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了小太监安德海的丁宝桢,最后结局怎样?

如题所述

提起清末的丁宝桢,不少小伙伴们第一印象就是,这哥们真真是条好汉,当年老佛爷身边最得势的太监安德海,就是这位爷下令给剁了的。

丁宝桢杀安德海

那么作为晚清时期,最有权力的女人,自己心爱的太监被人给弄死了,以慈禧的行事作风,能会轻易善罢甘休,咽下这口气?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丁宝桢再怎么说,也始终是在慈禧的手下混。领导看你不顺眼,想找机会给你个小鞋穿穿,往后的的日子里,倘若慈禧非要鸡蛋里挑骨头的话,难度也确实不是很大。

慈禧

那么丁宝桢后来的结局到底是怎样的呢?

丁宝桢的结局:

      杀安德海是同治八年(1869年),从史书上来看,此事后来并没有对丁宝桢造成什么影响,丁宝桢在山东巡抚任上又一直稳稳地干了7年。

丁宝桢

直到光绪二年(1876年),朝廷才调派山东巡抚丁宝桢署理四川总督,授头品顶戴、挂兵部尚书、督察院右都御史衔。

当年丁宝桢进京面圣期间,光绪帝颇加慰勉,赐“紫禁城骑马”,慈禧太后不仅亲自接见,而且还为他亲笔题写了“国之宝桢”字幅。

慈禧太后和光绪帝

民间一直议论两人结下梁子的流言蜚语,这个时候,基本可以被证明子虚乌有了,人家慈禧太后,还是相当看重丁大人的。

     光绪十二年,为蜀地辛劳十年的丁宝桢在成都任所辞世。光绪帝“遽闻溘逝,悼惜殊深。”下旨追赠太子太保,入祀贤良祠,谥号“文诚”。

讣闻传到山东,山东父老联名上书朝廷,希望能够将这位爱民如子的山东父母官灵柩迎回山东安葬,但四川人民也是挽留不已,希望能够将其就地葬在巴蜀之地。

因为丁宝桢是贵州平远州牛场乡人,为了照顾三地人们的心情,朝廷随后下旨:

“准葬山东,予山东、四川、贵州建祠。”

次年秋,丁宝桢的灵柩归葬于济南历城丁家林地。

丁宝桢像

丁宝桢的结局可谓完美,从他的仕途经历来看,杀了当年“气焰熏天”的安德海,好像对丁大人一点儿影响也没有,慈禧也根本没有想过要找丁宝桢麻烦的意思,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应该有以下三个原因:

安德海太作

当下有句很时髦的话,“不作就不会死。”这句话对于当年的安德海来说,也是相当合适的。

安德海

      对于丁宝桢杀安德海这件事,大家千万不要将情绪陷入民间小说当中,认为丁宝桢是因为刚正不阿、眼里容不下沙子,才冒着触怒慈禧逆鳞的风险,将大太监给法办了的。

这样想绝对拉低了名臣的智商,如果丁宝桢真是那么冲动的人,他后来也稳坐不了这么多年的封疆大吏。

      安德海之所以被丁宝桢所杀,那是因为上面,有不少人想要他的脑袋,细算下来他得罪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作为慈禧的心腹太监,安德海所办的事儿,自然就是慈禧想办的事,但慈禧当时想办的事儿大多跟权力相关,这就很容易得罪人。

当年废掉肃顺等顾命八大臣之时,安德海在慈禧与恭亲王之间秘密奔走,立了不少功劳。

然而,等两宫垂帘听政,恭亲王奕䜣以议政王身份专权于外之时,慈禧又觉得恭亲王如今,也是怎么看怎么不顺眼了。

恭亲王奕䜣

揣摩到慈禧的意思之后,安德海便开始在慈禧面前诋毁奕䜣,制造事端,同治四年,奕䜣被罢去议政王之职,这里面就有安德海的不小功劳。

这下子,安德海算是跟恭亲王结下了不死不休梁子。

得罪王爷还不算什么,安德海千不该,万不该,还把皇帝给得罪了,即便你站队是皇帝的亲妈,但人家毕竟是皇上呀。

当年还是阿哥的同治帝载淳因惧怕亲母慈禧的严厉,往往受了委屈,喜欢去找嫡母慈安诉说。

安德海仗着慈禧的宠信,对小皇帝也不放在眼里,经常探得载淳的踪迹之后,向慈禧打小报告。

载淳总是被亲妈责备,当然对老妈面前的这个令人心烦的太监恨之入骨。

同治皇帝

当年六岁的载淳在得知自己即将登基的消息之后,曾问身边的太监:

“我当皇上,就能说杀谁就杀谁吗?”

