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膑、孙武,是何关系?

如题所述

孙膑是孙武的后代,孙武又叫孙子,效忠于吴国,写了《孙子兵法》。
孙膑效忠于齐国,历经磨难,受黥刑(脸上刻字)、膑刑(挖膝盖骨),写下了《孙膑兵法》。
《孙子兵法》与《孙膑兵法》相比,后者字数更多,内容更详尽,还有生动的案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30

孙膑是孙武的后代。《史记·孙武吴起列传》记载 :“孙武既死,后百余岁有孙膑。膑生阿鄄之间,膑亦孙武之后世子孙也。”

孙武,字长卿,生卒年不详,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人,公元前532年的齐国内乱后,孙武毅然到了南方的吴国,潜心钻研兵法,著成兵法十三篇。公元前512年,经吴国谋臣伍子胥多次推荐,孙武带上他的兵法十篇晋见吴王。

在回答吴王的提问时,孙武议论惊世骇俗,见解独特深邃,引起了一心图霸的吴王深刻共鸣,连声称赞孙武的见解,并以宫女180名让孙武操演阵法,当面试验了孙武的军事才能,于是任命孙武以客卿身份为将军。

公元前506年,吴楚大战开始,孙武指挥吴国军队以三万之师,千里远袭,深入大国,五战五捷,直捣楚都,创造了我国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奇迹,为吴国立下了卓著战功。

孙武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军事家,也是世界著名的军事理论家。

流传至今的《孙子兵法》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兵书,北宋神宗时,被列为《武经七书》之首。全书共分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十三篇,5900余字。


《孙子兵法》揭示了战争的规律,论述了战争论、治军论、制胜论等多方面的法则,具有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被誉为“兵经”、“兵家鼻祖”。

孙膑,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主要活动于齐威王时期。早年曾与庞涓师从鬼谷子习兵法。

庞涓出任魏将后,妒孙膑之才而将其骗至魏,施以膑刑,因有孙膑之称。后逃往齐国,为田忌门客,助田忌赛马获胜,被荐给齐威王。

时威王正图与魏相争,为此广揽贤才,器重孙膑的军事才能,任之为军师。周显王十五年(公元前354),魏惠王因赵攻魏属国卫而命庞涓率军围赵都邯郸。

次年,赵求救于齐,齐出兵8万救赵。孙膑以己初至齐国,尚无威望,且防庞涓警觉,仅以军师身分坐镇指挥。

针对魏强兵在外,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防务空虚,采取"批亢捣虚"、攻其必救的战法,率军先攻平陵,示敌以弱,尔后直奔大梁,逼使庞涓仓促回救,而在其回军必经之途桂陵截击,大败魏军。

二十七年,魏又因韩联络齐、宋,不赴逢泽之会而攻韩,韩求救于齐。齐再度以田肦、孙膑率军救韩,仍以攻其必救之法直扑魏都大梁,待庞涓撤围,即还师回齐。

然魏军欲全歼齐军而紧追不舍,孙膑因势利导,以逐日减灶之法迷惑庞涓,诱其弃主力步兵,仅以轻车锐卒追赶,齐军则以逸待劳,连车为垒,伏于马陵,大败魏军,杀庞涓,掳魏太子申。

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的竹简《孙膑兵法》,反映了孙膑的军事思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31

他们分别是春秋、战国两个时期的人。据考证,孙膑是孙武之后世子孙,《孙子兵法》与《孙膑兵法》之间存在内在的师承关系,前者是后者的依据和基础,后者是对前者的阐述和继承。

田书单传二代至孙武,孙武生驰、明、敌三子,其中孙明生服、膑,也就是说孙膑为孙武之孙。但据最新的民间调查,在山东甄城县红船镇孙老家村,发现有清光绪年间修撰的《孙氏家谱》,后又发现万历年间的《孙膑传影》以及顺治年间的《孙氏族谱》。

其后又在郓城县发现有二种《孙氏族谱》,有康熙本和1951年新本,尤其是1951年本为甄、郓十数个孙氏村庄的合谱,都认为孙武是孙膑的祖父。

拓展资料:

