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春节风俗

要偏的,大多人不知道的

饮食习俗
义乌民间,每逢婚嫁、乔迁、寿辰、升官、升学等喜庆时节,亲朋好友总有请客送礼和回礼的风俗习惯,一直延续至今。但请客送礼在贫富之间,差别甚大,富者场面很大,筵席丰盛,菜肴丰富,甚至拿“十六汇签”招待来客贵宾。穷者,实在没有办法,只能以简朴的家宴应付了事。真的有“富人一席酒,穷人半年粮”,“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感。对“十六汇签”名菜佳肴,我们也只有耳闻,没有目睹。

“十六汇签”作为义乌饮食文化,我们认真加以研究和传承,对当今的饮食行业发展应有益处。传统饮食文化有其可供借鉴、传承之处,其实“十六汇签”与如今筵席菜肴相比,真是“小巫见大巫”,不可同日而语。它对当今某种不当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也是一种冲击和批判。

“十六汇签”全席:是指4熟食,4海鲜,4甜羹,4点心,外加8个冷盘组成。

传统酒席筵宴、昔日喜庆筵席,以“十六汇签”最为丰富,其次为“十二汇签”。所谓“汇签”,即主人从签筒中选择16样名贵菜点竹签,组成“全席”,称为“十六汇签”。 “十二汇签”类此,即省去4样(在“四海鲜”中省去2样,“四甜羹”中省去2样)。“十六汇签”由下列菜点组成:

八冷盘从下列两类菜中按时令、货源、价格具体条件各选4种,开宴时即放在席上

鸡肉 鸭肉 羊肉 牛肉 海蜇 洋菜 彩蛋

火腿 香肠 大尾 肚片 卤味(以上为白切类)

开洋白菜 青豆虾仁 肉丝茭白 冬笋腰花

生炒肚片 鳝丝鳝片 葱花鲫鱼 蟹粉炒蛋

油炸响铃 芹菜鸡杂 香菇笋片(以上为杂炒类)

四热菜 从下列菜点中选择4种

香菇蒸鸡 木耳蒸鸡 金针蹄胖 清蒸甲鱼 清蒸全鱼 粉丝蹄筋

四海鲜 从下列菜点选择4种

冬笋干贝 韭芽鱼肚 桂花银鱼 肉片淡菜 醋味鱼翅(鲨鱼) 木耳海参

四甜羹 从下列甜羹中选择4种

逻罗米粥 苡仁银耳 桂圆参汤 苏芡莲子 杏仁百合 桂花时果

四点心 从下列点心中任选2甜2咸

叩肉馒头 精肉小馒 豆砂粽子 水晶红果 青梅八宝花 荷粉蒸肉

百果年糕 板油蛋糕 百果糯糕 麻仁米糍

4熟食,4海鲜,4甜羹,4点心,这16样菜点均须一道一道现烧现上,交替进行。最后一道菜为“油炸鳙鱼头烧豆腐”。这一道菜按例是不吃的,称为“吃剩有余(鱼)”。客人需用饭者则吃最后一碗汤,通常是“青菜烧豆腐”或“雪菜烧冬笋”。不用饭者则看到“鱼头豆腐”上桌便可起立辞谢。

“十大民间风俗”简介:

红白喜事

旧时在义乌民间讨老婆(娶亲),是一件大喜事。一对夫妻的婚姻,从望侬、定亲到迎娶,需要少则半年,多则三年的时间,让女方制备妆奁。程序也较繁多:媒人做媒、望侬、定亲、下礼(送聘礼)、送日子、挈果子(西乡称“担拍粉”)、辞亲、回赠、后代银、起身酒、拜别祖先、迎娶、新娘上轿、拜天地、宴请、闹新房(俗称“讨果子”)、拜见公婆、谢媒等,至今许多旧的礼俗仍在延续。

义乌民俗重骨肉情义,讲敬老孝道。家人有病,全力请医诊治,昼夜陪伴左右,侍茶水,适时进药。给病人洗身体,勤翻身,随时处理排泄污物。劳不厌倦、苦不皱眉。百年之后,孝男孝女,孝儿孝媳,世代相传,蔚然成风。20世纪末,义乌全面实行火葬,骨灰盒放于公墓。各地公墓多建于山区,丧葬礼仪,除不用棺木,一般都照旧俗。

