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序》中王羲之“不能喻之于怀”的理由

如题所述

《兰亭序》中王羲之“不能喻之于怀”的理由: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

【原文】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jiē)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译文】
每当我看到前人发生感慨的原由,如果碰到和我想法一样的,(我)总是面对着(他们的)文章而嗟叹感伤,心里又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我)本来就知道,把生和死同等看待是荒谬的,把长寿和短命同等看待是妄造的。后人看待今天,也像今人看待以前一样,真是可悲啊!因此我—一记下当时与会的人,录下他们作的诗。纵使时代变了,世事不同了,人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后世的读者也将有感于这次集会的诗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7
  1、王羲之“不能喻之于怀”原因是: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意思是“每当看到前人所发感慨的原因,其缘由像一张符契那样相和,总难免要在读前人文章时叹息哀伤”。
  2、原文简介
  《兰亭集序》又名《兰亭序》。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位军政高官,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兰亭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对于生死无常的感慨。
  3、作品简析
  这篇序言疏朗简净而韵味深长,突出地代表了王羲之的散文风格。且其造语玲珑剔透,琅琅上口。是古代骈文的精品。《兰亭集序》在骈文的几个方面都有所长。在句法上,对仗整齐,句意排比,如“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仰观宇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两两相对,音韵和谐,无斧凿之痕,语言清新、朴素自然。属于议论部分的文字也非常简沽,富有表现力,在用典上也只用“齐彭殇”和“修楔事”这样浅显易储的典故,这样朴素的行文与东晋对代雕章琢句,华而不实的文风形成鲜明对照。
第2个回答  2011-03-02
喻”为动词“说明”;“于怀”介宾短语作为后置了的状语。

心里的意思能清楚地说明(表达)

次句出自王羲之《兰亭集序》原文: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翻译:每当我看到前人发生感慨的原由,(跟我所感慨的)如同符契那样相合,没有不面对着(他们的)文章而嗟叹感伤的,在心里(又)不能清楚地说明。
讲解:“合契”:古代的契分为两半,各执其一,相合为信。“喻”为动词“说明”;“于怀”介宾短语作为后置了的状语。
鉴赏:此为阅读之真境界!
第3个回答  2011-03-04
文采有限,不能把自己的感怀,用文字表达出来,或者说文字本来即是障碍,说了出来,反倒不真切了,这也许就是古人云"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真实写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