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反社会人格”的成因》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4
      看过《蝙蝠侠之黑暗骑士》的读者们应该对影片中的反派人物“小丑”既怕的心寒又恨之入骨。这与小丑的扮演者希斯·莱杰的精湛演技密不可分,但是小丑诠释的精神病患者怪异的言语举止实在是让人“过目难忘”,更是引发了我对这个反社会人格角色成因的探索。

    《蝙蝠侠之黑暗骑士》既是一部典型的美国好莱坞大片,拥有一贯的美式“英雄主义”风格,又是一部对人性深度探索的杰出作品。这部影片中,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想要向观众诉说的东西有很多:比如正面人物“蝙蝠侠”,一个英雄维稳并拯救一座城市;反面人物“小丑”,挑衅英雄,与政府为敌,扰乱社会秩序,具有高度攻击性的反社会人格。

        除了正反两面的对立矛盾之外,导演还通过细节的描述,反映了以检察官哈维·丹特为代表的正面人物因“小丑”策划的爆炸阴谋而失去未婚妻之后,在小丑的循循善诱下瞬间“黑化”的逆转;还有因受黑帮势力威胁而沦为小丑犯罪帮凶的公职人员。当然,为了弘扬邪不压正的主旋律,导演还设计了一群经受住“你死我活”人性生死考验的普通民众等等……

        对如此种种现象的描述中,个人感觉其实影片隐含着一条隐形的主线,就是“感情、亲情对人类的呵护修复作用以及邪不压正这条恒古不变的真理”。人的生活经历中,感情亲情必然是不可缺位。在人生之路上,亲情、感情是最持久的动力,是最真诚的陪伴,给予我们无私的帮助依靠和无比的温馨安慰。如若得不到正常的情感抚育与呵护,如同贫瘠的土地得不到阳光雨露的滋润而干涸枯竭。

      回顾影片中的“小丑”,这个人物的反社会人格是如何形成的?个人觉得应有以下几方面成因:

        其一,畸形的人格在缺少温暖关爱的原生家庭里萌芽。自古邪不压正。儒家倡导的“仁义礼智信”等均为正气的表达。除此之外,我想责任感也是人的正气的最好诠释。责任感是一个人能立足于社会、获得事业与家庭至关重要的人格品质。犹太人教导孩子:好事可以分享,但是自己的责任一定要自己负责。设想,“小丑”的原生家庭中,父亲对于母亲的态度及行为是极度残暴、丧心病狂、甚至是令人发指的。我想,幼年及童年时期的“小丑”无论如何也在这个原生家庭中得不到帮助自己积极成长的能量与力量,更谈不上在思想上意识到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对社会承担责任。没有一个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引导,他在原生家庭中目睹父亲对母亲一幕幕的虐待,只是增长了年龄与仇恨的戾气。设想一下,如果彼时的“小丑”,在幼年童年时期,像一颗茁壮的向日葵一样得到父母应有的呵护与关爱,那势必会减少甚至杜绝其今后变异性格的形成。

        其二,命运的戏弄在青年时期助长其反叛人格的形成。影片里,“小丑”自述自己的“黑化史”有两段故事。一段是童年的经历与记忆。童年时期,小丑的父亲酗酒、家暴,在这样环境中长大的小丑,耳濡目染父亲对母亲的一次次暴力伤害,在潜意识中已经种下了他仇恨父亲、心中缺爱、冷酷暴力的劣根。他自述的第二个故事是在成年后,一次化学事故造成他面部破相,真正变成了一名“小丑”,妻子由于这个变故而离开了他。这个关键事件成了压断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彻底把他推上了“黑化”的不归路。

        童年里没有得到阳光雨露及父母陪伴成长的爱的滋养;成年之后遭遇妻子离弃。生活在如此没有亲情与爱情的环境之下,“小丑”如同一只挣扎于阴暗洞穴里的蝼蚁,拼命的寻找与之类似的黑同类,抱团聚集负能量。他的“破土之日”就是经过周密策划之后,与维护正义的英雄对抗、与世界纷争之时。所以,就有了他与团伙发起的一次次抢劫、爆炸,挑衅政府公权力、杀戮政府公职人员等的暴力连环案件。

