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个历史人物

这星期的作文要求写一个历史人物,要在写作中加入自己对这个人的思考,用第一人称“我”来写
如上,求一位历史人物的详细资料,关于他的一生还有他怎么死的 总之,我需要详细透彻的了解某个历史人物,最好是大家不太熟悉的人
求求各位,这种作文第一次写,所以帮帮忙吧
如果回答的好,可以加分

写王莽吧!下面是我自己写的,你修改下...王莽是西汉末年政坛上的一位风云人物,他斩断刘氏江山长达四百余年的基业,将汉室一分为二,创建了一个十五年的新朝;他以黄帝、虞舜再世自比,试图通过改革巩固自己的王朝,却开创了一个乱世局面。历史上,王莽作为"篡汉"的乱臣贼子,一直是人们口诛笔伐的对象,近代以来,史学家虽也注意到了他的一些积极方面,但他也未能逃脱被批判的恶运,一直到现代,他依然作为一名反面人物,背负着千古骂名。本文试着通过对史料进行重新搜集、整理和解读,展现当时的社会现实,将人物与时代背景结合起来予以考察,剖析人物行为的原因和意图,争取做到以史实为基础,由史而论,史论结合,使读者对该人物进行再认识并从中有所感悟。(一) 阴谋家?伪君子?英雄少年。
(1) 莽独孤贫
文景时期休养生息政策积累下的财富,在经历了武帝时期的辉煌后,到武帝晚期已经消耗殆尽,汉武王朝呈现出了衰落的势头。昭、宣时期虽然出现暂时的中兴局面,但其内部孕育的不可根除的矛盾,终于在其后继者统治下急剧恶化。元、成、哀、平时期,社会政治日趋黑暗,皇帝腐朽、宦官外戚专权、吏治腐败、土地兼并加剧,农民大量破产流亡或沦为奴婢,西汉王朝摇曳在崩溃的边缘。王莽(公元前45—公元23,字巨君)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王莽的姑姑王政君是元帝的皇后,皇后的父亲和兄弟们都在元帝、成帝时期受封侯爵,身居要职,全家共有九个列侯、五个大司马。在那个时期,国家以二十等爵来赏有功者,列侯是最高的一级,只有少数高级官吏和望族宗亲可以享有。列侯有封国,在封区征收地税供其享用,有世袭权;而大司马,在西汉武、昭时期,作为内朝领袖,可领衔在内朝预闻政事,参议决策,其主要任务就是“辅政”,即辅助皇帝行使君权,是地位最高的辅政大臣。到成、哀时期大司马由旧的内朝领袖开始转为外朝首领,成、哀改制后,大司马无论在名义上还是实际中都成为百官之首。王氏家族当时地位之显赫由此可见一斑。但是,同样作为长安城中的望族,王莽的家庭却是另一番景象。由于王莽的父亲早死并没有封侯,加上哥哥的去世,王莽要侍奉母亲和守寡的嫂子,抚养没有父亲的侄儿,家境相当贫寒。看着自己的“堂兄弟们由于生活条件好,整天锦衣玉食,飞鹰走狗,只知玩乐,不思进取。对于这些整天名车宝马在长安城里招摇过市的兄弟们,王莽既厌恶又鄙视。虽然同处长安城,王莽却与他们相隔那样遥远。”【1】人前显贵的愿望深深地埋在了少年王莽的心里……

(2)真儒者——穷则独善其身

“儒家在汉代的发展被称为经学。陆贾、叔孙通、贾谊等汉初儒者迎合专制皇权的需要,不泥于先秦儒学,积极吸取诸子百家思想,以重构儒家思想体系的努力,加以现实社会矛盾迫切需要变“无为”为“有为”的催化,最终形成了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汉代儒家思想体系。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儒学传授出现了一个昌盛局面。儒家的文化典籍——《诗》、《书》、《礼》、《易》、《春秋》相继被立为官学,尊为“五经”。由于通经可以入仕,因此传授经学者日众,讲习经书蔚然成风,从而形成经学。西汉成、哀之际,谶纬流行,谶纬之学是两汉时期在社会上盛行的一种神学迷信思潮。”【2】在那个时代,封建统治者就用服务于自己统治的思想工具——新儒学,愚民治民。人民也以儒家的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作为评价品行的标准,规范自己,评论他人。