过生日、做寿

每年的出生日期,都作为一个人的喜庆,家人为他(她)庆祝,祝愿健康长寿,吃象征长寿的鸡蛋索面,全家共享欢乐。每增到十岁,庆贺规模比常年生日要大。60岁以上逢十为生日寿庆,尤其是百岁,古称“人瑞”。

起新屋上桁

旧时建房,义乌人称起新屋。需经选地基、破土定基等多个程序,还要选吉时,时辰要与房主的生辰属相相生相合,不能相冲相克。

迎龙灯

义乌民间目前有400多条龙灯,多为板凳龙,还有调龙灯(竹节龙和布龙)以及珠灯、人物灯(如迎胡公、陈佰廿五相公)等。传统迎龙灯主要在闹元宵和清明时节,活动中人们“摆香案”,点上一炷或三炷香,手持行灯,向龙王叩头跪拜,祈祷龙王施福人间,以兆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等。

贾氏抬阁跷

洋川贾氏九世谅,唐贞观乙末中进士,官御史,丙午(公元646年)回乡探祖,建贾大宗祠于双林寺大殿右角。每年正月十八都要举行一次由义乌洋川贾氏各自然村轮流做大年的大庙会。这一天,义乌洋川贾氏村民除了要到自己村祠堂里祭祖,还要到海云寺拜佛。轮到大年的“值甲”村的村民,抬着一座雕工精致的傅大士佛龛,近十台或数十台“抬贾巧”、龙虎旗、蜈蚣旗、清道旗开路,数十把火药铳、成双成对的大铜锣有节奏地齐鸣,抬着百斤重的大蜡烛,敲锣打鼓,到海云寺主持这场一年一度的十八大会。

过年

春节即过大年,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义乌十分看重年夜饭,吃喝讲究:一是馒头,预示新年大发,二是年糕,寓意为一年更比一年高。同时,鱼也是必吃的。鱼与“余”谐音,象征吉庆有余。年夜饭也要多烧一点,吃吃有余,预示着连年有余。在通宵守岁时,人们还把每个房间的灯都点得亮堂堂的,预示着红红火火。

清明、冬至

在义乌乡间过清明节,家家门窗都要插柳枝。男女老少纷纷早起,到野外走一走,谓之“踏青”、“采青气”。另一个习俗是到野外采菁,把菁洗净捣烂,配之以糯米粉揉团,制成各种“清明馃”。清明节还有扫墓的习俗,“上坟”、“祭太公”、“拜祖宗”等。

冬至致祭扫墓,类似清明,主要有上香、烧纸钱、衣物、添土和燃放烟花爆竹等习俗。

八月中秋

义乌中秋节乡俗有包粽子、炒粉干、杀鸡鸭、吃月饼等传统习俗。晚上,各家用小方桌或团簸、米筛等安放在庭院供月赏月,又称“拜月亮”。所用供品大多为石榴、枣子、梨、西瓜、菱角、香柚、文旦、香蕉等时鲜水果,还有月饼、粽子、麻糍等食品。

重阳庙会

南宋以来,义乌民间在重阳时节兴瞻拜胡公。农历八九两月,成群结队上方岩朝拜胡公神像。重阳节前数日即抬胡公神像,至德胜岩赫灵行庙朝拜胡公神像。岩前曹村、义亭铜山岩、华溪祝公岩与尚阳胡公庙都兴庙会,有胡公庙的地方还时兴演戏。

开新市

义乌城区及农村集镇的商店,农历正月初一到初四除酒店、杂货店等俗称“长生店”的商店照常营业外,一般都要到正月初五接过财神后,才开门营业,俗称“开新市”。这天集镇上米市、柴市、家禽等市场,同日开市。“开新市”这天,村民需要赶集买卖,叫“赶新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1-11
迎 春

