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训(⊙_⊙)?

曾国藩家训是什么?它如何在当今高中生身上践行?谢谢,多点字,我们要写论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2-03
摘要:清末重臣曾国藩的家训思想对当今家庭教育颇具借鉴价值。但由于曾国藩的家训是以家书而非专著的形式出现,思想相当零散,这直接导致了当今学界对其研究的欠深入。曾国藩家书从读书、做人、理家三大方面体现了曾氏家训思想。首先,曾国藩注意教导子弟读书,认为读书的目的是学习圣贤做人的道理,而不是为了应举。必须讲究方法。其次,他认为人人皆可成为圣贤,一个人对家人要孝悌,对世人要谦逊。最后,曾国藩注重理家。认为一个家庭要兴旺,家人必须勤劳、节俭、和睦。
  中图分类号:K252;G7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474(2007)06-0132-07
  
  在我国家训史上,曾国藩是以著家书而闻名,他一生写了几百封具有家训性质的家书,使我国的家训第一次摆脱了自《颜氏家训》以来处于专著附庸地位的局面而走向独立,其影响不可低估。不过,由于曾氏的家训是以家书而非专著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故其思想相当零散,难作比较全面的概括。因此,当今学界对曾氏家训的研究尚有许多欠缺,有鉴于此,笔者近来专门对曾国藩家书进行了研究,拟对其中比较重要且对当今家庭教育颇具借鉴价值的读书、做人、理家等三个方面的内容试作探究,以期有补于万一。
  
  一、关于读书
  
  曾国藩一生对读书、作文十分讲究,故其在家书中经常叮嘱子弟们读书。纵观曾氏家书中有关读书的教诫,千言万语,大抵不离为什么要读书即读书的目的和怎样读即读书的方法这么两个问题。故下面就从这两个方面着手来探讨曾氏关于读书的思想。
  
