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发作为什么要打曲马多而不吃药,用本质表象说明?

如题所述

当医生接诊痛风患者的时候,根据其典型的表现,结合抽血检查的结果,不难诊断,一旦诊断了,就需要进入治疗阶段。急性痛风治疗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消炎镇痛。进行消炎镇痛治疗的时候,就同时控制住了关节化学性炎症的发作。

传统治疗痛风的药物主要有非甾体消炎药、曲马多镇痛药、秋水仙碱,甚至有些大夫喜欢用强的松片(危害多多,碰到这样的大夫赶紧闪人)。除了强的松外,前面三种药物其实也还在普遍使用,我们一个一个来说一下。

首先说秋水仙碱吧,这个药物比较神奇,起效也快,所以用的还是比较多。它本身是个肿瘤化疗的药物(好可怕),被拿来治疗痛风,它能抑制白细胞等吞噬尿酸结晶盐,减少或终止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有抗炎止痛的作用。

虽然作用强烈,但是副作用也多,对人体还是有一定伤害的(毕竟是化疗药物嘛)。比如说,服药期间可能会发生恶心、呕吐或腹泻的状况,如果症状持续超过3小时以上,请停止使用药品,并立刻告诉医生;还可能会有呼吸困难、起疹子、脸或眼睛肿胀等情形,更要立即停药,这些都是细胞中毒的表现。

上面说的这些个副作用,想想都害怕,能不能不用这个药啊?早些年还真不行,没什么好替代秋水仙碱的药物,因为非甾体镇痛药物的消炎作用相对弱一些,改善症状的时间需要很长,病人痛起来哪能等得了,秋水仙碱有点副作用就有吧,总比痛的死去活来强。以前强的松这种激素药物能用起来,有些医生就是考虑短期使用副作用相对秋水仙碱还是小点,但是痛风病人反复发作他们自己会买来吃,导致很多人长期服用强的松(不可控啊),造成了其他不可逆的危害。

近年来,非甾体镇痛药物的研发也在不断进步,强效镇痛的非甾体消炎药物不断问世,使得非甾体类的药物的治疗低位一下子从后面跳到了前面。比如说,有一个叫“依托考昔”的药,基本上可以达到秋水仙碱的镇痛效果,而且副作用小很多。所以现在基本上对于痛风病人,我们都不太用到秋水仙碱了,除非非甾体镇痛药物效果不好。

曲马多主要是什么作用呢?就是个辅助的镇痛药物,它没有消炎的作用,所以单纯用曲马多镇痛治标不治本。在病人疼痛程度很剧烈的情况下,可以考虑联合使用曲马多,但是,非甾体消炎镇痛药物是基础用药,不可或缺。

急性痛风通过消炎镇痛处理,一般情况下在数小时内疼痛都可以得到控制。这些是医生的任务,一旦急性疼痛控制下来的,后面的缓解期就得靠自己好好调理了。

对于很多人来说,自从痛了一次以后,就没有消停过。为什么人得了痛风以后,病情就像决堤的水坝一样,总是控制不住呢?

原因很简单,总结一下就是三句话:没有管住那张嘴!没有多喝水!药物治疗凭主观!这三句话其实在日常生活里都是可以避免或者干预的。

在慢性期,也叫做缓解期里,痛风患者的自我预防和治疗非常重要,因为很多控制不好的患者在后期都会出现肾功能的异常、发生肾结石,这个可是个大事件,会缩短肾脏的寿命,导致人体器官受损。所以,除了预防痛风急性发作、维持血清尿酸值在正常范围以外,还需要考虑如何预防尿酸钠盐沉积造成关节破坏及肾脏损害的问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