根据华人的计时方法,新的一年及生肖是晚上11点钟开始,因此传统的迎春时间多 在晚上11时正。不过,现代大多数人是在午夜12时正迎春。

一般华人仍有迎接财神爷的习俗,人们也在这一天涌到寺庙去许愿或祈求平安。

饮食是人类本能的需求,也是人类文明的体现。中国饮食,独树一帜,举世公认。对于中国这个最讲究吃的国度来说,饮食的重要性远在男女之上。春秋时有人因为吃不到异味而杀了自己的国君,历史上那么多的人一顿饭花费万钱,在历史上的一些时代,饮食简直就是中国人全部的生活。

腊月初八,我国人民有吃腊八粥习俗。 据说腊八粥传自印度。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

“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 果实等煮粥供佛,称“腊八粥”。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据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 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 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陆游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 反觉江村节物新。”据说杭州名刹天宁寺内有储藏剩饭的“栈饭楼”平时寺僧每日把剩饭晒干,积一年的余粮,到腊月初八煮成腊八粥分赠信徒,称为“福寿粥”“福德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可见当时各寺僧爱惜粮食之美德。

腊八粥在古时是用红小豆、糯米煮成,后来材料逐渐增多。南宋人周密著《武林旧事》说:“用胡桃、松子、乳蕈、柿蕈、柿栗 之类做粥,谓之‘腊八粥’”。至今我国江南、东北、西北广大 地区人民仍保留着吃腊八粥的习俗,广东地区已不多见。所用材料各有不同,多用糯米、红豆、枣子、栗子、花生、白果、莲子 、百合等煮成甜粥。也有加入桂圆、龙眼肉、蜜饯等同煮的。冬季吃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既可口有营养,确实能增福增寿。
一、面点的始源

面点,即正餐以外的小份量食品,它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面点,包括主食、小吃、点心和糕点;狭义的面点,则将比较粗放的主食、部分小吃排除在外。从面点演变规律看,是先有主食、小吃、后有点心、糕点;从主食进化到面点,需要一段发展过程。

我国主食出现很早。“古人”或“新人”学会用火,在薄石板上烤食野生植物籽实的时候,就可视作主食的开端。虽然这种食品的十分简陋,但它已具有面食的某些属性。经过几十万年摸索,到了新石器时期,先民能够将舂去(麦夫)皮的整粒谷物烤、爆、煮、蒸、制成比较香美的饭、粥、羹、糗(谷物熬熟后晾干捣粉),这又是主食的完善和发展了。屈家岭文化遗址,发现一口口径876厘米,高344厘米,容量6250立方厘米的陶锅,经考证,这是5000——4600年前煮米饭的器具,一锅可供50人吃。由此可见,那时的主食制作已是相当技术的。不过,在商代和商代以前,主食品种仍较单调,在公元前21世纪问世的甲骨文中,目前尚未发现有关精细面食——面点的文字,所以如此,是当时物质技术条件还不能满足面点生产的基本要求。

进入西周,由于农来生产的发展,则提供了较前充裕的原料(如五谷、五畜、五菜、五果、五味之类);由于手工业生产的进步,则提供了制作工具(如杵臼、石磨、石碓、蒸锅、陶饼铛、青铀刀具等);再加上早期祭祀和筵宴的需要,有了一批专门从事厨务劳动的奴隶,早期面点始在宫廷中诞生。

根据目前的史料,西周到战国早期的面点约近20种。它们的用料主要是用稻米和黍米。可整粒煮,可破碎蒸,还可制成糊状烙;馅料有肉、蜜、酒和花卉,造型多系圆型,其属性介于糕与饼之间;还有的则是将饭、粥、羹、糗等主食加以精制。它的品种有“面”(爆熟磨碎的大麦)、“糜”(米粉与肉酱煮糊)、“饵”(蒸糕或蒸饼)、“(饣侯)粮”(行军的干粮)、“蜜饵”(加蜜的粉饼)、“酏食”(酒发酵饼)、“糁食”(米粉加肉丁制饼油煎)、“(米巨)(米女)”(蜜与米粉和成环状煎熟)、“淳熬”(肉酱油浇大米饭)、“淳母”(肉酱油浇黍米饭)以及“芳糗”、“糗饵”、“粉粥”、“糕糜”等。