孙武和孙膑历来都称为孙子。

《孙子兵法》十三篇,每篇都冠以“孙子日”三字。这可能是其弟子或后学在整理此书时所加。但由此足以表明,孙武在当时与孔丘一样,被人尊称为“子”。

银雀山汉墓竹简《孙膑兵法》,在上编《擒庞涓》、《见威王》、《威王问》、《陈忌问垒》、《强兵》等篇记叙性的文字中,都把孙胰记为“孙子”;而在其他各篇论述性的文字前,亦都冠以“孙子日”字样。

可见孙膳在战国时代,也和墨翟、孟柯、庄周、苟况一样,被人习惯地尊称为“子”。司马迁撰《史记》“列传”部分时、把孙武、孙膑与吴起合为一传,名《孙子、吴起列传)。

《汉书·艺文志》“兵权谋家”中,记孙武的著作为《吴孙子兵法》,而记孙膑的著作为《齐孙子》。

足见春秋战国问有两个“孙子”的说法,自战国、秦汉以来沿袭已久。为便于区别,《汉志》把主要活动于吴国的孙武,称为“吴孙子”;又把主要活动于齐国的孙膑,称为“齐孙子”。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01-02
孙膑,战国时期齐国人,齐国军事家
孙武,即孙子,春秋时期吴国将军,军事家,著《孙子兵法》
是不同的两个人,但孙膑是孙武的后人。孙膑,战国时期齐国人 孙武,即孙子,春秋时期吴国人著《孙子兵法》
是不同的两个人,但孙膑是孙武的后人。古代人都喜欢和古代名人拉关系,就好像我们现在也喜欢说我的祖上是谁谁一样。其实,有没有关系谁也不知道,没有关系的几率倒是很大的,毕竟人家的子算也不太多,哪能就算我一个呢!
历史上说孙膑是孙武的的几世玄孙,但是古代那么不发达的社会,我就不知道他们是怎么知道的。难道他们的家谱技术就那么厉害?无论社会多么动荡,无论人们怎么迁徙,他们的家谱就都能准确无误的给记录下来?
想想我们现在都不可能,你也别希望古人就比我们厉害多少。所以,我认为,孙武和孙膑其实没有多大的关系。只是他们都姓孙,所以史家把他们落在了一起,并且都是非常著名的军事家。所以,就更认为他们之间有关系了。我觉得古代人是很看重祖先和血统的,你孙膑如果没有一个厉害的祖先,那你的军事才能是怎么来的?一定是你遗传你祖先的,你有这个天赋,所以才那么厉害!于是,姓孙的就和姓孙的联系一起了。
第4个回答  2011-03-04
孙武和孙膑,长久以来人们一直分不清他们到底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汉书.艺文志》中写入了《吴孙子》(即《孙子兵法》)和《齐孙子》(即《孙膑兵法》)。到了《隋书.经籍志》中,《齐孙子》就不被提起了。唐宋以来,人们认为《孙子兵法》是曹操“削其繁剩,笔其精髓”而成书的,甚至有人说历史上根本没有孙武其人,《孙子兵法》就是孙膑所著。如今,当《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两部兵书的竹简在临沂县城南面的银雀山汉墓出土,使失传了近两千年的《孙膑兵法》重见光明,这个千余年来关于孙武和孙膑其人、其书争论未果的问题才得到了澄清。 《孙膑兵法》简本共16篇。第一至第四篇记孙子与齐威王、田忌的问答,确定是孙膑所写。第十六篇《强兵》篇也记述了孙子与齐威王的问答,但可能汉朝人不能确定这篇是否是孙膑本人所写的,所以暂时附在了书末。第五至第十五各篇,篇首都称“孙子曰”,但其文体、风格与《孙子兵法》及其佚篇有着明显的区别,所以,这些篇中的“孙子”可能是代指孙膑,也可以定为孙膑所写。通过《孙膑兵法》,人们还可以证实《史记.孙武吴起列传》有关孙武仕吴、孙膑仕齐,各有兵法传世的记载。《孙子兵法》与《孙膑兵法》同时被发掘出来,使这个长期存在的疑问得到了解决。 因此历史学家研究认定,孙武是吴孙子,孙膑是齐孙子。他们分别是春秋、战国两个时期的人。据考证,孙膑是孙武之后世子孙,《孙子兵法》与《孙膑兵法》之间存在内在的师承关系,前者是后者的依据和基础,后者是对前者的阐述和继承。两者不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一家之言,还合了“孙氏之道”。孙膑在继承孙武思想的基础上,在战略、战术、治军和军事哲学方面都有新的发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