品行贤良方正的人,可通过“举孝廉”,入朝做官,这是当时社会士大夫入仕做官的主要途径。可以说西汉社会上上下下,弥漫着儒家思潮,仁义礼智在诸儒的思想中根深蒂固。王莽作为这思潮中的沧海一粟,“受《礼经》,师事沛郡陈参,勤身博学,被服如儒生。”【3】可以说是儒家思想的顶礼膜拜者。虽然说西汉末年统治黑暗,道德败坏,但王莽因自幼受儒家思想的熏陶,所以做到了屈己下人,恭敬俭朴,行为谨严检点。他在社会上结交贤能英明之友,在家中服侍伯父叔父,委婉周到,注意礼节。尤其是在阳朔年间,他的伯父大将军王凤病了,王莽侍候疾病亲自尝药,头发散乱,颜面肮脏,不脱衣服睡觉,接连几个月;王太后的外甥淳于长虽然有些才能,但生活不检点,与被废许皇后的姐姐私通并纳为妾,还跟许皇后有点瓜葛,王莽搜集了他的罪过,通过大司马王根上报皇上,使其伏法受诛,当时有很多人都夸赞王莽忠直。

白居易曾作诗说,“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4】,白居易认为如果从整个历史去衡量、去判断,由于王莽后来篡汉,所以他之前的种种都是阴谋,他不是谦恭的君子,而是篡汉的小人。历史上有很多人持这种观点批判他是“阴谋家”、“伪君子”。可是我认为在那样一个骄奢淫逸的黑暗时代,王莽自幼谦逊有礼,勤身博学,坚持原则,是跟他贫寒的家庭,以及儒家克己复礼的熏染分不开的……他谨慎小心,官阶职位越尊贵,态度作风越谦恭;他分散车马衣服,施舍接济宾客,家里从来不留多余的;他妻子的衣裙没有能拖到地上,由于系的是布围裙,还被人误认为是奴婢;他驾着车带着酒肉,去向他的老师慰问赠送礼物等等,他的这些行为完全符合春秋时期的君子、两汉时期的儒者的作为。他一直在用儒家的道德标尺来衡量自己、支配自己。所以说,他的这些行为并不是因为谋略所致,完全是思想使然。正是由于他在道德方面一直不懈追求,自己的伯父叔父以及当权大人物才会极力推荐他、社会上大量知名人士才会宣扬称赞他,以至后来皇帝将他提拔为大司马辅佐朝政。如果说他年纪轻轻就开始谋划着自己的“篡政”人生,并时刻提防他人、在他人面前极尽伪装,我觉得并不足以为信,我也不认为一个虚伪狡诈的人,能得到那么多社会名流的肯定,那么多贫民百姓的拥戴。我觉得是因为他折节恭俭,独善其身,最终才得以获得大司马的职位。打动人心的是他高尚的品行,是他不为别人所承认的真诚。

(二) 王莽篡政,残虐天下?壮志难酬。
(1)真儒者——达则兼济天下

“内心一直在与别人做比较,小时候与同族的兄弟们比,当了官与同僚们比,当了大官又要与前辈们比。虽然史书记载不多,但我们可以推断王莽在小的时候受到的冷遇一定在王莽的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创伤。这种创伤推着王莽像这样不断地比下去,最后就变成了与皇帝比,与刘姓政权比。”【5】

汉元帝时,豪强兼并更为严重,宗法家族势力恶性膨胀,成帝荒淫奢侈,耽于声色犬马,宦官外戚弄权专朝。吏治腐败,选举不实,监察制度废乱,各级官员渎职怠工,贪污成风,哀帝时,贫困潦倒的农民被逼无奈,反抗日趋激烈。自幼没有享受过贵族生活的王莽,深切的感受到了当时那些贵族们的骄横,和长安百姓的疾苦。道德沦丧的黑暗现实,与他从小所读的圣贤书中倡导的人人为公、天下大同的理想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些无疑在王莽的心中激起了千层浪。作为一个有正义感、有公德心,从小饱读诗书的年轻有为的大司马,改变时局、拯救苍生,在他的心中埋下了渴望的种子。孔子曾讲,“不患寡而患不均”,孟子曾说,“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孔孟一直保存着土地改革的理想,于是土地改革也就成了信徒王莽的理想。他知道,真正的君子就应该“齐家、治国、平天下”。可以说这个道德堪称楷模的人,最初的出发点是好的,他想要有人建立一个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富强昌盛、长治久安的大一统王朝。显然,西汉末代的几位皇帝都不是,作为王氏望族的一员,作为位高权重的大司马,作为声望日隆、受众人拥戴的辅政大臣,“所谓欲壑难填,当权力欲望已经膨胀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时,就会产生爆炸性的后果。”【6】王莽想,如果他们都不是,那就应该是我。