二、面点工艺的锐变

进入秦汉魏晋南北朝,由于植物油问世,出现了精巧石磨、“火盛汤涌”大蒸笼、方便铛烤炉、一次成型禽兽模具和凿孔竹勺,普遍使用酸浆发酵法和酒粥发酵法,再中上“胡饼”工艺的引进,面点工艺发展发生锐变,形成中国面点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潮,标志主要有四:一是原料多系粉状,米麦皆用,糕与饼的区别明显。二是广泛使用发酵工艺和模具成型,品种多达数十,风味各不相同。三是面条已系列,多为片状、条状或环状,有蒸、煮、烤多吃法。四是创新品种特多,相继推出包子、开花馒头、发酵品、乳制品、蛋制品、果制品和莲蓉点心,造型也较前讲究。

汉魏六朝面点的兴盛反映在两个方面。

第一,记述面点的古书较多。择其要者便有史游的《急就篇》、杨雄的《方言》、刘熙的《释名》、崔宴的《四民月令》、高承的《事物纪原》以及《后汉书》、《晋书》、《齐书》、《荆楚岁时记》等。其中,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系统介绍了白饼、粉饼等20余种面点的制作方法,首开食经详载面点谱的先例;束皙的《饼赋》是我国第一篇讴歌面点的文学作品,里面描绘了豚耳、狗舌、薄壮、牢丸等10余个品种,将它们的色、香、味、形、介绍得淋漓尽致。

第二、花色品种丰富,有“胡饼(近似烧饼)”、“蒸饼”(最早的馒头)、“汤饼(水煮揪面片)”、“截饼”(牛羊奶调和面团炸成)、“春饼(现代春卷的前身)”、“索饼”(较粗的湿面条)、“髓饼(用骨髓、油脂、面粉制的炉饼)”、“环饼”(类似麻花)、“面起饼(酸浆发酵)”、“酒溲饼(酒粥发酵)”、“鸡子饼(添鸡蛋调制)”、“豚皮饼(先烙后煮)”、“蓬饵(早期莲子糕)”、“枣(米备)(早期果馅蒸糕)”、“切面粥(面团制成棋子状蒸熟,浇肉汤食)”、“粽子(用浓草木灰汁煮)”、“(米壹)(糯米和蜂蜜、枣子、粟子混匀,外包芦叶蒸食)”以及“糕”、“金饼”、“剑带”、“案成”、“粲”、“馄”、“水引”等。

三、面点制作的精细化

隋唐五代宋金元时期,是中国面点全大发展的新阶段,有五个鲜明的特色。

第一,面点制作技术大幅度提高,面团,馅心、浇头、成型和熟制方法都多样化了。在面团方面,发酵面团有酵汁发酵、酒酵发酵、酵面发酵、对碱酵子发酵四种;水调面团有冷水和面、沸水烫两种;油酥面协和日趋成熟,还有绿豆粉皮、鸡蛋面团等。在馅心方面,配制出了各种肉馅、菜馅、杂馅以及豆沙馅、水晶馅、蜜脯馅与果仁馅。在浇头方面,荤素并用,有浇在面上的,有和于面团和中的。出现甘菊冷淘等珍品。在成型方面,可擀、可漏、可压、可剪、可雕,注重模拟飞潜动植的图形。在熟制方面,蒸、煮、煎、炸、烙、炒、烩诸法并用,还有石子馍、竹筒板等古法。

第二,出现规模较大的面点作坊和面食店。象隋唐的长安,长兴坊卖(饣毕)(饣罗),辅兴坊卖胡饼,颁政坊卖馄饨,胜业坊卖蒸糕,专业化倾向明显,出现面点名师“花糕员外”和“张手美”。五代的南京,推出“健康七妙”,春饼能照见字影,馄饨汤可以磨黑。发展到宋代,汴京和临安都有专业饼店数十家,有的一家便有20多个炉子,甚至50多个炉子。

