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如何学好语文?

如题所述

引用我刚高三毕业学生的语文学习经验,可资借鉴

一、基础知识靠积累,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

语文学习其实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的过程。所谓积累,其实便是——背。

这一点在我高中语文的学习过程中是贯彻始终的,也是毛老师在课堂上一再强调的。当然,记忆也分为几个层次。从最基本的古诗词,文言文的背诵理解默写,到常见成语,文学常识,再到课外作文素材的积累摘抄背诵,都是必不可少的。

然而,让人遗憾的是,一些同学直到高考都没有完成上文提到的第一层次,那么,正在追逐梦想的你,还有什么理由去抱怨所谓文学素养呢?

以常见的成语为例,有很多成语的样子十分相似,但是意思却可能大相径庭,每当这种时候我们就应该将其积累下来,并且背诵下来。

 

 

(以我自己的部分笔记为例)

 

Maoge说过,在高考的时候,你所见到的成语必然是你很熟悉的,是不存在争议的。那么,认真背诵积累在对于分数的提升上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课文的默写同样需要总结积累,比如什么地方是“唯”什么地方是“惟”,哪一句结尾是“矣”哪一句结尾是“也”。这些,都是需要认真记背,以期滚瓜烂熟的。

 

(《赤壁赋》中的“惟”)

 

 

(《琵琶行》中的“唯”)

 

 

(《劝学》中的各种“矣”“也”)

 

当然,上图只是举例,实际上这种还有很多,需要自己总结。

 

同学,与其期盼所谓文学素养的觉醒,还不如从每一天早自习做起,认真背诵,认真积累。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一个“腹有诗书”的人,他的语文成绩是不会太差的。

也正是因为背诵积累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如此重要且弥补方法简单粗暴,在语文成绩的提升上立竿见影,所以Maoge说:语文够浩瀚,考试可以很简单。我们深以为然。

只要抓住语文学习的积累这一环,那么语文成绩的提升就是水到渠成了。

 

二、阅读理解能力要提升,关键是读懂,重点在方法。

对于文章的读懂,可能更多的体现的是核心素养,对于它的提升提升绝非一日之功,但是阅读的最终考查方式是试卷,是阅读题。那么,阅读就必然有其规律,在应试上就必然有其技巧。

我先说一下诗歌阅读。

Maoge经常说,古代汉语其实比现代汉语简单。确实,现代汉语处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其规则在不断发生变化。而古代汉语的简单之处就在这个地方,它已经成为定局,只要你肯花时间,肯去总结,你就可以提升。

而体现在诗歌上的一个最明显的“不变”就是“情感不变”。古诗的感情大致就只有:思乡怀远,借物抒情,怀古伤今,山水田园等有限方面。至于像思妇闺怨这类的诗,出现在高考的几率就非常小了。

既然已经抓住了诗歌情感有限这一特点,我们就可以总结出关于诗歌情感的答题方法。Maoge将其总结为一个坐标系,足够简单,足够实用。

 

(诗歌情感坐标系如图所示)

 

在这样的坐标系的帮助下,对于诗歌情感的理解就变得十分简单了,即使对于所谓文学素养不高的同学而言同样如此。

举以上的例子即是想说明一点:对于阅读理解考试,方法是重点。

再谈到小说阅读。

小说阅读同样有规律,不赘述,仅在此展示小说行文谋篇布局的四个角度的课堂笔记。

 

(部分课堂笔记)

 

三、语文知识还需要综合运用。

主观题的表达应用即是对语文知识综合应用的体现。关键在与看同学们的思维与文笔。而正如老师所说,一些语用题的文采就体现在对排比,对偶,比喻等一系列手法的运用。毕竟在短短的一百字左右的语用题里,这就是体现文采最粗暴的方法。

至于作文,更多的是要求同学们作为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高中生,对事物能够拥有自己独到,正确,理性的看法。这也就是高考作文大多为议论文的原因。当然,高考作文也会有宏大叙事,记叙文,散文等呈现方式。而且,现在的语文作文出题并不故意回避热点,只要求同学们有较强的写作能力。这样,其实对于高考作文的准备其实是一种慈悲。

那么,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依然是要回归到背记上。在Maoge语文课堂的读背手册上有很多作文素材,名人名言。可以将自己感兴趣,或者运用广泛的句子摘抄到自己的笔记本上,在早读的时候将它背下来。这其实就是作文“有话可说”的源泉。

 

(摘自读背手册的名人名言)

 

