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会战十万大军防守九江,为何坚持三天就失守?

如题所述

武汉会战的“九江保卫战”的急速失利,这跟蒋介石在抗日初期的任人思想分不开关系,为了争取中国各种武装势力,各个团体和地方势力的共同抗日,一些国民党元老重新担任职位,但是今日不同往日,以当时国民党军队的习性,老一辈的人不能有效的调动新将领的积极性。这时负责防守九江地区的国军作战部队,是第九战区(司令长官陈诚)麾下的第二兵团司令张发奎所部,辅助作战是第一兵团司令薛岳和第四兵团司令李品仙。

张发奎是北伐名将,粤系军队元老,资历是没得说的。可惜他一直追随汪精卫反蒋,早已不是蒋介石嫡系。抗日军兴,淞沪会战期间被起用为第八集团军司令,表现平平,即便后来升任第四战区司令长官后,也无甚大的作为,归根到底,是没有可靠的基本部队。

九江保卫战他所指挥的第二兵团各部,没有一支是粵系部队,计有第3集团军孙桐萱部(西北军、韩复榘部队接班人)、第30集团军杨森部(川军)、第31集团军汤恩伯部(中央军)和第32集团军关麟征部(中央军),哪支部队会认真服从张总司令的指挥?基本都是阳奉阴违,派系林立和协同不力,是国民党军队的顽疾。

九江,是长江上著名的要塞,更是湖北和江西的门户,一旦九江丢失,日军不仅可以直接威胁武汉,还可以迂回包抄南昌甚至长沙,战略位置极为重要。为此,张发奎和薛岳联手,在九江附近集结了十万大军,主要作战部队是:第3集团军孙桐萱三个师、第25军王敬久二师一旅、第54军霍揆彰的二个师,以及隶属第一兵团指挥的李汉魂第29军团的七个师,这倒是粵军正统,可惜不归张发奎直接指挥。结果是,自1938年7月23日零时起日军开始进攻,至25日夜张发奎下令弃城,仅仅三天时间,九江即告失陷,失败原因浅析:

张发奎不能切实指挥兵团各部,第二兵团也是拼凑之军,后果就是上级缺乏战斗决心,下级缺乏战斗意志,不仅不能认真执行军令,在战事爆发后部队之间也无有效配合,总兵力的全面优势反而转化为局部劣势。战后张发奎曾报呈蒋介石:“与师长以上各将领唔谈,每多借口新兵过多,防区太广、武器不足,战斗力弱,精神涣散”云云。

日军进攻九江的部队虽只有第11军下辖的波田支队、第106师团和海军陆战队一部,但“波田支队”至为凶悍,以“台湾警备队”为主编成的该支队兵力高达14000人,等于投入九江作战的超过二个师团30000余人,在1938年的两军素质对比下,国民党军队的十万人马丝毫不占优势,何况还是临时编组的乌合之众。

日军彻底掌握着“制水权”和制空权,所以称为制水权,是因为日军舰队开进了长江和鄱阳湖,20余艘日舰用猛烈的炮火完全压制了中国守军,再加上60多架敌机的轰炸扫射,中国军队的防御作战极为艰苦,战力稍弱的部队很容易在日寇的立体火力下崩溃。

中国军队对日军在鄱阳湖西岸的登陆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波田支队冒着大雨在姑塘抢滩成功,而守军预11师四个小时内没有上报司令部,造成日军两路夹击九江的态势形成,波田支队由南向北、第106师团自东向西,一旦两路日军完成合围,九江城区的守军就是灭顶之灾。

中国军队各部均配置在江边或湖边的一线阵地,没有防御纵深,对登陆之敌难以形成有效的反击。武汉会战之前,为了坚壁清野国军方面同时进行了破路行动,岂料日军自水路而来几无影响,反而是中国军队的预备队前出因道路损毁而困难重重。

汉奸猖獗,波田支队能够顺利进入鄱阳湖,避开国军眼线,是因为有伪军一部带路。也正是他们7月26日上午指引日军进入九江市区,这伙汉奸的番号虽有待考证,却是不争的历史事实。

需要指出的是,九江虽然三天失守,但十万国军损失并不大,张发奎及时命令弃城是明智的:既然整体态势已经不利,面临被两路日军包抄的危险,一味死守的结果就是人地两失。因此说,这位北伐名将、陆军二级上将绝非草包,战场洞察力还是有的。不久以后,他的战友薛岳(孙中山大元帅府警卫团两位营长)就指挥第一兵团,几乎全歼攻占九江后试图迂回南昌的第106师团,为九江保卫战牺牲的国军将士报了一箭之仇。

粤军出身的薛伯陵心不在粤,他早就站到陈诚这一队,可以说自由有了后台,就是不一样,可以非常轻松调动兵团各个部队,手里还攥着抗日铁军第74军等精锐部队,这第一点上不是张发奎能比的。所以才有“万家岭大捷”,导致日寇第106师团惨败后不久被取消番号。

九江失陷后三个月武汉沦陷,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