第三,花色品种空前丰富。改进的品种有100多余种,象蜜糕、粟糕、糍糕、社糕、新样、满麻、宽焦之类;创新的品种有面(饣追)、薄脆、饺子、角子、河漏、水团、麻团、月饼、元宵、拨鱼、烧麦、五福饼、卷煎饼、油炸果子、秃秃麻失等,其中,百味饼、古楼子、鹘突、雕酥、八方寒食饼和单笼金乳酥等都相当精致。

第四、节日点心、筵席点心和食疗点心受到重视。节日点心方面,除了汉魏六朝已有的春饼、粽子、重阳糕外,又增添二月十五的涅盘兜、重五的如意圆、伏日的绿荷包子、中元的孟兰饼、腊日的萱草面。筵席的点心方面,一是多,二是小巧,象宋皇寿筵中便有双下驼峰峰角子、蜜浮酥捺花、白肉胡饼、太平(饣毕)(饣罗)等10余款;而《韦巨源食单》则有贵妃红、汉宫棋、玉露圆、金铃炙20等多品。食疗点心多载入医籍,知名度高的是神仙粥、牛髓膏、五味子汤和生姜末馄饨等50余种。

第五,少数民族面点传播快,中外面点进行交流。这时,契丹的年糕、金的软脂、西夏的花饼、蒙古的溯罗脱因、维吾尔的天花包子,回回的哈儿尾、女真的高丽粟糕等都在中原流传;同时中国面点东传日本、西传意大利,东南亚的婆罗门轻高面和西域的搭纳等也传入中国,饮市场相当活跃。

四、面点体系的形成。

中国面点发展到明清,出现了第三个高潮。其表现一是制作工艺的深化。不仅出现质地优异的“飞面”和澄粉,发酵方法与油酥面团完善,发明肉冻等特殊馅料,而且成型方法多达30余种,并采用混合加热法成熟。二是花式繁多,新品迭出。一方面旧有品种不断扩充花色(象面条就推出抻面、刀削面、五香面、八珍面、伊府面、担担面、油泼面、鹅面、鱼面等40多个花色),相继载入各种笔记或食谱;另一方面,地方小吃脱颖而出,以特色风味独领风骚(如金陵薄皮包、淮扬三丁包、苏杭汤团、闽粤土笋等冻、湘鄂豆腐干、马蜀红油水饺、云贵饵丝、松沪南翔馒头、徽赣鸟饭团、冀豫四批油条、甘宁泡儿油糕、京津狗不现包子、秦晋羊肉泡馍、冀豫四批油条、甘宁泡儿油糕、内蒙哈达饼、西藏的推、新疆的抓饭等。三是节令点心定型和筵席的点心的规范化。在节令点心中,几乎二十四节,节节有食,月饼有几十种,腊八粥各地不同;在筵席点心中,祭筵有供点,婚筵有喜点,寿筵有寿点,茶果席有茶占,满汉全席有套点,东南西北,各成章法;特别是在民族酒筵中,民族点心五光十色,风情浓郁。

在这种情势下,中国面点体系初步形成。面点有京式、苏式、广式三大流派;小吃有北京、天津、山东、山西、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安徽、河南、湖北、四川、广东众多分支;点心有北京宫廷御点、山西民间礼馍、苏州市肆粉点、无锡太湖船点、扬州富春茶点、上海南翔花点、广州早茶细点、杭州灵隐斋点、回民开斋节点、满族敬神供点、蒙古毡房奶点、藏胞标花酥点等著名的系列,百花齐放,五彩纷呈。

五、面点生产的革新

辛亥革命之后,由于世界食品科技迅猛发展,饮潮流不断变化,以手工方式生产的中国传统面点面临着挑战。为了在竞争中图强,面点生产工艺努力革新。首先是注意选用新型原料,如咖啡、蛋片、干酪、炼乳、奶油、糖浆以及各处润色剂、加香剂、膨松剂、乳化剂、增稠剂和强化剂,提高面团和馅料的质量,其次是近照营养卫生要求调整配方,低糖、低盐、低脂肪、高蛋白、多维生素与矿物质;大力开发健美面点、滋补面点、食疗面点和特殊工种的营养面点。第三是积极使用现代机具(如原料处理机具、成型机具、熟成机具、包装机具等),改善成品的外观与内质,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第四是开展科学研究,培训技术人材,出版面点书刊,活跃做到配方科学化、营养合理化、生产机械化、风味民族化、储存包装化和食用方便化。这样,面点在饮食中的地位和作用更为突出,愈来愈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
在我国古代,酒被视为神圣的物质,酒的使用,更是庄严之事,非祀天地、祭宗庙、奉佳宾而不用。形成远古酒事活动的俗尚和风格。随酿酒业的普遍兴起,酒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用物,酒事活动也随之广泛,并经人们思想文化意识的观照,使之程式化,形成较为系统的酒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内容涉及人们生产、生活的许多方面,其形式生动活泼、姿态万千。