贴身太监问要杀谁,载淳用指头在其手掌心内,写下了:

“小安子。”

而对于慈安太后来讲,慈禧的日益跋扈,也让她对慈禧身边的这个得力太监,非常忌惮。因此,小安子如果能倒霉的话,慈安太后自然也不会觉得,帮着踹一脚麻烦。

两宫垂帘

得罪了这么多上层人物,安德海作为一个宫内的奴才,他确实离死不远了。

1867年,安德海在仅仅得到了慈禧的同意之后,便以赴广州采购同治大婚龙袍为名,离开京师,大张旗鼓地一路南下。

对于这件事,同治、恭亲王、慈安太后等人都表现出一致的沉默,大家明知道太监擅自离京,触犯了当年顺治帝定下的铁律:

 “非经差遣,不许擅出皇城。”

安德海这次出行,没有走正规程序,但没人提醒,因为大家都等着他钻进罗网送死呢。

随后,招摇过市的安德海便被山东巡抚丁宝桢给处决了,那么丁宝桢为什么敢杀安德海呢?

他应该早就收到了上面的暗示——帮下忙,弄死这个姓安的。

杀得很正规,也很艺术

在《清史稿.丁宝桢传》里,有这么一段话:

“同治八年,太监安德海私出山东,矫称采办御衣服,宝桢奏闻,即饬属严拿,获之泰安,讯实具奏,得旨就地正法,并随从太监人役等,斩绞如律。”

从这里面就能看出,人家丁宝桢刚开始是向朝廷请奏过的,至于朝廷怎么说,没记载,但作为地方大员,既然已经向朝廷请奏了,随后没有朝廷旨意便拿下深宫太监,不太合理。

最合理的解释就是,朝廷给了强烈暗示或明示——办他。

紫禁城

随后,丁宝桢拿下安德海之后,审讯得出“假冒钦差”、“控词私出”、“招摇煽惑”等罪证。

丁宝桢将证据找得很足:

一、我朝列圣相承二百余年,从不准宦官与外人交结,亦未有差派太监赴各省之事。

二、朝廷要织龙袍,向来下明谕命织造“敬谨遵行”,何用太监远涉靡费;

三、万一命太监外出,也应“明降谕旨并部文”并有“传牌勘合”

四、安德海所用龙袍旗帜、女乐等违禁御用禁物。

   一个个的爆锤,让安德海根本无法解释,自己明明是正大光明出京,在丁宝桢一条条律法之下,变成了一场太监也疯狂的私自行动。

而且最后一条,简直就是一招必杀,太监还用御用禁物,这可是造反的大罪呀,即便是平日飞扬跋扈的安德海,此刻也知道,自己这把恐怕是要栽了。

丁宝桢的奏折传到北京,恰巧慈禧有病,最后这事儿就经慈安太后同意,由同治、恭亲王等内务大臣共同审办。刚开始内务大臣还想替安德海辩解一番,结果同治帝直接气愤地说:

“此曹如此,该杀之至。”

皇帝都已经给此案定下了必杀的基调,谁还敢替这个倒霉鬼说情。很快军机大臣们便一起敲定安德海死罪,朝廷拟旨,以六百里飞寄直隶、两江、江苏、山东督抚和漕运总督,要他们:

“迅速派委干员,于所属地方将六品蓝翎安姓太监严密查拏,令随从人员指正确实,毋庸审讯,即行就地正法。”

随后,丁宝桢遵照圣旨,对安德海行刑处斩,确实做得很符合流程,人家只是奉命办事,冤有头债有主,慈禧即便想要找回场子,也不是找丁宝桢这种角色。

更何况人家丁宝桢杀了安德海之后,还办了一件让慈禧不得不承他人情的事儿——下令“裸尸暴市”,供所有人观看。

这倒不是丁宝桢故意侮辱安德海,而是要以正视听。

慈禧太后出行

先前民间一直有传言,慈禧之所以对安德海如此宠爱,是因为安德海是个假太监,他混进宫来,与慈禧“秽乱宫廷”。经过丁宝桢这一出验明真身,这些谣言顿时止息,慈禧虽然对杀安德海这事儿不爽,但对于丁宝桢的处理此事的细节,还是比较欣赏的。