  (一)读书的目的
  在我国古代的家训中,自颜之推明确提出“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的命题之后,关于为什么要读书的问题即成为古人讨论的焦点。其中虽不乏如韩愈的《符读书城南》、元稹的《诲侄等书》劝诫子侄读书以求宦达的例子,但绝大多数家训认为读书“全为明道理,做好人”。尤以曾国藩家书中的这种思想最集中、最鲜明。
  曾国藩在教诫子弟们读书时曾明确地说:“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讲求乎诚正修齐之道,以图无忝所生;一者修业之事,操习乎记诵词章之术,以图自卫其身”。他认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因为“此二者由我作主,得尺则我之尺也,得寸则我之寸也。今日进一分德,便算积了一升谷;明日修一分业,又算余了一文钱。德业并进,则家私日起”。基于上述认识,故曾氏在家书中始终告诫子弟们读书应一意于“进德”、“修业”二事,其中尤强调“进德”之事。他的六弟在一次考试中不得意便怨天尤人,自叹“数奇”,曾国藩便批评他道:“然屈于小试辄发牢骚,吾窃笑其志之小,而所忧之不大也。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故其忧也,以不如舜不如周公为忧也。以德不修学不讲为忧也。……若夫一身之屈伸,一家之饥饱,世俗之荣辱得失、贵贱毁誉,君子固不暇忧及此也。六弟屈于小试,自称数奇,余窃笑其忧之不大也。”接着曾氏进一步指出:“盖人不读书则已,亦即自名曰读书人,则必从事于‘大学’。‘大学’之纲领有三:明德、新民、止至善,皆我分内事也。若读书不能体贴到身上去,谓此三项与我身毫不相涉,则读书何用?虽使能文能诗,博雅自诩,亦只算得识字之牧猪奴耳!岂得谓之明理有用之人乎?朝廷以制艺取士,亦谓其能代圣贤立言,必能明圣贤之理,行圣贤之行,可以居官莅民、整躬率物也。若以明德、新民为分外事,则虽能文能诗,而于修己治人之道实茫然不讲,朝廷用此等人做官,与用牧猪奴做官何以异哉?然则既自名为读书人,则‘大学’之纲领,皆己身切要之事明矣。”很显然,在曾国藩的心目中,读书是为了学习圣贤道理从而做有才有德之人。他的这种思想在那些劝诫子弟们不要专意于应付科举考试的言论中表现得更真切、充分。
  在古代,既然读书,则不可能不参加科举考试,就像今人读书要参加高考一样,此实时势之必然,无可厚非。因此,曾国藩在这个问题上也很现实,他说:“世家子弟既为秀才,断无不应科场之理”,但同时他又强调:“既入科场,恐诗文为同人内外帘所笑,断不可不切实用功。”可见,曾国藩之于举业,是强调真才实学的,这显然与其读书在于“进德”、“修业”的思想一脉相承。正因如此,曾氏极力反对那种读书只在意功名富贵而于德业一切不讲的举业观,这从另一角度凸现了曾国藩在读书的动机认识上高于常人。他对那些“役役于考卷截搭小题之中,将来时过而业仍不精”的举子深为惋惜,因此告诫子弟们“此中误人终身多矣”,只要德高、业精,“则等闲之举人、进士又不足论矣”,“即使终不入泮,尚不至于饥饿,奈何亦以考卷误终身也?”因此,当得知儿子纪泽无意于功名时,他不但不生气,反而鼓励道:“尔既无志于科名禄位。但能多读古书,时时吟诗作字,以陶写性情,则一生受用不尽”;同时劝功名心极强的六弟“万不可徒看墨卷,汩没性灵”。他时时告诫子弟,人生在世应有德有业,“不在科名之有无”,因此,读书“切不可时时为科第仕宦起见。若不能看透此层道理,则虽巍科显宦,终算不得祖父之贤肖,我家之功臣”。他十分鄙弃那种读书仅为当官发财的读书人,因此告诫儿子纪鸿说:“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对澄、沅二弟也说:“吾不望代代得富贵,但愿代代有秀才。秀才者,读书之种子也,世家之招牌也,礼义之旗帜也。谆嘱瑞侄从此奋勉加功,为人与为学并进”。
第2个回答  2013-12-03
诲弟篇
  一 读书作文类
 业精之法在于专
  读书宜专一耐久
  学诗宜先学一体
  读书应有恒心
  学诗不可读选本
  读书贵在有常
  教子侄读书不要蛮读蛮记蛮温
  教子侄读书首应教之以自省自立
  读书须从容涵泳
  读书不可有好名之心
  教子侄辈须勤读经史
  子侄辈读书事不可疏忽
  为文宜专从“简当”二字着力
  学习贵在有恒
  应拼命用力于奏议文章
  不要把文章看得太重
  二 修身处世类
  明修己治人之道才叫读书
  进德修业二者不可或缺
  大官之家不应讼涉公庭
  不贪财不失信不白是为处世为人之本
  不应存当官发财之私念
  迁善改过与修德读书最可靠
  须用志于道义身心之学
力戒牢骚
  不可倚势骄人
  不可与闻外间事
  对绅士贵在奖之以好言
  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不可缺
  无恒则一事无成
  一心应向平实处努力
  与人交往应酬须讲究礼节
  力戒长傲多言
  勤奋以图自立
  以“平和”二字互勉
  趁人生适意之时做出一个局面
  天下无完全无间之人才
  戒傲惰
  再戒傲惰
  戒骄满
  开口议人短长即是极骄极傲之表现
  以“廉、谦、劳”i字自惕
  劝弟爱惜声名
  要重视外间指摘和批评
  互相劝诫以保善终
  善待本县父母官
  存倔强以励志
  重在有豁达光明之识
  凡事非气不举非刚不济
  “强”字须从“明”字做出不可屈挠
  应听得进逆耳之言
  从“畏慎”二字痛下工夫
  一定要谦让相诫
  应视富贵功名为浮荣