酒与民俗不可分。诸如农事节庆、婚丧嫁娶、生期满日、庆功祭奠、奉迎宾客等民俗活动,酒都成为中心物质。农事节庆时的祭拜庆典若无酒,缅情先祖、追求丰收富裕的情感就无以寄托;婚嫁之无酒,白头偕老、忠贞不二的爱情无以明誓;丧葬之无酒,后人忠孝之心无以表述;生宴之无酒,人生礼趣无以显示;饯行洗尘苦无酒,壮士一去不复返的悲壮情怀无以倾述。总之,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俗,离开了酒,民俗活动便无所依托。

早在夏、商、周三代,酒与人们的生活习俗、礼仪风尚就已紧密相连,并且公式化、系统化。当时,曲蘖的使用,使酿酒业空前发展,社会重酒现象日甚。反映在风俗民情、农事生产中的用酒活动非常广泛。

夏代,乡人于十月在地方学堂行饮酒礼:"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友斯飨,日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诗经·七月(豳风)》)此诗描绘的是一幅先秦时期农村中乡饮的风俗画。在开镰收割、清理禾场、农事既毕以后,辛苦了一年的人们屠宰羔羊,来到乡间学堂,每人设酒两樽,请朋友共饮,并把牛角杯高高举起,相互祝愿大寿无穷,当然也预祝来年丰收大吉,生活富裕。

周代风俗礼仪中,就有冠、昏(婚)、丧、祭、乡、射、聘、朝八种,大多又酒冠其中,有声有色。例如:男子年满二十要行冠礼,表示已成为成年人,在冠礼活动中,“嫡子醮用醴,庶子则用酒”(《中国文化史》),庆贺自己走向成熟。此间无论是味菁的醴,还是味浓的酒,都成为祝福生命的圣水。

周代的婚姻习俗,已经走向规范化、程式化,由提亲到完婚,已形成系统,各个环节都有专门的讲究,男子若相中某一女子,必请媒提亲,女应允后,仍有纳采、问名、纳吉等过程。婚期至,“父醮而命之迎,子承命以往,执雁而入,奠雁稽首,出门乘车,以俟妇于门外,导妇而归,与妇同牢而食,合卺而饮。”新婚夫妇共同食用祭祀后的肉食,共饮新婚水酒,以酒寄托白发到老的愿望。周代时兴射礼,虽等级有三,但“凡射,皆三次,初射三耦射;再射三耦与众耦皆射;三射,则以乐节射,不胜者饮。”酒在射礼中成为败者的惩罚之物,情趣无穷。

周代乡饮习俗,以乡大夫为主人,处士贤者为宾。活动过程中,“凡宾,六十者坐,五十者立”。饮酒,尤以年长者为优厚。“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其尊老敬老的民风在以酒为主体的民俗活动中有生动显现。

三代风俗礼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它“集前古之大成,开后来之改政”(《中国文化史》,传承沿袭,不少风俗现象仍保留至今,近现代民间习尚的婚礼酒、丧葬酒、月米酒、生期酒、节日酒、祭祀酒等等,都在周代风俗文化的“八礼”中寻到源。

时推风移,民谷活动因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其内容、形式乃至活动情节均有变化,然而,唯有民俗活动中使用酒这一现象则历经数代仍沿用不衰。

