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人过年的习俗

如题所述

1、守岁

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

2、吃年夜饭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

3、忌讳吵架和说一切不吉利的字眼。

忌讳吵架和说一切不吉利的字眼,甚至连平日里常说的话这时也得改一改,蒜谐音“散”,叫蒜是“义和菜”;醋谐音“促”,有短促之嫌,直接叫醋为“忌讳”。

4、吃饺子

上半夜,一家人齐动手包饺子。以包成元宝形状为好,盼望招财进宝之意。一般是在半夜12点前煮饺子。煮饺子时也有规矩,先舀一些沸水在屋门口浇一下,辟邪、防止恶神野鬼抢食将要敬神、祭祖的水饺。

饺子端上饭桌以后,孩子要双手拽着门搭钩或者门栓抻一抻,说这样做个子才能长得高。有的人家连汤带水地盛水饺,叫“汤水不漏,财气不透。”

5、放鞭炮

当午夜交正子时,新春钟声敲响,爆竹声震响天宇,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

参考资料来源:威海新闻网-威海春节习俗:守岁与年夜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4-30
  “年饭”
  广义的年饭是指正月十五以前的吃喝。每年进入腊月二十六七,家家户户要蒸饽饽,做年糕,包包子,蒸“元宝”和“盛虫”。饽饽多用大枣蒸成,大枣饽饽有九颗枣,小的只有五颗枣。年糕则以糯米为主蒸成,既粘又甜,取“年年高”的意思。元宝就是用面做成元宝的模样,大年三十把它放在箱柜里,取发财之意。“盛虫”则状如小龙,大年三十把它放在粮屯、面缸里,寄寓来年五谷丰登、粮食满仓。除夕一般是吃元宵和年糕,元宵,又名汤圆,其是用糯米搓成圆形(可往里加入不同口味的馅),再放入锅里煮食,寓意团团圆圆。而春节食年糕的风俗,兴于宋代,盛于明代。吃年糕,由“年年(粘粘)高(糕)”的吉祥如意之意,演绎为年年高升之意。鸡(吉祥如意); 鱼(年年有余); 羊(喜气洋洋) ;猪(五谷丰登); 牛(牛气冲天)。这些是必须有的菜品。

  新年禁忌
  过年到人家家里做客,有些规矩必须遵守,否则会让主人很反感。如吃饭时严禁把筷子直着插在碗里,因为这是祭死人的方式。走亲戚朋友,礼物严禁带五件或十件,“五”和“十”被视为大不吉。大年三十、初一放过鞭炮后,无论院子里有多厚的纸屑,也不能清扫,因为纸屑被看成满院的钱财,轻扫掉,会被认为是将钱财扫地出门。过年为了图个吉利,吃的喝的用的不少都有另一种叫法,“蒜”因为与“散”谐音,就称为“颐和菜”,吃“醋”不吉利,就称吃“忌讳”。

  过年小诗
  过年
  鞭炮如雷惊丽影,礼花似锦落梅林。春联处处愚翁笑,佳肴满满眉儿颦。
  新年
  雪融云开天收寒,梅缀汶水青山。辞岁迎新虎兔连,放眼渠丘去,往来人物贤。城乡父老齐聚力,又续和谐一年。一地欢声四方传,贪嗔恶怒事,皆化云中烟。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2-25
吃“饺子”“守岁”威海过新年风俗

  全家人都从四面八方汇全了,也就赋予了年节团圆的意义。而过年自古以来讲究的就是一个团圆,也甭管远近,到年三十都要赶回老家团聚,实在不能回的,也要捎封信回去报个平安。此正是老人们所谓的“年齐日齐”。齐就是齐了、团圆的意思。团聚了,吃便是最重要的事情,因此,“年饭”在年文化中占了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年饭”指大年三十除夕夜半夜时分的那一顿“饺子”。这顿饺子与平时的不同,有子夜新旧交替的“交子”之意。那时,无人入眠,都在等候着新一年的到来,是为“守岁”,俗称“熬年”。等到了时候,吃了饺子,便长了一岁。所以这顿饭也叫“增岁饭”,到了下饺子的时候要注意了,此时可不能像平时那样称“下饺子”,因为“下”字不吉利,会说话的称“清水煮金银”。煮饺子时,为了讨吉利,有时男人会向女人冷不丁的问一句:“挣不挣?”,反映快的说“挣了,挣了,挣老鼻子了”。挣就是碎了的意思。然而在这儿是挣钱的意思。为了图吉利,人们还在饺子里包上铜钱,也有包进红枣的,称为“大钱饺子”。大钱饺子只包十来个,吃着的中大奖,标志着今年一年大吉大利,大发横财。

  广义的年饭指正月十五以前人们的吃喝。除了蒸饽饽外,面食以发糕为主,取越发越多之意,也有做年糕的,区年年高之意。过年过年,处处都讲究个吉利,吃的,喝的,用的,在那时都有另一种名字。比如称“蒜”为“颐和菜”,称呼“醋”为“忌讳”。蒜通散,吃醋都不吉利。改之以求顺流、顺口、顺小性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