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十大名将有哪些

如题所述

以下列举中国古代最突出的十位将领,他们分别是:孙武、吴起、白起、韩信、王翦、卫青、霍去病、李靖、李牧、徐达

孙武

编辑

孙武春秋时期齐国乐安(今山东省广饶县)人,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兵圣、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出生于公元前535 年左右,具体的生卒年月日不可考。曾以《兵法》十三篇见吴王阖闾,受任为将。领兵打仗,战无不胜,与伍子胥率吴军破楚,五战五捷,率兵6万打败楚国20万大军,柏举之战后攻入楚国郢都。北威齐晋,南服越人,显名诸侯。所着《十三篇》是我国最早的兵法,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成为国际间最着名的兵学典范之书。[1] 

吴起

编辑

孙武

吴起战国初期魏国左氏(今山东省定陶县)人,是当时的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吴起一生历仕鲁、魏、楚三国,通晓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内政、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仕鲁时曾击退齐国的入侵;仕魏时屡次破秦,尽得秦国河西之地,成就魏文侯的霸业;仕楚时主持改革,史称“吴起变法”,前381年,楚悼王去世,楚国贵族趁机发动兵变攻杀吴起。后世把他和孙武并称为“孙吴”,《吴子》与《孙子》又合称《孙吴兵法》,在中国古代军事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

白起

编辑

白起

白起战国时期秦国郿县(今陕西省眉县)人,战国四大名将之首。秦昭王时从左庶长升至大良造。周赧王二十二年(前293年)伊阙之战,采取先弱后强、避实击虚的战法,全歼韩魏联军24万人,因功晋升国尉。此后30余年,攻取韩、魏、赵、楚等国70余城。三十六年,领兵入楚,攻克楚都,受封武安君。四十二年,赵、魏联军攻韩国华阳,白起率军救韩,大败联军,斩魏军13万人,淹死赵军2万余人。五十五年,长平之战大败赵军,坑杀赵俘40多万人,为秦国最终一扫六合消除最大的障碍。后为相国范雎所妒忌,于五十八年十二月被逼自杀。[2] 

韩信

编辑

韩信

韩信秦末汉初淮阴(今江苏淮安市)人,汉初三大名将之一。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萧何誉为“国士无双”,刘邦评价曰:“战必胜,攻必取。在楚汉战争中被刘邦拜为大将军,并发挥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夜袭魏国,背水一战击败代、赵。之后,他又北上降服了燕国。汉四年,韩信被拜为相国,率兵击齐,攻下临淄,并在潍水全歼龙且率领援齐的二十万楚军。于是,刘邦立韩信为齐王,次年十月,又命韩信会师垓下,围歼楚军,迫使项羽乌江自刎。汉朝建立后解除兵权,徙为楚王。被人告发谋反,贬为淮阴侯。后吕后与相国萧何合谋,将其骗入长乐宫中,斩于钟室,夷其三族。[3] 

王翦

编辑

王翦(出生和逝世时间不详),战国时期秦国名将,关中频阳东乡(今陕西富平东北)人,秦国杰出的军事家,主要战绩有破赵国都城邯郸,消灭燕、赵;以秦国绝大部分兵力消灭楚国。与其子王贲一并成为秦始皇兼灭六国的最大功臣。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使其与白起、李牧、廉颇并列为战国四大名将。王翦是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始祖。

王翦

卫青

编辑

卫青

卫青西汉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市)人,中国古代三大骑兵战天才之一。他是西汉时期能征惯战,为汉朝北部疆域的开拓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将领,也是中国历史上为人熟知的常胜将军。卫青的首次出征是奇袭龙城,揭开汉匈战争反败为胜的序幕,曾七战七捷,收复河朔、河套地区,击破单于,为北部疆域的开拓做出重大贡献。卫青善于以战养战,用兵敢于深入 ,为将号令严明,对将士爱护有恩,对同僚大度有礼,位极人臣而不立私威。许多人都以为“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指的是和卫青同年代的飞将军李广,但这是错误的,龙城飞将的真正所指正是卫青。[5] 

霍去病

编辑

霍去病

霍去病(前140年—前117年),汉族,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西汉名将、军事家,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封冠军侯。

霍去病是名将卫青的外甥,善骑射,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断,善于长途奔袭、闪电战和大迂回、大穿插作战。

初次征战即率领800骁骑深入敌境数百里,把匈奴兵杀得四散逃窜。在两次河西之战中,霍去病大破匈奴,俘获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连山。在漠北之战中,霍去病封狼居胥,大捷而归。

元狩六年,霍去病因病去世,年仅24岁(虚岁)。武帝很悲伤,调遣边境五郡的铁甲军,从长安到茂陵排列成阵,给霍去病修的坟墓外形象祈连山的样子,把勇武与扩地两个原则加以合并,追谥为景桓侯。[6] 

