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过程中“累”和“忙乱”的感觉是怎么产生的?

如题所述

实际上,每个人对自己要干的事和时间是有安排的,不管你安排的好与不好,大体总是在你可控和能承受范围里。那为什么还经常会有“无序”感、“疲惫”感?我们今天来找找根子上的原因。首先,我们得谈下企业的类型。企业的分类角度和方式很多,其中有一种分法是这样的:有一类企业叫“机械式组织”,另一类企业叫“有机式组织”。

机械式组织并非含有“呆板、僵化”的贬义,它指的是组织在管理过程中,信息和管理内容是链条传递的,总有或横或纵的几个链条,这类企业人数一般也比较多;有机式组织是较为扁平的企业,信息的传递机动、灵活、快速,这类企业人数一般不会太多,比如培训机构等。实际上,在一个企业里,信息传递的“机械式特征”和“有机式特征”是共存的,这两者不是零和关系,“机械式特征”再强的企业里,在执行末层,也会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有机式特征”,反之亦然。我们分清了以上两种类型组织形式后,就明确了:企业必须慎重的遵循以下规则,要尽量在机械式组织里,减少有机式组织的特征,否则企业低效;同样,在有机式组织里,要减少机械式组织特征,否则企业将死。我们日常之所以感觉累,大部分是身处企业中的人,你已经安排好自己的事情了,你处于“机械式”执行和操作阶段,这时候,突然上级或上游管理链,来了新要求新指令。你不得不中断原有安排,去完成这个新信息的应对。比如紧急报表、参加或组织紧急会议等。

归纳起来说,就是在机械式行事过程中,参夹进有机特征信息而导致的。所以,机械式组织中,混进了有机式管理方式,是极难达成初衷的。下面我们看看海尔的例子:2004年前后,海尔集团提出了“人单合一”的概念,即强调“人人都是一个企业,倡导更小的组织单元甚至个体,围绕用户需求去做个性化的服务”,当概念提出后,给人最大的疑惑是,比如有个需要有个性化要求的顾客,海尔的流水线能为少数人甚至个别人去专门开模、技术调整以及投料生产吗?近几年来,又提出企业“小微”概念,这里面的悖论是,母企业并非真心希望“小微”企业脱离怀抱,而“小微”企业在创新和研发能力确实有限,和不搞“小微”比,保留一体化的航母式企业,在适应客户需求上,并没有表现出更多的不适应或更慢点速度(比如格力),而搞了小微,还出现了母企业战略和“小微”企业战术上的违和问题,还有小微企业激励的问题(三权如何下放,收益如何分成?)。这都是在机械式组织里,加入有机式组织管理要求带来的不适和不协调。再回到文章起头的话题。同理,抛除掉“突发信息”、“异常情况”需处理外,再多的工作,自己也会有个安排。这个时候的“累”大多可承受。比较怕的一种累,是在你计划外产生的干扰,就是在机械式行事过程中,有机式因素突然增加导致的低效甚至失序。

工作过程中“累”和“忙乱”的感觉是怎么产生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