(2)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有了雄心壮志,王莽便开始了自己事业的征途。

首先,他不惜两次逼死自己的儿子,可谓大义灭亲。第一次:他刚刚担任大司马,辅政才一年多,汉成帝就去世了。然后汉哀帝继位,哀帝的祖母傅太后、母亲丁姬由此得势,王莽得罪二人后隐居新都侯国。其间曾有人弹劾王莽,请皇上免除他的爵位和封地,皇上碍于他是太皇太后的侄子所以未采纳。就在失势的这段时间,“莽杜门自守,其中子获杀奴,莽切责获,令自杀。”【7】当时奴婢的地位是很低贱的,主子杀死奴婢是很平常的事,可父亲为此逼死自己的儿子就不平常了。他的正义和高尚一下子炸开了锅,留在封国三年,官吏和平民替王莽申辩冤枉的以百计,都觉得这样高尚的人不应隐居,应该做大官为百姓造福。“元寿元年,日食,贤良周护、宋崇等对策深颂莽功德,上于是征莽。”【8】由此可见,他逼死自己的儿子有部分道德因素,但更多的是想要明哲保身。儿子的一条命,最终换来了他的美名远扬、官复原职。第二次:王莽被赐为安国公后,想要专权,上书王太后,使太后派遣甄丰捧着印信,就地册封平帝的母亲,并赏赐平帝的舅父卫宝爵位,使他们留在中山国,不准迁至首都。王莽的儿子王宇反对父亲隔离卫家,怕平帝长大后怨恨。于是私下派人和卫宝等人通信,让平帝的母亲上报告请求进入首都。王莽不答应。王宇和吴章、吕宽商议决定制造怪异使王莽害怕,并迫使王莽将政权交给卫家。于是王宇让吕宽在夜晚拿血涂洒王莽的住宅,结果守门的小吏发觉了这件事,王莽气愤地捉拿了王宇并送进监狱,王宇后来服毒药死了。王莽借这个事件,诛灭了卫家,并彻底追究吕宽案件,牵连地方上一向抨击自己的豪强,逼迫他们都自杀了。在通往专权的道路上,他又一次牺牲了自己儿子的生命。他还写了八篇文章来批判儿子的不忠、不孝,用来告诫子孙。吏员们把他们登记在官府档案中,并比作《孝经》看待。为了权势快走火入魔的王莽,其封建守旧、顽固不化的本质在处死儿子这件事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然后就发生了“四月丁未,莽女立为皇后,大赦天下。”【9】王莽让自己的女儿成为皇后,利用她巩固自己的权利和地位,在通往专权的道路上,他逐渐变得不择手段。

“莽将即真,先奉诸符瑞以白太后,太后大惊。…怒骂之曰…乘便利时夺取其国,不复顾恩义。…”【10】王莽背弃了自己的姑姑,从历经汉朝四世、为天下母的孝元皇后手中夺得了传国玉玺。一直以来,对于这位曾经可以左右他的人生的姑姑,王莽可以说是使尽了浑身解数,他知道王太后厌弃政事,便不断用空名声博得太后的欢心,以求独揽大权,还用各种手段拉拢太后的随从宦官,并屡次将王昭君的女儿召入宫中,服侍太后,极尽眩惑和谄媚之能事,最后终于如愿以偿。

(3)玩弄权术,“蟒断两汉”

一方面,王莽的运气实在不错。哀帝死后,厌恶他的傅太后、丁姬也先后去世,强大的绊脚石就这样自行消失了。平帝即位,王莽的姑姑王政君作为太皇太后再次临朝,王莽以王氏家族最优秀的子弟身份,带着“道德完人”的光环得以重新步入仕途。另一方面,王莽也在通过自身的努力,向着既定目标一步步前进:“王莽屡次捐钱献地,笼络民心;奏请增加大臣的俸禄、爵秩,提议兴建明堂、辟雍和灵台,给学员建筑宿舍,扩充京师的太学,声望日隆;用重金招引收买匈奴、黄支、羌人和东边海外国家,宣扬他的恩德,粉饰太平;极力诛除异己,拔擢亲信,树立党羽,笼络儒生,各地上书颂扬王莽功德者,以及献祥瑞、呈符命者,络绎于途。”【11】

