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岗位聘用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事业单位聘用制是指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通过签订聘用合同,确定双方聘用关系,明确双方责任、权利、义务的一种人事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实行聘用制,应当根据工作需要,按照科学合理、精干效能的原则,确定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岗位,按岗聘用,竞争上岗。通过实行聘用制,转换事业单位的用人机制,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由行政任用关系向平等协商的聘用关系转变。

编制通常是指组织机构的设置及其人员数量的定额和职务的分配,由财政拨款的编制数额由各级机构编制管理部门确定,各级组织人事部门根据编制调配人员,财政部门据此拨款。

在事业单位岗位聘用过程中,一般会经历以下步骤:


1、岗位发布和招聘公告:事业单位会根据需要,发布岗位空缺和招聘公告。公告中会详细说明岗位要求、工作职责、薪酬待遇等信息,吸引符合条件的应聘者。

2、应聘申请和资格审核:有意向的人员根据公告要求,提供个人简历、申请表和相应的证明材料,并提交给事业单位进行资格审核。审核主要包括对应聘者学历、工作经验、专业背景等进行筛查。

3、笔试或面试:符合资格的应聘者会参加笔试或面试环节。笔试一般考察应聘者的基础知识、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面试则是通过与招聘人员的交流和答辩来评估应聘者的综合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等。

4、考核和选拔:通过笔试和面试后,事业单位会对应聘者进行综合评估,从中选拔最适合岗位要求的人员。考核形式可能包括综合素质评估、体检和背调等环节。

5、Offer和入职:事业单位向最终被录用的候选人发放聘书(Offer),并与其签订合同,确定入职日期和薪酬待遇。被录用的人员在入职前需要办理相关手续,如体检、签订劳动合同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