再者是锻炼自己的思维,每周的班会课上,同学们应该认真收看《新闻周刊》,并且可以对其中的热点做一个整理,体会央视学霸们的思维方式与角度,甚至可以自己练笔。总之,对于提升作文有利的活动都可以实践。

 

除了以上三点,写好字,写随笔,多体会,对语文成绩的提升也都是大有帮助的。

 

在文章的最后,我想说提升文学素养之前,同样可以提升语文成绩。反复记忆,认真思考,博学之,慎思之,明辨之。找到薄弱点,对症下药,那么,正在阅读这篇文章希望能从中找到灵感的你也可以取得傲人的语文成绩。

同学们,前方正是一片光明。                                    

说明:高考结束,欣闻奇璋如愿进入临床医学专业就读。他在语文学习方面一直颇有心得,于是我邀请他写一篇经验分享文章,以便从学生角度帮助指导学弟学妹。这就是他暑假学车间隙完成的作品,认真阅读后,我认为是真能给同学们切实帮助的,

高中专题学习,高效备考,也欢迎在腾讯课堂https://maoge.ke.qq.com了解更多学习方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4

看书看书看书  我感觉我初中语文学的相对较好,很大的原因是小学的时候看了很多中外名著。没骗你,是真的名著,不是什么狗血玛丽苏网络小说。很多人觉得年纪偏小就要看儿童书,我不赞同,感觉那种书看看很幼稚,而且很假。

    小学的时候什么书都看,很喜欢曹文轩,买了十几本他的书。他的书其实影响我很多,首先是文字,很干净很温柔,然后是写法和文风。他的书和其他儿童文学作品我觉得有很大的区别,没有那种很水的感觉,就是干净。初一刚进学校,着重学习的是散文,那么他的书就给了我很多益处。

    名著能成为名著,自然是有它的道理。我记得以前看《简爱》《欧也妮葛朗台》《羊脂球》那些书的时候,其实都不怎么看得懂,囫囵吞枣权当是看过了。不过也不奢求完全看得懂,收获一份心境就够了。以前喜欢看国外的书,觉得有趣,现在国内的书反倒看的多了。现在是初三狗一枚,强烈推荐张岱的《陶庵梦忆》,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这种书看看真的能陶冶情操。

    我觉得吧,不能把学语文当作纯粹是为了拿分。其实语文分差个几分很正常,因为主观因素很多。你把太多的名利心放在语文上,其实就很难心静。

    看书的话,对于写作和阅读理解什么的,帮助都很大。

    2.不要玩题海战术 我做语文从来不刷题,因为根本没必要。我今年把浙江省2016,2017,2018年的中考卷做完了,其实感觉做来做去都是那种做法。建议你把衢州市三年的中考卷去做一遍,时间真的很好,感觉其他市地的题型都很老套,没什么意思。

    中考卷做完最大的感受就是,专业知识一定要扎实,就没什么问题了。因为,有些时候题目都可能会读不懂。比如说,你能马上回答上来叙述视角的不同作用,表达方式有哪些,表达效果是什么意思,心境和心情的区别,描写景物的方法...如果你非常清楚,那我相信你基本没问题,题目读得懂知道怎么答不就好了吗。

    这种专业知识的话,你去买套那种什么命题研究,阅读理解什么的,看看,然后挑几道题做做就好了,懂了就好了。题海战术这种东西,理科我感觉比较适用,语文的话你又不可能做到一样的题。最关键的是理解,硬知识不要随随便便,该记就记。答题技巧什么的,总的来说很简单啊。就是内容—作用—情感—中心,自个儿往上套就是了。

    那么关键问题又来了,读不懂怎么办?(诶嘿,我也想知道怎么办)我个人的话,其实有的时候也会读不懂,会有一些偏差,最大的原因是我很多时候不仔细看全文,抓住几个点然后就开始答题。我老师之前告诉我说,我的阅读理解没什么问题,就是每次答之前,返回去看看能不能推翻自己的想法,如果能,那么我的思维就有漏洞。(语文老师是中考命题的,特级教师)方法非常有用,特别是做小说这种文体的时候,给了我很大帮助。

    3.基础知识不过关一切免谈 要是基础分得扣一大堆,那还考什么?语文在我们这里,满分120,能考110的已经很强了。(你别笑,你是没考过。)每次考试前,古诗词,读读写写什么的,一定要去看,认认真真看。我记得考试之前,语文老师天天叫我门默写古诗词和文言文,听写古文解释。有用吗?肯定有。