“梓潼人哀章学问长安,素无行,好为大言,见莽居摄,即作铜匮,为两检,署其一曰“天帝行玺金匮图”,其一署曰,“赤帝玺某传予黄帝金策书”。【12】

怎样才能稳定地主阶级的统治,在西汉末年形成了“再受命”和“易姓改命”两种社会思潮。【13】,后者为王莽代汉创造了一个舆论上的思想准备。王莽于是通过和平的手段,兵不血刃,成功地实现了政变。公元8年,王莽自立为帝,改国号曰“新”,都长安。

(3) 真儒者——托古改制

自己经过不懈的努力,再加上“上天的垂青”,终于登上了帝王的宝座。此时王莽的心中大有一扫汉室晦气改革弊政的决心和勇气,自己的政治抱负终于有机会付诸实践,王莽的心中可谓波涛澎湃。接下来,革故创新便成为王莽当务之急。他对自己所推行的每一项改革,都附上了圣经贤传上的说教,虽然不全是复古,但至少也是一场托古改制。

“一、“王田私属”制度

王莽也认识到土地问题和奴婢问题是西汉末年社会问题的要害。他在始建国元年下令,更名天下田为“王田”,奴婢为“私属”,都严禁买卖。地主、官僚和工商主当时违禁继续买卖土地和奴婢以致获罪的不可胜数,于是纷起反对。王莽只得在始建国四年宣布买卖土地和奴婢不再治罪,承认了这项改革的失败。

二、五均六莞

“五均六莞”即“五均赊贷”和“六莞”的制度。王莽曾经试图通过这一形式,改善对工商业和财政的管理。“五均六莞”,就是对6种经济活动实行管制,包括对盐、铁、酒实行专卖,政府铸钱,名山大泽产品收税以及五均赊贷即政府对城市工商业经营和市场物价进行管制并办理官营贷款业务等。事实证明王莽时代推行的“五均赊贷”制度不仅限于“盐铁钱布帛”,可能也曾试图涉及“马牛”“及诸万物”。新朝政府宣称希望通过类似的经济管理方式,限制商人对农民的残酷盘剥,制止高利贷者非法牟取暴利的行为,以完备国家的经济制度,调整社会的经济关系。耐人寻味的是,“五均”政策,本来是以汉武帝“平准法”为基点制定的,而“六莞”中,盐、铁专卖和政府铸钱也都是承袭汉武旧制,酒的专卖,汉武帝时代也曾经实行,但是新法的宣布,并不对汉武帝时代制度的利弊与成败进行总结和说明,却只是以古制相标榜。“五均六莞”法实行了十多年,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收效。到王莽地皇二年,和他一系列失败的政策一样,也准备正式废除。

三、分州定域”

新朝所试图进行的政治文化区与经济文化区的重新划分,却在一定意义上体现出文化地理观的历史进步。”【14】

“四、币制改革

四次改币活动,引起了经济混乱,史称“农商失业,食货俱废”,从而加速了新朝财政的崩溃和人民的破产。他滥行五家连坐的盗铸法,犯者没为官奴婢,罚作苦役,以十万数,进而增加了汉末以来奴婢问题的严重性。

五、更改官名与地名。王莽对地名的改易更为频繁,有的均线后改变五次名称,最后又叫原名。”【15】

(4)出师未捷身先死

王莽最大的悲哀,就是他的改制失败了,而且很失败,不仅没有缓解西汉末年的危机,反而激化了矛盾,造成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混乱,开启了一个乱世局面。如果他当时能以稳定为宗旨,力挽狂澜,发展经济促进民生,使国家富强了安定了,再整肃吏治,再进行改制,再谋求民族的大一统,我估计他就不会赢得这个“篡汉逆贼,残虐天下”的千古骂名,而是作为一个开创一代盛世的明君,最起码也是个辉煌的奠基者,以一个伟大的救世主示众。可惜,时代局限了他、他自己也局限了自己,最终壮志难酬,以惨败退出了历史舞台,徒留无穷骂名。

