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核辐射废水是怎么产生的

如题所述

日本核辐射废水产生的原因是日本排核污水是2011年地震导致福岛核电站泄漏,造成大量废水囤积。

2011年日本东北部太平洋海域发生地震,引发海啸。大量的水冲击到日本福岛核电站,后来引发爆炸,当时日本东京电力公司为了冷却烧毁的核反应堆,用大量的海水将核反应堆降温,实际上在那时就有超过1万吨的受污染海水排放。之后,日本将受污染的海水通过储水罐方式储存起来。

从2011年到2023年,12年时间,日本建筑了超1100个储水罐。每个储水罐平均能够储存1000~1300吨水。到2023年8月为止,储水罐容量基本上已经达到饱和,为此他们选择将核污水排到太平洋去。

福岛核电站事故的原因介绍:

1、地震引发的海啸:这场地震引发了日本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海啸。海啸潮水冲击到福岛核电站,淹没了电站附近的防洪堤,导致电站内部设备和设施严重受损。

2、电力供应中断:由于地震和海啸导致福岛核电站的外部供电系统和备用发电机被摧毁,导致核电站无法正常供电,丧失冷却核反应堆所需的电力。

3、冷却系统失效:核反应堆需要持续的冷却以防止过热和核燃料棒的熔化。但由于地震和海啸导致的电力中断,福岛核电站的冷却系统无法正常运行,导致反应堆的冷却失效。

4、核反应堆失控:由于冷却系统失效,福岛核电站内部压力和温度迅速升高,导致核燃料的过热和部分熔化。核燃料棒熔化的核心部分释放了大量的氢气,引发了氢爆炸,造成建筑物的损坏。

5、放射性物质泄漏:核反应堆的熔融燃料释放出大量的放射性物质,包括放射性碘和放射性钚等。这些放射性物质通过核电站受损的建筑物和系统,逸出到周围环境中,造成严重的放射性污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9-07
是日本遭到过海啸,地震后,破坏了核电站设施,日本用海水稀释核废水,形成了核辐射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