        其三,长期积压的负能量造成人格畸形从量变到质变。影片中,“小丑”出现在大荧幕上的第一个镜头是抢劫银行的抢劫犯形象。说好了6人的抢劫团,其他5个人谁也没见过操纵这场犯罪过程的“主谋”,也就是“小丑”本人。因为他们都带着小丑的面具作案,两人一组分别完成不同的任务,并被告知,如果在得手之后干掉对方,那么自己就可以吞并合伙人的那一份钱。在那场抢劫凶杀案只剩下“小丑”一人之时,他向现场一个奄奄一息的银行管理人员截下面具,暴露了真面目。直到后来的策划数起爆炸、杀戮,都是他精心策划的连环案件,目的就是挑衅政府、引起社会恐慌,达到扰乱社会安全的极大破坏性目的。至此,“小丑”的反社会人格暴露无遗。

        冷血的反社会精神病患者是异常危险的。串联起“小丑”从被原生家庭的“熏陶”,由最初对暴力的恐惧,发展到后来在作案中对暴力的实施,他已经在暴力攻击他人中获得了扭曲心理的满足。更令人恐慌的是他的高智商。反社会人格的人基本是“不按套路出牌”的逆向思维者,这类人的症状通常萌芽在儿童或青少年早期,并会一直持续到成年。具体会表现出缺乏社会责任心,脾气暴躁,情感冷漠,漠视或侵犯他人、无法遵守法律、做事冲动、易激怒等典型症状,还会伴随着酗酒、滥用药物、伤害他人或自己的症状,严重时会出现抑郁和焦虑的并发症。“小丑”的反社会人格再加上他的高智商,犯起罪来基本就是对社会治安颠覆性的损毁。

      虽然在夜间行走江湖、除暴安良的“蝙蝠侠”在每一次社会需要他的时候都会及时现身、一夫当关的摆平黑恶分子。但是,高智商的“小丑”设计的连环爆炸、杀人案件还是令“蝙蝠侠”焦头烂额、疲于应付、伤痕累累。影片接近结尾时,导演设计了个揪心的故事情节,再次将“小丑”反社会人格的变态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更从侧面展示了“邪不压正”这条亘古不变的真理。

        “小丑”控制了哥谭市渡口的游船,两个游船上载满要渡河到对岸的普通民众及犯人。“小丑”通过手提电话告知两个船长:在午夜12点,谁先按下起爆器,对方的船就会爆炸,自己这艘船则是安全的。两个船长在爆炸前几分钟分别找到遥控器之后,纷乱便上演了。面对这个怎么看都是“送命题”的选择题,两个船上的乘客在人性的考验面前作出了不同反应:慌乱、喧哗、祈祷、理智、沉默等等……掌握一船无辜性命的两位船长们也为是否按下遥控器而纠结万分。最终,两个船上均出现两位“勇士”,他们一个选择盖上起爆器的盒子;一个将起爆器扔到了河里。他们都没有选择按下起爆器,终结对方船上无辜的生命而保全自己。痛苦的挣扎与选择之后,他们都经受住了“小丑”这道关于“人性善于恶”命题的考验。

      如果人性本善,为什么有人会犯下极端的暴行?如果天性为恶,为什么那么多人不惜牺牲自己来帮助或成全他人?美国乔治大学心理学教授阿比盖尔·马什通过对这类攻击性极强的反社会人格精神病患者的大脑进行研究,发现原因取决于他们的大脑对他人的恐惧做出的反应。对于多数人来说,大脑中杏仁核的初始设置是“从善如流”的,但如果出现变异,它会将英雄变成恶魔。难怪影片尾声中,被俘后的“小丑”向“蝙蝠侠”坦白,自己就是想要在暴力的杀戮及作案中看看人们的反应。对号入座,小丑已经病入膏肓,无法逆转。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