所以,按流程办,总是不会错的,而细节更是能够决定成败,自古亦然。

丁宝桢自身很给力

在我们以往的印象里,晚清时期已经溃败不堪,但真实的情况是即便在工业社会的步步进逼之下,晚清那帮儒臣们,依然在拼命地修补着朝廷这艘破船。

这里面有组建湘军与太平天国鏖战的曾国藩;有兴建北洋水师,使中国在列强中立足的李鸿章;也有平定陕甘回乱,收复新疆的左宗棠。

同治中兴名臣

一大批汉人士大夫挽狂澜于既倒,生生在晚清时期,弄出了一个“同治中兴”的气象,撑起了晚清最后一道曙光。

丁宝桢也属于这群修补匠中的一员,二十年治理鲁、蜀,虽然不见拓土开疆的伟业,却有平凡耕耘的累累政绩。

同治六年,47的丁宝桢成为山东巡抚,当时的山东有两大难题:剿捻、治河。

同治七年,捻军从河北定州北上,逼近京都,丁宝桢闻讯星夜率领数千劲旅驰援,与敌军激战旬月,最终击溃捻军。

独以一军,猝出寇前,转战雄、任、深、祁、高、肃间,复饶阳,功最盛,数降敕褒嘉,加太子少保。

捻军自此一战,胆气尽失,在各路官军围剿之下,最终被歼灭于山东,历时十八年的“捻乱”自此平定。

清军平捻

而安德海之事,就是在丁宝桢受到嘉奖的第二年发生的,一个为朝廷立下大功的功臣,按照流程办事,慈禧确实不好怪罪。

其后,太平年间,丁宝桢花大力气治理黄河决口,不仅亲自制定方案,还组织亲临现场督办。

“与役夫共艰苦,人情和乐,争先趋事。”

两次堵塞决口,拯救数十万黎民百姓,让生民得以存活,这也是为什么山东父老恳请朝廷,要求让丁宝桢魂归鲁地的原因。

其后丁宝桢治理蜀地,整顿吏治、改革弊端,还将失修百年、淤塞不堪的都江堰,进行了修浚。

治理河道

因为丁宝桢治理河道非常有经验,因此当年修浚都江堰,不仅花费较少,而且修浚之后,当地民众受利百年,成为了福泽后世的大善政。

晏然顺轨各堰,层层消纳,但有灌溉之利,绝无泛滥之患。

丁宝桢因此也获得了“能臣”、“廉正”的美名。

慈禧虽然宠爱安德海,但她首先是一个政治家,政治家看问题不可能只是凭个人喜恶,对于手下有这么一个能臣,她确实不可能为了一个作死的奴才,去毁掉国家的栋梁。

结语:

安德海的死,看似是丁宝桢的刚烈,其实背后隐藏着宫廷高层的斗法,丁宝桢,作为下面一位忠贞为国的大臣,不管是哪位高层得势,最终都不会波及到他,毕竟人才难得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25

提到清末慈禧最信任的太监安德海,人们一定会同时想到那位著名的山东巡抚丁宝桢。丁宝桢是贵州平远(今织金县)牛场镇人,晚清名臣,是晚清洋务运动中的重要人物。他为官做事重大义,知变通,重实效,约束部属甚为严厉,为政清廉。1863年,43岁的他由长沙知府调任山东按察使,1867年3月由阎敬铭举荐晋升为山东巡抚,与淮军李鸿章部合力围剿入鲁东路捻军。第二年,西路捻军向定州进军,逼近京城,丁宝桢率兵驰援,保护了京城安全,朝廷更加器重他,数次降旨褒奖。

本来丁宝桢在山东巡抚任上干的不错,但1869年秋,丁宝桢在其治下的地界迎来了一位特殊的人物,并因为此人的出现,使丁宝桢开始名扬天下、青史留名。这个给丁宝桢带来麻烦的人物就是慈禧太后驾前第一红人太监安德海,这年安德海假借为同治帝采办龙袍材料为由南下,正好路过山东地界,安德海率领的队伍一路耀武扬威,招摇纳贿,一时之间无人敢违。当安德海一行来到泰安府时,丁宝桢经过初步了解和确认,得知安德海此行并无正规手续,便以太监私自出宫四十里即违清廷祖制为由,命人将其捉拿,并将其押至济南进行审问。

丁宝桢认真审问,并经过向朝廷确认,在得知安德海确实是在没有慈禧太后懿旨下出宫的,于是很快就将其在济南正法处死。这个消息传到京城,一时引得朝野上下震动,颇得奕䜣等朝中重臣的赞誉。其实,当时擒杀安德海时正赶上慈禧生病,所以也算是慈安太后和奕䜣等人,趁机促成丁宝桢将安德海速速处决。待安德海死讯传到慈禧耳朵时,她异常震惊,并立即召见奕䜣质问安德海被杀是怎么回事,但奕䜣只以祖制和安德海此行的斑斑劣迹为由,便将慈禧的质问顶了回去,使慈禧体会了一次“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的感觉。

其实,安德海的死确实怪不得别人,全是他个人作死造成的结局。安德海平时仗着慈禧的宠爱,早就惹得朝廷上下众多不满,早有人欲除之而后快。安德海被处斩时,慈禧因病并不知情,但丁宝桢实际是得到了恭亲王奕䜣经请示慈安太后批发的谕旨指示的,所以他才敢迅速将其处死。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1-07
丁宝桢最后升官了,因为安德海确实是罪有应得,慈禧也无话可说,只好嘉奖了丁宝桢,他去了新的地方当官直到去世为止。
第3个回答  2021-01-07
他最后的结局非常好,是自然老死在四川总督任上的,并没有因为杀安德海而遭到慈禧的报复。
第4个回答  2021-01-07
他最后受到了慈禧的报复,毕竟李连英是要上位的,所以陷害了他。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