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幽默

如题所述

如果是问字面意思,以下是我在百度百科上查的:“黑色幽默”派是西方现代派文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流派,对现代世界文学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作品《第二十二条军规》、《万有引力之虹》、《烟草经纪人》和《第五号屠场》等“黑色幽默”派影响最大、也最有代表性的经典作品。“黑色幽默”的小说家突出描写人物周围世界的荒谬和社会对个人的压迫,以一种无可奈何的嘲讽态度表现环境和个人(即“自我”)之间的互不协调,并把这种互不协调的现象加以放大,扭曲,变成畸形,使它们显得更加荒诞不经,滑稽可笑,同时又令人感到沉重和苦闷。因此,有一些评论家把“黑色幽默”称为“绞架下的幽默”或“大难临头时的幽默”。“黑色幽默”作家往往塑造一些乖僻的“反英雄”人物,借他们的可笑的言行影射社会现实,表达作家对社会问题的观点。在描写手法方面,“黑色幽默”作家也打破传统,小说的情节缺乏逻辑联系,常常把叙述现实生活与幻想和回忆混合起来,把严肃的哲理和插科打诨混成一团。例如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平钦的《万有引力之虹》、小伏尼格的《第一流的早餐》。有些“黑色幽默”小说则嘲笑人类的精神危机,如巴斯的《烟草经纪人》和珀迪的《凯柏特·赖特开始了》。 “黑色幽默”作为一种美学形式,属于喜剧范畴,但又是一种带有悲剧色彩的变态的喜剧。“黑色幽默”的产生是与60年代美国的动荡不安相联系的。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荒谬可笑的事物和“喜剧性”的矛盾不是作家们凭主观意志所能创造的,它们是那种社会生活的反映。这种反映虽然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认识价值,作家虽然也抨击了包括统治阶级在内的一切权威,但是他们强调社会环境是难以改变的,因而作品中往往流露出悲观绝望的情绪。背景 :黑色幽默产生,发展于20世纪60年代,繁荣于70年代,是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的。当时美国在朝鲜战争结束后,一方面社会矛盾,劳资矛盾频繁,另一方面麦卡锡主义使整个社会形成了压抑窒息的氛围;20世纪60年代初期,美国卷入越南战争,战事的失利和美军惨痛的伤亡,更使全国反战情绪高涨 ,局势比较动荡,社会状况比较混乱。西方民主的思想在现实面前受到一些人的怀疑,传统的道德观念遭到抛弃,生活与思想的真理受到了怀疑。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中小资产阶级出于对共产主义革命的先天恐惧心理,在无所适从的社会背景下,于是产生了对现实采取嘲笑抨击,揭露和讽刺,幻想和否定结合在一起的“黑色”的“幽默”。
起源:早在20年代,一位法国超现实主义作家安德烈·布勒东曾编过一本名为《黑色幽默文集》的书,1965年,美国作家布鲁斯·杰伊·弗里德曼( Bruce Jay Friedman)将60年代以来的美国报刊上发表的具有黑色幽默风格的12名作家的作品编成一本小书出版,取名为《黑色幽默》。同年,美国评论家尼克伯克发表《致命一蜇的幽默》一文,明确的将这类作家称为“黑色幽默”派,于是以“黑色幽默”命名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在美国诞生。
学派:20世纪60年代美国重要的文学流派。1965年3月,弗里德曼编了一本短篇小说集,收入12个作家的作品,题名为《黑色幽默》,“黑色幽默”一词即由此而来。它是60年代美国小说创作中最有代表性的流派之一。进入70年代后,“黑色幽默”的声势大减,但不时仍有新作出现,它在美国文学中至今仍有相当深远的影响。它的主要作家有约瑟夫·海勒、克特·小伏尼格、托马斯·平钦、约翰·巴斯、詹姆斯·珀迪、布鲁斯·杰伊·弗里德曼、唐纳德·巴赛尔姆、科马克·麦卡锡等。
分析:“黑色幽默”的小说家突出描写人物周围世界的荒谬和社会对个人的压迫,以一种无可奈何的嘲讽态度表现环境和个人(即“自我”)之间的互不协调,并把这种互不协调的现象加以放大,扭曲,变成畸形,使它们显得更加荒诞不经,滑稽可笑,同时又令人感到沉重和苦闷。因此,有一些评论家把“黑色幽默”称为“绞架下的幽默”或“大难临头时的幽默”。“黑色幽默”作家往往塑造一些乖僻的“反英雄”人物,借他们的可笑的言行影射社会现实,表达作家对社会问题的观点。在描写手法方面,“黑色幽默”作家也打破传统,小说的情节缺乏逻辑联系,常常把叙述现实生活与幻想和回忆混合起来,把严肃的哲理和插科打诨混成一团。例如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平钦的《万有引力之虹》、小伏尼格的《第一流的早餐》。有些“黑色幽默”小说则嘲笑人类的精神危机,如巴斯的《烟草经纪人》和珀迪的《凯柏特·赖特开始了》。 思想基础:“黑色幽默”是以存在主义哲学为思想基础的现代派文学流派。20世纪60年代,它在美国兴起并发展起来,它与法国的荒诞派戏剧相呼应,因此也叫“荒诞小说”。“黑色幽默”派的代表作家有约瑟夫·海勒、库特·冯尼格、托马斯·品钦、约翰·巴思、詹姆斯·珀迪以及法国的维昂。这一流派影响最大的三部作品是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冯尼格的《第五号屠场》以及托马斯·品钦的《万有引力之虹》。