    不知道你是哪里人,不清楚你们那里的机制,但最基本的改病句什么应该有吧。我是比较怕这个的,很容易选错,这就说明,我基础知识还不够扎实。每次考试前,我会准备四份试卷。1.古诗词理解默写  2.文学常识(名著阅读) 3.基础知识(每册语文书上会有一个系列,讲基础知识的,这个学期是单句和复句) 4.病句  老老实实做,基础保过关。

    4.别把作业当任务 语文作业相对来说,会花比较多的时间,很容易不耐烦。如果每次都这样,语文不要学好了。读语文不是流于皮毛就好,不要以为自己想出一个点就万事大吉,逼自己想得深一点,想得多一点。这种思维方式要多锻炼,语文很好玩的,看看书写写字,这么人性化的科目诶。

    5.学会自己拓展 语文是教不完的,很多东西要自己去了解。告诉你个好方法:到当当上,找那种排行榜,去了解几本书。然后去百度,找生词,然后再去百度。

第2个回答  2019-03-11

学语文,就是要“背”

学语文最重要的基础是“积累”,第一个难关就是“识字”, 字要熟练会写的话,还是需要抄几遍的。通过次数的累积,达到一定的记忆。

那些文章写得好的人,他们懂得什么样的语言读起来舒服,怎样写可以把其中的音乐感、节奏感把控好,同时,道理也能够讲清楚。他们是天生就懂得这些吗?当然不是。他们也是经过不断的读到好的文章,从中领会了如何更好的去组织语言。

学语文本身是要下点功夫的,平时大量的阅读、大量的记忆非常重要。尤其年纪小的时候,要下点功夫、记点东西,背点东西,学点东西,特别是诗歌、好的文章等等,更应该从小就背起来,这都是对文化底蕴的积累。苏东坡讲“腹有诗书气自华”,如果你腹中没有东西,临时去想词怎么能想得出来呢?

记忆力和创造力从不矛盾

创造性是怎么来的呢?因为看得多了、做得多了,以后才会有创造。

写文章也是“创造”,本来没有这篇文章,现在创造出来,你怎么创造出来?因为看得多,记得多,词语掌握多了才写得出来,谁创造得好就是因为他积累得多。

所以文学就是这么回事情——

首先,是积累、吸收;然后,在自己脑子里编程;最后,才是吐出来表达。

创造力是不容易培养出来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记忆的积累,突破常规,举一反三,在积累的基础上,寻找新的东西。你积累得越多,你知道的越多,你的语言越丰富,你的表达就越好。

犹太人有句话,和我们中国的学习方法很像,他说小时候应该学会一种“生吞之功”,就是你要会生吞活剥,首先你要把它吃下去,东西吃多了以后他自己学会消化。

胡适曾经说过这样的一段话:我9岁的时候特别喜欢一句话:人心曲曲弯弯水,世事重重叠叠山。我就是觉得好玩,并不是很懂。到了60岁,我还是喜欢这句话,这时候才真正理解其中的含义。”

9岁的胡适真的不理解吗?他不理解不会感到喜欢的。其实9岁也算理解,60岁也叫理解,理解程度不同罢了。这样简单的一句话都这样,更复杂的话你怎么理解?很多东西小时候解释再多也理解不了,长大了,阅历到了,自然就懂了。

所以“生吞活剥”没关系的,吞下去了,葡萄糖够了,脂肪有了,维生素也有了。可是如果你天天分析这里面有没有葡萄糖,有没有维生素,却没有吃东西。你说十年下来,你会瘦成什么样?

写好作文,也需要“背”!

其实孩子“吞下去”这么多,也是为了“吐出来”,也就是写出好作文。

很多家长发愁,孩子写作没创意,其实关键在于,我们总是让孩子按照套路写作文,现在就算写好了,长大后就肯定也不会写。因为他的思维被放进了框里,被锁链锁住了。

记忆是一个基础,但又不能所有的事情都只依靠记忆力,我们要吸收记忆的是经典和值得记忆的东西,而不是记忆一些条条框框套路性的东西。

老师和家长要做的,就是引导孩子多读书,看多了才能提升出鉴别能力。孩子没读几篇文章我们就给他一个题目,要他创造,即便是创造出来,也是很浮在表面的东西。

第3个回答  2019-06-18
初中语文的学习比起小学语文,学习的范围更为广泛,学习的内容更为复杂。那么如何学好初中语文呢?让大家爱上语文。初中语文学习的目的其实就是写作,同学们最好能够背诵精彩的篇章。