生期酒:老人生日,子女必为其操办生期酒。届时,大摆酒宴,至爱亲朋,乡邻好友不请自来,携赠礼品以贺等。酒席间,要请民间艺人(花灯手)说唱表演。在贵州黔北地区,花灯手要分别装扮成铁拐李、吕洞宾、张果老、何仙姑等八个仙人,依次演唱,边唱边向寿星老献上自制的长生拐、长生扇、长生经、长生酒、长生草等物,献物既毕,要恭敬献酒一杯,“仙人”与寿星同饮。

婚礼酒:提亲至定亲间的每一个环节中,酒是常备之物。打到话(提媒)、取同意、索取生辰八字,媒人每去姑娘家议事,都必须捎带礼品,其中,酒又必不可少。婚期定下,男家又酒肉面蛋糖果点心一应俱全,躬请姑娘的舅、姑、婆、姨,三亲四戚。成亲时,当花轿抬进男家大院,第一件事就要祭拜男家列祖列宗,烧酒、猪头、香烛摆上几案,新人双脆于下,主持先生口中念念有辞,最后把猪头砍翻而将酒缓缓洒于新郎新娘面前。之后,过堂屋拜天地,拜毕,新人入洞房,共饮交杯酒,寄托白头相守、忠贞不二的爱情。洞房仪式完毕,新人要双双向参加婚礼酒宴者敬酒表示致谢,此时,小伙们少不了向新婚夫妇劝酒,高兴起来,略有放肆,逗趣、玩笑自在其间,婚礼酒宴充满民间特有的欢乐情趣。

月米酒:妇女分娩前几天,要煮米酒1坛,一是为分娩女子催奶,一是款待客人。孩子满月,要办月米酒,少则3、5桌,多则2、30,酒宴上烧酒管够,每人另有礼包1个,内装红蛋、泡粑等物。

祭拜酒:涉及范围较宽,一般有两类,一是立房造屋、修桥铺路要行祭拜酒。凡破土动工,有犯山神地神,就要置办酒菜,在即将动工的地方祭拜山神和地神。鲁班是工匠的先师,为确保工程顺利,要祭拜鲁班。仪式要请有声望的工匠主持,备上酒菜纸钱,祭拜以求保佑。工程中,凡上梁、立门均有隆重仪式,其中酒为主体。二是逢年过节、遇灾有难时,要设祭拜酒。除夕夜,各家各户要准备丰盛酒菜,燃香点烛化纸钱,请祖宗亡灵回来饮酒过除夕,此间,家有以长幼次序磕头,随及肃穆立候于桌边,三五分仲后,家长将所敬之酒并于一杯,洒于餐申述四周,祭拜才算结束,全家方得起勺用餐。在民间,心有灾难病痛,认为是得罪了神灵祖先,于是,就要举行一系列的娱神活动,乞求宽免。其形式仍是置办水酒菜肴,请先生(也有请花灯头目)到家里唱念一番,以酒菜敬献。祭拜酒因袭于远古对祖先诸神的崇拜祭奠。在传统意识中,认为万物皆有神,若有扰神之事不祭拜,就不会清静。(祭拜酒中的一些现象,因属糟粕一类,在民众中已逐渐消失。)

宋代诗人王安石在《元日》中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暧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新桃”和“旧符”是什么意思?用现代话说就是春联。春联是对联的一种,我国的春联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
春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从五代十国时开始,明清两代尤为兴盛,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了。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每逢过年,有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书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tu)”和“郁垒”的名字,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延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据历史记载,后蜀之主孟昶(chang)在公元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了,所以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写的“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当时春联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对联。他在金陵(现在的南京)定都以后,命令大臣、官员和一般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必须书写一副对联贴在门上,他亲自穿便装出巡,挨门挨户观赏取乐。当时的文人也把题联作对当成文雅的乐事,写春联便成为一时的社会风尚。
入清以后,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对联犹如盛唐的律诗一样兴盛 ,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

公元964年(后蜀广政二十七年)春节前夕,后蜀主孟昶突然下了一道命令,要群臣在“桃符板”(画有神像的桃木板,旧时认为可以避邪)上题写对 句,以试才华。可是,当群臣们把对句写好给孟昶过目时,孟昶都不满意。于 是,他亲手提笔,在“桃符板”上写了:

新年纳余庆 佳节号长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