其实王莽改制所产生的影响有好有坏,比如说王田制体现了儒家均平的社会理想,启发了后世的均田制,但将全国土地收归国有,并按井田制重新分配,违背了当时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规律;解决奴婢问题的措施虽然没有行通,但揭露奴婢的悲惨境遇,却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显现了人权的光辉;再比如说,五均六筦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建立城市经济秩序,但负责推行五均六筦的人员,大多是富商巨贾,他们与郡县官吏勾结,上下齐手,牟取私利,不但没给人民带来好处,反而增加了许多不便和痛苦;币制改革以小易大,以轻换重,恢复已被淘汰的原始货币,徒增货币流通的障碍,造成经济混乱、商业凋零、民不聊生,但货币多采用悬针篆的字体,制作十分精美,他所发行的一系列钱币却是古钱史上的精品…

导致王莽改制失败的原因也多种多样…可以说王莽改制的初衷是好的,他意识到土地和奴婢问题、同情苦难的下层民众、想要打击贵族官僚和豪强地主,这些都值得我们肯定。但是在社会的治理和社会的结构出现了失衡的状况下,他的改制事实上是没有强权支撑的社会改良。王莽所表现出的书生气,也不能够与汉代的社会相适应,他的改革不切合实际,虽然图景很美,却难以实现。加之王莽“性躁扰,不能无为”,好逞威风,博求虚名,轻于改作,但又对改制中遇到的困难估计不足,致使许多措施半途而废,或者仅限于法令条文的颁布。而且他还刚愎自用,所用非人。这些历史必然的因素加上他自身性格特质,使得他的托古改制不仅没能缓和社会矛盾,反而加深了人民的苦难,甚至出现人吃人的现象,促使农民起义和西汉宗室旧臣反对新朝的斗争不断发生。

在王莽行将灭亡的时候,他还干了件被历来史学家嘲笑的荒唐大事。王莽在没有任何平息起义军对策的情况下,非常忧虑。崔发谏言说:“《周礼》和《春秋左氏传》说,国家有了大灾难,就哭起来去厌胜它。所以《易经》说‘首先放声大哭,然后笑’。我们可以长吁短叹祷告上天祈求救助。”王莽自己知道失败了,便率领大批臣子到南郊,陈述他承受符命的首尾经过,仰天说道:“上天既然降命把国家政权交给我王莽,为什么不消灭那些盗贼?假使我王莽不对,希望您降下霹雷打死我王莽!”于是捶胸大哭,哭不出声来了,伏着叩头。又写了一篇告天的策书,陈述自己的功劳,有一千多字。众儒生和老百姓每天早晚会集起来哭,王莽还派人给他们准备了稀饭,哭得非常悲哀和能够背诵策文的,就任命他们做郎官,结果有五千多人。到了这种地步,王莽还相信可以用哭来自救,还天真的把自己的命运交给老天,把自己的希冀交给老天,可见这时的他已经被封建迷信彻底地腐蚀掉了…更始元年(公元23),王莽政权终于在起义农民的打击下彻底崩溃。王莽的大业最终没有完成,但他由于自己改制失败而带给百姓的苦难,终于暂时告一段落。

