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作者是谁?背后有什么故事?

如题所述

作者是晋代陈寿,故事:

董遇字季直,性格敦厚老实而且很好学。附近的读书人请他讲学,他不肯教,却对人家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请教的人说:“您说的有道理,只是苦于没有时间。”

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时间”。有人问“三余”是什么?董遇说:“三余就是三种空闲时间。冬天,没有多少农活。这是一年里的空闲时间;夜间,不便下地劳动,这是一天里的空闲时间;雨天,不好出门干活,也是一种空闲时间。”

扩展资料: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其实隐含了一个道理:量的积累够了,才能产生质的突破。会读书,厚书可以读薄,薄书可以读厚。反复揣摩,才能领会书中 的意境和韵味。读书,也跟其他事情一样,可以熟能生巧。所以读书,要肯下功夫才行。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科学依据:

丹尼尔·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当中,把大脑系统分为两种:系统1和系统2。大家在读书的时候,有时候是系统1在读,有时候是系统2在读,有时候是系统1与系统2在融会贯通。

总之,我们专注的时候一定是显意识在读书,不专注的时候其实是潜意识在读书。读书,不光是理性脑需要明白,真要是读懂了,直觉脑也是明白的。所以,不要以为识字就是读书,大谬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