又没有权变 ,所以打破他是必然的事。

这个“好兵而无权”不是没有权利而是没有权变,在他这几句话当中的“好兵而无权”和陈寿在《三国志》末尾对诸葛亮评价的“应变将略 非其所长”含义就是一样的 ,司马懿的复信是安抚朝廷,肯定是要拿到朝廷上去公布安抚大家 ,所以就成了朝廷的公开档案,既然成了公开档案对于陈寿来说就更麻烦了, 因为这个“志大而不见机 好兵而无权”等等的负面评价是司马懿做的,司马懿就是跟诸葛亮对垒的当事人又是很有丰富的作战经验的军事家,那么他做的评论首先就具有权威性 ,而且已经成为公开的档案 陈寿写书就不能不考虑。

其次在陈寿写书的时候是西晋武帝, 这个时候司马懿已经不是曹魏朝廷的大将了,而是被西晋武帝追尊为高祖宣皇帝, 放在皇家的宗庙神位正中供奉,作为西晋国史馆编撰人员的陈寿对如此高度敏感的文献资料他有胆量不采用吗?

负面评价写进去但是陈寿还是在自己可能的范围内做了弥补, 第一他把负面评价放在卷末,但是把司马懿对诸葛亮曾评价“天下奇才”也放到前面正文当中,第二他在评价当中对诸葛亮的行政才干治国才干尽量写得充分一点写完美一点,第三就是陈寿负面评价的这两句话“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带有揣测性语气,意思是大概诸葛亮应对敌情突然变化的本领不是他的所长吧!

所以我们了解在如此复杂的政治背景以后 反过来从人性的角度来看陈寿所做的三点弥补,在当时下笔的心里活动跃然纸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24

易中天:司马懿怎样评价诸葛亮的,志大才疏,眼高手低!涨知识了易中天:司马懿怎样评价诸葛亮的,志大才疏,眼高手低!涨知识了易中天:司马懿怎样评价诸葛亮的,志大才疏,眼高手低!涨知识了

第2个回答  2018-01-28
司马懿在诸葛亮死后,夸赞诸葛亮是天下奇才
第3个回答  2018-01-29
根据晋书的记载,司马懿评价过几次:1,亮虑多决少;2,亮若勇者,当出武功依山而东,若西上五丈原,则诸军无事矣。(这里是说诸葛亮不够勇敢,或者说太过稳重)3,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4,天下奇才也。(这是看他死后布置得营垒以及留下的文书)。
最主要的评价,应该是“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这三句。
第4个回答  2021-04-01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