综上所述,王莽自幼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坚持尊儒复礼,本人也折节恭俭,从外戚王氏的贫家一直做到新朝皇帝,具有一定的素质、权谋和能力,城府颇深。他既尊崇三纲五常,笃信鬼神、符命,又敢于革故创新,想要借助上古的圣人制度推行改革,实现建立一个儒家倡导的大同王国的政治理想。他并不是什么阴谋家,伪君子,也没有想要残虐天下,他是一个“初期社会主义者”,但囿于时代的限制,外加他个人性格、用人不当等多种原因,以致他改制失败,可以说他是一个封建迷信的信徒,一个失败了的理想主义改革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2-26
写郭嘉吧。
他是曹操最喜爱也是最得力的谋士, 堪称曹营第一谋臣。郭嘉去世那年诸葛亮出山,众所周知, 诸葛亮一出山, 刘备就时来运转, 从寄人篱下的狼狈状态开始走向成功, 最终建立了一方基业。与之相反, 曹操集团却因为一个人的早逝而开始走下坡路, 并最终导致曹操统一中国的理想没能实现。郭嘉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只可惜郭嘉英年早逝, 否则, 他在历史的天空中所留下的光环绝对可与诸葛亮相媲美。 郭嘉在曹操集团中的重要地位是无人可以替代的, 甚至可以将曹操的戎马生涯按郭嘉之死分为前后两部分。生前郭嘉帮助曹操统一了北方:在曹操先后剿灭吕布、袁绍及其余部的战斗中,郭嘉居功至伟。郭嘉死后, 曹操除在西北与马腾、韩遂等草寇型军阀的战争中取得一些战绩外,基本上处于停滞不前的境地。208年赤壁之战后,更留下一个天下三分的无奈结局。对此曹操本人亦深有体会,不然他不会在赤壁战败后的退却路上,发出这样一声孤猿泣血般的哀叹:“郭奉孝(郭嘉)在,不使孤至此。” 由此足以体现郭嘉对曹操的重要性。 毛主席曾对此人大为赞赏, 称赞他“ 才识超群, 足智多谋, 出谋划策, 功绩卓著。” 当今学者、作家以及三国人物的粉丝等时常会把诸葛亮和郭嘉放在一起作比较,如果郭嘉没有英年早逝,天下会不会三分也不一定,诸葛亮也许就没那么顺风顺水了。但是三国时期这两位谋臣没有交上手是一件憾事,对后世的我们也是一个无尽的想象..
后多人一说三国首先想到的必然是诸葛亮,想写出新意是比较难的。但是郭嘉作为三国时期比较有特点的谋士还是有很多侧重点可描述的,而在与诸葛亮这位众所周知的谋士相比,也是一个亮点,可以结合历史资料陈述自己的观点,让人印象深刻。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2669.htm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2-27
写郭嘉的话还可以加一点:郭嘉在临死前还出了一个计策,帮助曹操平定乌桓
还可以写写张居正
张居正出生于1525年,是明朝末年最优秀的宰相。他从小就聪明过人,他18岁就顺利通过乡试,当上了举人。他还是两位皇帝:嘉靖、万历的老师。他入朝时,是明朝的奸相严嵩当政,张居正的老师徐阶极为反对严嵩,而刚刚入朝的张居正有不得不巴结严嵩,张居正面临着向左走,向右走的问题。但张居正走了中间,他既不与严嵩为敌,又没有违背老师,他表面上与严嵩搞好关系,下来又支持徐阶反对严嵩。我们在生活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选择性问题,其实人生道路上有很多这样的岔路口,我们必须做出选择,当你实在是没有办法妥协时,我们不如走中间,谁也不得罪,也许这样的选择会比坚持走其中一条路要好得多。
当张居正当上宰相后,他坚持改革,推行“一条鞭”法,使得税收统一收钱不收物,节省了很多土地,更实行考成法,其具体实施方法类似于今天的考勤。张居正在整顿吏治、厉行节约的过程中,不仅自己廉洁奉公,而且对家属也严格要求。儿子回江陵应试,他吩咐儿子自己雇车;父亲生日,他吩咐仆人带着寿礼,骑驴回里祝寿。不动用一点公款,不以权谋私,这样的为人处世在那个年代是很少有的。而今天的有些人,为了满座自己的一些欲望,擅用公款,以权谋私,看起来仪表堂堂,实际的道德良知早已抛之脑后!
张居正为了大明王朝付出了很多的心血。他与他的父亲19年未见一次面,当改革进行到关键时期,他父亲突然死了。按照祖制,朝廷官员的父母过世,必须回到祖籍守制二十七个月,到期后可以回朝为官。但张居正断然拒绝了!这就是他的伟大之处,为了国家的繁荣,为了百姓的利益,他放弃了!他放弃了与他的父亲见最后一面。他强忍着悲痛,继续留在朝廷、继续坚持改革、继续为大明朝拼尽自己的所有力量!我们无法感受他内心深处的孤独,但至少我们能体会到他的激情,他那一种为国家奉献的激情,当今世上,谁有?!
过了不久,张居正操劳过度病死了,但死后不久皇帝就下令抄家,并削尽其宫秩,迫夺生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家属饿死的饿死,流放的流放,一代能相之家落得如此可悲的下场。 我们不得不感叹张居正的伟大,同时也为万历皇帝的行为感到可耻。世间再无张居正,今天的我们更应该学习的是张居正的爱国之心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处理事情要顾及大局,不要因为自己的小事,去放弃大家的大事。
以上内容都是自己写的,可供参考。鄙人认为大家应该都不太熟悉张居正吧
第3个回答  2011-02-27
你可以写林则徐 大家都知道他虎门硝烟但是不知道他被发配到伊犁的途中为沿途老百姓治理水灾问题 发明了林公渠 改进了坎儿井 流放出了生命的精彩
第4个回答  2011-02-27
可以写隆美尔元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