文学渊源:“黑色幽默”文学具有深远的文学渊源。早在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就采用夸张的手法和荒诞的情节,写了许多政治讽刺喜剧,这大约是最早具有黑色幽默色彩的作品。受阿里斯托芬的影响,拉伯雷的《巨人传》、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伏尔泰的《老实人》等等都带有“黑色幽默”的痕迹。二十世纪,随着文学的发展,卡夫卡的《审判》、《变形记》等,美国作家韦斯特的《整整一百万》更多地体现了“黑色幽默”的精神。这些作品为美国“黑色幽默”文学的发展打下深厚的基础。然而,同一般人们的印象并不一致的是:“黑色幽默”文学最早产生于法国。法国作家塞利纳和鲍里斯•维昂是“黑色幽默”文学的先驱。1932年,塞利纳出版了轰动法国文坛的小说《长夜漫漫的旅程》,是最早的一部“黑色幽默”小说,对后来美国“黑色幽默”派作家影响很大。维昂的长篇小说《生命浪花》则直接影响了美国“黑色幽默”文学的发展。五十年代法国兴起了荒诞派戏剧,在美国引起很大反响,而法国的存在主义哲学也被美国作家们所接受。这样,“黑色幽默”文学的产生以及在美国的兴盛便是必然的了。 “黑色幽默”虽然已经成为流行的概念,然而其具体的含义却仍然很模糊,真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被誉为黑色默“司令官”的弗里德曼认为“黑色幽默”是一种在思想情绪上的黑色东西与幽默东西的结合:它既是幽默的,又是绝望的,在幽默中含有阴沉的情绪,在绝望中又能发出大笑。被誉为“黑色幽默”派理论家的尼克伯克则认为“黑色幽默”具有辛辣、病态的特征。美国学者奥尔德曼认为,“黑色幽默”是一种“把痛苦与欢乐、异想天开的事实与平静得不相称的反应、残忍与柔情并列在一起的喜剧。它要求同它认识到的绝望保持一定的距离;它似乎能以丑角的冷漠对待意外、倒退和暴行。” “黑色”是与光明与欢乐相对立的,指的是一种思想情绪方面的病态特征,即阴沉和郁闷,忧愁与痛绝望情绪,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实。而“幽默”则是对客观现实的讽刺与嘲笑。当病态的情绪与传统的幽默相结合时,就反映了辛辣、悲愤和玩世不恭的情绪。“黑色幽默”派作家根据现实的生活环境而创造出一个荒谬可怕的世界,来揭露现实世界的荒谬与丑恶。他们对现实世界感到悲哀和绝望,只好通过玩世不恭的讽刺嘲笑来发泄自己的痛苦与绝望的情绪。有人说“黑色幽默”是在绝望的条件下用喜剧形式来表现悲剧内容的文学形式,是不无道理的。所谓“黑色幽默”就是绝望的喜剧、是绞刑架下的幽默,大祸临头时致命一蜇的幽默。总之,我们完全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种“绝望的幽默”。
艺术特征 综述 黑色幽默不同于一般幽默的地方在于,它的荒诞不经、冷嘲热讽、玩世不恭之中包含了沉重和苦闷、眼泪和痛苦、忧郁和残酷,因此,在它的苦涩的笑声中包含着泪水,甚至愤怒。后来,人们通常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黑色幽默”这个词。 强调世界的荒谬和社会的疯狂 “黑色幽默”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强调世界的荒谬和社会的疯狂。它是一种哭笑不得的幽默,悲剧内容和喜剧形式交织的混杂,表现世界的荒诞、社会对人的异化、理性原则破灭后的惶惑、自我挣扎的徒劳,是其中心内容。面对这一切,人们发出玩世不恭的笑声,用幽默的人生态度拉开与现实的距离,以维护饱受摧残的人的尊严,即所谓的“黑色幽默”。 描写的人物形象 描写一些病态、畸形的人物形象,是“黑色幽默”派文学的又一特征,“黑色幽默”派作家笔下的人物形象大都是病态的,不正常的,库特•冯尼格的《第五号屠场》中的毕利、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主人公尤索林,都是被迫扮演小丑的角色。这与传统小说中的正面人物,理想人物截然相反,这些卑鄙无耻,神经不正常的人成为作品的主人翁,并在世界文学的人物画廊中占有一席之地并不奇怪。人物形象的创造就是为了作品的主题服务的,只要能够更好地表现主题,尽管是荒诞不经,滑稽可笑的人物形象也无不可。