步骤/方法

一、加强写作训练。

我们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写作。提高写作能力要从点点滴滴做起。课外积累是写作的基础,要学会对文章的细读,精彩的篇章最好能背诵。如果腹内空空,是写不出好文章的。除此之外,注意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坚持不懈的记日记,有感而发的写随笔,都是帮助我们写好作文的有效途径。写好的作文要反复修改,也可以请教老师、同学的意见,精益求精。

二、注意课外积累。

知识就像海洋,课本里的知识只是海面上的一个浪花,是远远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的,所以适当的课外阅读是很有必要的。进入了紧张的学习阶段,我们不可能再有大量的课余时间进行阅读,因此,阅读时要有选择。我们应广泛浏览各种书籍和报纸杂志,从电视、广播、网络上获取信息,并有条理的做下笔记。要关心社会生活,了解社会动态,使自己的思想要不断进步。这样不仅能使我们积累更多知识,更能丰富我们的生活。

三、学好课本知识。

课本知识是语文的基础,打好基础才能更好的学习它。有不少学生认为只要上课时专心听讲,勤记笔记,课后认真完成作业,再加上自觉复习,就能使成绩提高。其实,这还不够。学习的最重要阶段是预习。也就是说在老师上课之前,你先得自己学习一下课文,在预习中要尽量运用你已经获得的知识和方法去主动地解决自己能解决的问题,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在上课时跟老师、同学一起学习讨论。课本要反复阅读,直到把问题看的透彻了、明白了。为了巩固知识,你最好在课下做一些练习,知识才会掌握的更牢固。这样不仅学习效果好,而且培养了自己的学习能力。
第4个回答  2020-09-17

学会读语文书

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有的不会读书,认为读书就是念字,泛泛而读,收效甚微。因此有必要首先在读书上下一番功夫,首先读语文书,学会从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到整体,认真阅读研究课本。假期或学期初,新书一到手,我们先要读目录看说明,甚至要看插图、附录。明确本学期的任务和重点,然后逐单元阅读单元提示,明确各单元的具体内容和要求。还可以摘抄或列表格来加深印象,随时参照。在每一课的课文阅读上学会“读提示—做预习—提问题—解疑难—做练习—写总结”的六步读书法。对每一篇文章做到读通、读懂、读好。

学会用语文书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学会使用课本是学好语文的必要条件。具体做法是:在阅读语文课本的同时,还要注意勾画出文中的重点句、生字词及疑难问题。鲁迅先生就喜欢边读书边在书上勾画,浓圈密点、脚注眉批,当有人向他借书时,他总是另外买一本借给别人,因为他的书经过勾画批注,已变成他的服务工具了。再如老师的教科书,也是如此,这种在课文的字里行间勾画读书的做法,既可以使我们读书时思想集中,提高效率,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学习习惯,还有利于我们日后的复习归纳整理,复习时只要翻翻书,重点难点一目了然。勾画圈点的符号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画在重要的句子下面(中心句、重点句等)。“~~~~”画在文章的主旨句或中心下面。“△”画在文章段落旁边(精彩语段或结论)“?”点在生字、生词下面。“□”圈画出重要的字,词或优美词语。“!”画在某句、段旁,表示此处需要认真思考。“?”画在某句、段旁,表示自学中或听课时有疑问,需向人请教或查阅参考书。“①、②、③”标在有关文段、文句左上角,一般表示文章有几个自然段,或某段中包含了几个要点。书上做的标记符号没有统一规定,你也可以自己设计一套适合自己学习习惯的符号使用,标记符号一经使用就不要随意改变。但应注意不要在书上标注太多的符号,因为标的太多反而起不到提示作用了。学会用语文书,还应做到把文质兼美的课文当作自己学习写作的范文,尤其是初一学生写作文应从有意识的模仿开始,然后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写作的初期阶段应以模仿为主。古人谓学文有“三偷”:浅者偷其字,中者偷其意,高者偷其气。的确,写作是建立在阅读的基础上的,构思精巧,语言精美的文章,必然会在我们的记忆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写作的过程中,有意无意地就“偷”用了别人文章中的东西。