  兄弟唯有互劝互勉互恭维而已
  不宜轻易出头露面
  只能畏天知命而不能怨天尤人
  切莫干预公事
  有福不享尽,有势不使尽
  存其倔强,去其忿激
  男儿自立须有倔强之气
  功成身退
  用人不率冗.存心不自满
  求强当在自修处着力
  应有打脱牙和血吞的坚韧之气
  能屈能伸的秘诀在于一个“悔”字
  居安应思危
  应从挫折处磨炼意志
  应牢记“悔”字“硬”字诀
  三 从政治军类
  不宜涉足军政
  凡事当量而后入
  治军应注意“根株”、“柱梁”
  吏才应更优于将才
  治军以爱民为第一义
  治军应以“勤”字为主
  应以“勤”字报君恩,以“爱民”二字报双亲
  制胜之道在人不在器
  紧紧依靠自己的力量
  蓄不竭之气,留有余之力
  用兵应以全军为上
  应多用活兵轻兵
  为官不可得罪绅士
  四 谨守家风类
  “孝友”二字可使家势经久不衰
  应学会收拾条理
  应以“勤敬”二字为法
  严教子侄勤敬和
  教子侄应以习劳苦为第一要义
  教子侄当引入正大一路
  联姻不必富室名门
  蔬竹鱼猪四事须时时讲究
  对子侄辈应教之以礼
  和气致祥.乖气致戾
  家运之兴在于和睦、孝道、勤俭
  居屋莫太宏丽
  力戒太劳、唢呐、多酒三事
  家教八字诀
  不可日趋奢华
  切莫买田起屋
  应教子侄以勤谦自任
  不要信医药、僧巫、地仙
  谨守人生八本
  孝勤恕可致家势祥和
  切记礼厚不如情真
  戒用人太滥.用财太侈
  不培坟墓,不谋田庐
  生日不可宴客称庆
  早婚不利读书
  切戒家中过于奢华
  力戒骄奢,以勤俭为本
  应时时在“俭”字上用功
  恪守祖训
  家中应以勤俭为主
  勿忘耕读之家风
  订八好六恼之家规
  不能忘却寒士风味
  应以“耕读”二字为长久之计
  以勤俭自持,以忠恕教子
  须力行节俭
  五 善养身心类
  毋恼毋怒以养肝疾
  要善于保养身心
  治病应以自养自医为主
  养生以少恼怒为本
  告养生五事
  养老不在服补药
  养生与力学缺一不可
  谕儿篇
  一 读书作文类
  切不可浪掷光阴
  读《汉书》之道
  坚持看、读、写、作“四法”
  读书须做到“虚心涵泳”和“切己体察”
  学诗须讲究声调,学字须讲求墨色
  读书应注意广泛涉猎
  治经、作赋、练字均须讲究
  读《文选》以医“笔下枯涩之弊”
  学做高邮王氏那样的学问大家
  写字作文宜模仿古人问架
  学书法须从赵法入门
  看书不可不加选择
  作文要分类手抄词藻
  读书务必求个明白
  学书须窥寻四大家门径
  心常用则活,不用则窒
  每月必须完成“三课”
  作文须效法古人之“珠圆玉润”
  不可积钱买田而应努力读书
  文章贵在行气
  作诗文宜从短处痛下工夫
  对《左传》释经之答疑
  写篆字不能无帖意
  看、读、写、作应逐日无问
  目录分类很有学问
  宜对古人诗集悉心研究
  行之以恒就会有持续不断的进步
  读书可以变化人的气质
  学作文应循序渐进
  学诗可以陶冶情操
  行气为文章第一义
  钻研小学宜先知其源流优长
  学诗宜取韩愈奇崛之气
  以精确之训诂作古茂之文章
  绝好文字必突出一长
  少年文字贵在气象峥嵘
  阅书贵在有恒
  练书法贵在困知勉行工夫
  学字当学颜柳秀雄之气
  宜从古文上用工夫
  作文须讲究支撑之意
  作文以思路宏开为必发之品
  诗文若非迥绝群伦不足以当大家之目
  作诗文应具备情韵趣味
  读书应具有广大气度
  学习须注意一张一弛
  须在五十岁以前将应看之书看完
  务必以好学为第一义
  二 修身处世类
  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
  宜力戒“骄、奢”二字
  做人的道理重在“敬”、“恕”二字
  当思雪我“三耻”
  处世为人理应与人为善
  与长辈常存休戚一体之念
  一定要经风霜磨炼
  早起、有恒、稳重三者皆最要之务
  “勤敬”二字断不可忽视
  举止要庄重说话要谨慎
  宜常记“劳谦”二字
  应牢记“八本三致祥”
  “劳”字“俭”字是最好的安身之法
  早起和种蔬之家类多兴旺
  居家惟崇俭可以长久
  世家子弟不宜多积钱多制衣
  要成大器须谨守俭朴
  闺女理应孝顺翁姑敬事丈夫
  勿忘先世之勤俭
  处世须以“谦谨”二字为主
  在省城应以“谦敬”二字为主
  应以“勤俭”二字自惕
  家眷不能住在风俗华靡的城市
  悉心体会勤、俭、刚、明、忠、恕、谦、浑八德
  家运兴衰与穷通决定于勤惰
  不宜居大位享大名
  诫富贵之家不可敬远亲而慢近邻
  势利机巧之心,与猎取清廉虚名均不可取
  修身应以不忮不求为重
  有国有家之兴皆由克勤克俭所致
  孝友为家庭之祥瑞
  每日以慎独、主敬、求仁、习劳四课相勉励
  应以好学与节俭为立身持家之本
  三 谨守家风类
  办丧本不可铺张
  治家八事缺一不可
  临危遗嘱:一意读书、勤俭治家
  门第鼎盛而规模礼节愈要认真讲求
  莳蔬、晒菜是家世兴盛之象
  用财太奢最可耻
  对儿女不要看得过于娇贵
  居家须限定日常用费
  孝友二字须切实讲求
  四 善养身心类
  体弱不宜随便服药
  多食蔬有利于节俭和养生之道
  养生之道在于戒恼怒知节啬
  惩忿窒欲为养生要诀
  养生之道在顺其自然
  生病不宜乱投医乱服药
  常行辛劳有助于保养身心
  养身之法不在服药
第3个回答  2013-12-03
曾国藩家训是吗?为什么不要李鸿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