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救出的小孩是谁根本不重要,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中主人公是为了宣传司马光,至于救出的小孩是谁根本没人关心,可能老师也没有去查过被救的小孩是谁,自然就不会讲。
根据史料记载,被司马光救出的小孩叫上官尚光,原名上官尚,为了铭记和感谢司马光的救命之恩才在名字中加了一个“光”。长大之后的上官尚光泯然众人矣,没有什么成就自然会被人遗忘。如果上官尚光是王安石、于谦那样的大才子,或许会被传为一桩美谈,毕竟是司马光这位大才子救了另外一位大才子。可惜的是,被救出的小孩长大后是平民百姓。
当时,司马光正在和朋友们玩耍,突然看到邻居家的小孩掉进一人多高的水缸中。水缸那么大,水那么深,这些小孩根本不敢进去救人,反而四下逃散。照常理发展掉进水缸的小孩肯定要魂归西天,但他碰上了少年机智的司马光,他搬起水缸边上的石头用力向水缸砸去。机智的司马光用身边的工具挽救了邻居家小孩的生命,从此之后,司马光声名远扬,成了远近闻名的小神童。
不仅如此,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还被写进史料,一直流传到今天。现在的小学课本中依然有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这些记载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对所救小孩的姓名闭口不谈。原因很简单,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司马光,目的是让学生明白机智和临危不惧的重要性。更何况被救的小孩长大后也没啥特别的,老师们自然不会偏离中心去谈论无关紧要的小孩姓名。
现代社会同样如此,做别人的陪衬会被人遗忘,永远无法出彩。只有勇于拼搏、坚持奋斗才能做世界的主角。
司马光砸缸救出的小孩是上官尚光,由于他后来选择去经商没有入朝作官,没有司马光的名气大。而司马光小时候就机智过人,长大后又成了北宋有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相比之下,上官尚光这个配角就逐渐地淡出人们的视线了。
司马光在父亲的栽培下,从小就饱读诗书,聪明又懂事,在他七岁的时候,就因为砸缸救朋友而轰动了全城,人们赞不绝口。而他救出的小孩上官尚光却不经常被人提起,他被司马光的光环盖住了,历史上几乎没有什么记录,但是他自始至终都心存感恩。据说上官尚光原来的名字是上官尚,后来为了表示感恩,家里人把他的名字加上了“光”字,以此来记住司马光救命之恩。上官尚光长大后成为一名商人,他一直记得司马光的恩德,在他要离乡的时候,专门为司马光而修建了一座“感恩亭”。后来上官尚光还把被救的事写进了自己的家谱中,让后人也不要忘记感恩,感恩亭已经不存在了,但是感恩的心却传递开来,上官家的后人一直以自己微薄的力量做出一些善举,比如帮助贫困学子等。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主角因为从小聪慧,6岁就能写诗,爱好读书,博学多才,19岁就中了进士,开始步入仕途。后来入京做官,曾经被任命为史官,开始研究历史,之后编撰了《资治通鉴》,对后世影响较大。而上官尚光就没有那么多光环,他长大后就去经商了,但是并没有忘记司马光的救命之恩,一直心存感恩,并且影响了他的家族,也是值得赞颂的。老师给我们讲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主要是赞扬司马光临危不乱,机智勇敢,大都忽略了被救的上官尚光。
小孩子在玩耍时,那是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做危险,比如说司马光和小朋友一起玩耍的时候,就是无所顾忌,而巧的是,这群孩子在玩耍的时候,偏偏看到了一口盛满水的大缸。
而司马光的小伙伴中,还有一个胆大的,愣是爬到了这口缸的上面,意图为小伙伴们表演,缸沿走秀,结果却一个不小心,失足掉进了大纲里。
周围的小朋友见到这种情形,自然吓得不知所措,而且很快就一哄而散,照这样的情节发展,这个掉进水缸中的小孩子,自然只有死路一条。
不过好在司马光没走,面对水缸中小伙伴的呼救,司马光灵光一现,举起水缸旁边的大石头,就照水缸砸去,别看当时司马光只有七岁,力气还是很大的,愣生生地把水缸砸出了豁口。
结果没一会,水缸里的水就从豁口处留了出去,而掉进水缸里的那个小朋友也得救了,自此之后,司马光得以声名远播,他的故事也被写进了课本里,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司马光救出的小伙伴。
在司马光砸缸之后,大家都记住了司马光,但是他救出的小伙伴却很少有人知道,那么此人在历史上究竟是谁呢?
这个人叫做上官尚光,原名叫做上官尚,为了铭记司马光的救命之恩,就在自己的名字后面加了光字,那么为何老师在给我们讲这一课的时候,并不说详细说说这个人呢?
这是因为此人在历史上并没有多高的成就,而且在正史中并没有出现此人的名字,说到这或许就有人要说了,既然正史中没有记载,为何能确定此人就是司马光当年砸缸救的小孩?
这是因为在现在居住在光山县的上官姓氏家谱中对于此事有着明确的记载,而现今上官姓氏后裔大多数也应该知道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