学会听讲

在校学习,听课是获得知识,转变能力的重要途径,怎样才能提高听课效率呢?我认为要做到:看、听、记、问、思五点:1、眼看科学实验表明,从记忆的保持速度上说,“看”的记忆为最好,课堂上老师既是演员又是导演,上课要注意看老师的表情,手势等各种体态语言,看黑板上老师的板书,挂图、投影、屏幕等等,更要看所学课文的具体内容。板书是老师精心设计的一课的重点内容,要一字一句看明白,力争做到过目不忘。还要注意看同学的板演,更应在老师的指导下看课文内容,边看、边思、边记。眼、脑、手并用,这样的学习效果才会好,学习效率更高。2、耳听上课时要耳听一方。听老师的点拨讲析,听同学的讨论发言,跟上老师讲课的思路,听出重点、难点、疑点。只要认真用心听,听出这几个关键,不仅可以以点带面,提高记忆力,还可以增强理解能力。3、笔记看明白听清楚还不够,还要认真记笔记。上课以看、听为主,笔记为辅。要学会抓住重点记录,一般老师的自学指导,开场白、板书、是重点。有的学生课前准备不足,开头没注意听,再听后话,不知所云。有的认为自学指导、开场白是闲话,不注意听,当听到正题,才知闲话不闲,想记晚了。老师提的要求是重点,如“××段要重点分析理解,××内容了解即可。”老师的课堂总结往往是“画龙点睛”之笔。应记录下来。笔记记在哪?语文课上笔记一般记在书的空白处即可,学完一课后再归纳整理记到笔记本或积累本上,自己整理总结笔记的过程又是一次消化吸收的过程,强化记忆的过程。什么时间记笔记?应充分利用老师讲课的间隙,如重复、停顿、板书时抢记,逐渐培养听记结合的能力。4、积极问、答,锻炼思维课上答问,一种是“内心独白”自问默答;另一种是老师提问时,与同学齐答或举手起立独自答。这是学习的有效方式,回答无论是对,还是错,你总会有收获。积极答问能锻炼自己的思维反应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当然问还包括向老师、同学提出疑问,请老师同学解难答疑。及时解决自己在学习、听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大胆发表自己对问题的见解。

学会积累,多读多写

在你学习的这三年中,要下定决心广泛而深入的阅读,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阅读时,要做到课内课外结合,多读古今中外名家名篇,因为这些均是人类心灵智慧的结晶,能开拓眼界、启迪思维、陶冶情操,现实中,我们许多同学只读书,而不愿写作文,不注意自己感性和理智的锻炼,其情思通常表现出两个缺陷:一是“浅”:情感幼稚化,思维平面化,既无深情,更无深意;一是“窄”:生活面窄,导致了关注的主题窄,既少阅历,又缺大气。要纠正这两个缺陷,使自己的情思“深”、“广”,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同时,必得加上一个字:“写”!“写”可以酝酿和升华情感,“写”可以锻造思想,坚持写日记,这是许多伟大成功者的良好习惯;至少要坚持每周练习写作两次:生活札记一篇,记录所见、所闻,读书心得一篇,记录所思所想。

学会独立思考,学与思结合

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记》也强调:慎思、审问、明辨,就是要谨慎的思考,审慎的发问,,明确的分辨。在语文学习中,要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先要多思:不论哪个学习环节、何种学习任务中,决不盲目接受任何未经自己思考的东西,这样才可保持自主性,提高学习的兴趣,使多读有味,多写有效,积累有益;再求深思:决不浅尝辄止,务求水落石出;后求善思:不钻牛角尖,而是随时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反思,接受老师的点拨、同学的帮助,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思维品质,培养深刻、严密的思维个性。

学会在生活中学语文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学习语文最重迁移。因为“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学习的最终的成功,还在于在生活中能够灵活运用语文求生存、谋发展。为了实现语文学习的良好的正向的迁移,我们在学习中必须:①跳出语文课程学语文。从政治课中学观察思考问题的方法,从历史课中学成功人物的人生经验,从地理课中学各国各洲的风土人情,从数学课中学严密的推理逻辑,从理化课中学细致的观察功夫,从美术音乐课中学艺术鉴赏的规律和经验。②跳出语文课本学语文。从《散文》、《诗刊》中提高语文素养,从《读者》中学人文关怀,从《半月谈》中培养政治敏感,从《探索时代》中学会展开科学幻想。③跳出时空环境学语文。这就是所谓的远程学习、网络学习。举凡“科教频道”的《希望英语杂志》、《百家讲坛》、《开心辞典》、《大家》等栏目,还有大量的语文学习网站,给我们开辟了丰富多采、真正互动的全新的学习形式。

(本文内容由百度知道网友蓝天的L0VE贡献)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