《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主人公尤索林是一个卑微猥琐的怕死鬼,为了逃避轰炸任务而装疯卖傻,最后逃跑到了瑞典。这些人物形象是当时社会某一侧面的化身。 故事具有隐寓和象征的艺术特征 “黑色幽默”大都是离奇的寓言故事,具有隐寓和象征的艺术特征。《第二十二条军规》、《第五号屠场》都是借第二次世界大战来隐喻现实。“黑色幽默”作家往往渲染一种虚幻的环境、塑造一些畸形的人物形象,而不是追求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冯尼格的《猫的摇篮》通过霍尼克博士同他的小侏儒儿子的描写,来隐喻世界上的一切都只不过是象哄孩子一样的骗局。而“猫的摇蓝”也就成了谎言和欺骗的象征;而托马斯•品钦在《万有引力之虹》中写到火箭在万有引力作用下,虹弧般堕落,借此来隐喻人类必然灭绝的命运,而“万有引力之虹”也就成了死亡的象征。所以说,“黑色幽默”小说是一种接近寓言的文体。它一般都带有很深的象征意义。 悲剧性喜剧 “黑色幽默”是一幕悲剧性的喜剧,“黑色幽默”作家恰当地运用了滑稽、夸张变形、双关反语等艺术手法,对社会现实的黑暗进行嘲讽和鞭挞,从而加强了小说的喜剧效果。冯尼格喜欢开一些残忍的玩笑,在《猫的摇蓝》中写道:“听着:当我是个年轻人的时候,那就是说,在和两个妻子离婚之前,在抽过二十五万支香烟之前,在大醉于三千夸脱烈酒之前”!《在灵魂出窍》中嘲笑自己的妻子:“她过去的躯体实在没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在过去那些日子里,不得不拖着这样一件东西东奔西走,常常寻得她情绪十分低落。”冯尼格在这些随意的玩笑中,隐含着冷酷的讽刺。而在这些滑稽的玩笑中,又使我们对黑暗的社会现实有了深刻的了解。海勒常常用反语来造成喜剧的效果,在《第二十二条军规》中写道:“上校在部队里服务已经有二十九个月了,他发觉自己仍然这么无能,而感到十分自豪。”在这种漫不经意的冷嘲热讽中,使读者对丑恶的现实产生厌恶和鄙视。 “反小说”的叙事结构 “黑色幽默”作品的结构采用“反小说”的叙事结构,改用戏剧性的新方法,利用形象来暗示、烘托、对比和象征,一改传统小说的创作方法。只有片断的现实情节,很少完整的故事情节。这是“黑色幽默”派的艺术特征之一。这类小说用重复和强化代替变迁和发展。如冯尼格所说:“让他人给混乱以秩序,我则给秩序以混乱”。“黑色幽默”作家正是把滑稽幽默的东西和崇高严肃的东西,喜剧的因素和悲剧的因素结合在一起。“黑色幽默”小说又惯于打破时空观念,把时间相对论与科学幻想巧妙结合在一起。这种重叠式和多层次齐并进的结构,对于故事情节的迅速展开和深化主题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反英雄”式的人物 人物精神世界常常趋于分裂,成为带有悲喜剧双重色彩的“反英雄”,借他们可笑的言行影射社会现实,表达作者对社会问题的看法。“反英雄”常常是一些行为乖僻,思想古怪的猥琐人物。传统文学作品中性格前后一致,形象高大,具有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毅力和巨大才干的英雄被一些言行可笑卑下的“反英雄”所取代。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冯纳古特的《第五号屠场》以及托马斯·品钦的《万有引力之虹》的故事背景,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但三部小说中的主人公都不是在战场上建立奇功的英雄,有的甚至还是千方百计逃避战争的怕死鬼,或者疯疯傻傻的精神病患者。他们是一些被生活扭曲得变态的人物,身上有的只是在现代社会中饱受创伤的心灵。但是,作者真正的意图是通过这些表面上看似荒诞不经的故事与人物,让人们意识到世界的荒谬,现实的黑暗。而在这种特殊的背景之下,也即在颠倒了的社会中,“反英雄”却显出了真实、可爱的一面。而那些热衷于大发战争财、国难财的所谓“英雄”们才成了官僚体制自私、贪婪、残暴、蛮横与无耻的象征。 特殊体裁 “黑色幽默”小说还采用特殊的体裁,这与黑幽默作家的身份有关。“黑色幽默”作家大都是大学里的教授,有渊博的知识,喜欢在科技领域里发掘题材。如品钦的《万有引力之虹》就是导弹发射的轨迹;冯尼特的《冠军牌早餐》中认为斗争来自头脑中有害的化学物质。这些新颖独特的题材与传统小说相比,有独特的吸引力,对深化作品的主题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情节荒诞不经 “黑色幽默”小说的情节往往是荒诞不经、充满梦幻的色彩。 泰剧《黑色幽默》也不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2-05
是呀~好歌~
第2个回答  2011-02-07
请问你问关于黑色幽默的什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