李靖

编辑

李靖

李靖隋末唐初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人,唐初第一名将。出生于官宦之家,隋将韩擒虎的外甥。原为隋将,后效力李唐,为唐王朝的建立发展立下赫赫战功,南平萧铣、辅公祐,北灭东突厥,西破吐谷浑。其对突厥的决定性胜利,间接导致了阿拉伯帝国的瓦解与罗马帝国的灭亡。同时,他治军、作战又积累了一套成功的经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的军事思想和理论。他写有《李靖六军镜》等多部兵书,大都已经失传,后人编辑了《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在北宋时期列入《武经七书》,是古代兵学的代表著作。[7] 

李牧

编辑

李牧

李牧(?-公元前229年),嬴姓,李氏,名牧,柏仁(今河北隆尧)人,战国时期的赵国军事家,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8] 

李牧生平事迹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先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以抵御秦国为主,因在宜安之战重创秦军,得到武安君的封号。公元前229年,赵王迁中了秦国的离间计,听信谗言夺取了李牧的兵权,不久后将李牧杀害,一生从未败绩,最后死在自己人手里

徐达

编辑

徐达

徐达元末明初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县)人,明朝开国军事统帅。虽是平民出身,却是不世出的军事天才。1363年鄱阳湖之战以少胜多全歼陈友谅65万大军。1367年,率军消灭张士诚割据势力。同年任征虏大将军,率军20万北伐中原拔洛阳后分兵山东山西,四面出击收复华北、中原,攻克通州包围大都、灭亡元朝。徐达深通谋略,善于指挥大军团作战,仅沈儿峪之战就斩获元军首级10余万,俘获元朝官吏1865人,将校士卒84500余人,北元第一名将扩廓帖木儿仅与其妻子数人逃窜至黄河时得流木以渡。徐达北伐不仅推翻了元朝黑暗残暴的统治,使燕云十六州时隔430年再次回归汉人的手中,更是打破了历史上由北向南统一的公式,可谓千古奇功。[9]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8

庞德,称号“白马将军”。

庞令明是南安郡狟道县(今甘肃天水市武山县四门镇)人。一开始投奔到马腾的帐下,在平定羌民的征战中立下赫赫战功。后来庞德跟随马超到达平阳,抵御袁尚手下大将郭援、高干,郭援渡河半途中被钟繇联合马腾军马超部夹击,庞德在马上亲斩郭援首级。张白骑在弘农反叛时,庞德也参与战斗。每次出征经常冲锋陷阵,勇冠凉州三军。后来几经辗转,庞德随张鲁归降于曹操麾下,被授官立义将军,封为关内亭侯(长期饭票),食邑三百户。

219年,庞德作为曹仁的副手抵御关羽。为了报答曹操的知遇之恩,庞德抬着棺材表决心。两军对垒期间,庞德总是骑着白马驰骋砍杀,交战之际,曾一箭射中关羽前额,于是被关羽军称作“白马将军”(经常有人拿着这一点说庞德比关羽还强)。没过多久就到了南方的雨季,此时汉水暴溢,庞德率诸将与关羽展开了殊死搏斗,把箭翎都射光了,又短兵相接。庞德以寡敌众却越战越勇,力战多时后因所乘小舟被洪水打翻,终为关羽军所擒。关羽想要劝降他,不过庞德好像跟关羽有什么不共戴天的大仇,不但不降还厉声痛骂关羽,继而被关羽斩首。

魏延,据说“脑后有反骨”。

魏文长是义阳人,因为文韬武略城府深,倍受刘备器重(有人说魏延在刘备心目中的地位甚至比关羽还要高)。

刘备入川时因有许多战功而被任命为牙门将军,当刘备攻下汉中后就立即提拔魏延为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省部级),镇守汉中,魏延就此成为了一名封疆大吏。魏延统治汉中近十年,之后又屡次随诸葛亮北伐,战功卓著。期间魏延多次向诸葛亮要兵,打算出奇计另走一路直攻关中,计划与诸葛亮在潼关会师,但诸葛亮一直不许。

魏延与长史杨仪不和,在诸葛亮死后,两人矛盾激化,相互争权,魏延被马岱追斩,并被夷灭三族。

张绣,又称“北地枪王”。

张绣是武威祖厉(今甘肃靖远)人。是东汉骠骑将军张济的侄子,也是汉末群雄之一,割据宛城的大军阀。

起初跟随张济征战,张济死后,张绣与刘表联合,后来又归降了曹操。因为张绣对曹操的言行十分不满,而突袭曹操,并再次与刘表联合。官渡之战前夕,张绣听从贾诩的建议,再次投降曹操,并参加官渡之战。因武功显著,官至破羌将军,封宣威侯。

在北征乌桓的途中,张绣去世(一说为曹丕逼死),谥定侯。

马岱,目测战斗力高于魏延

马岱是扶风茂陵人,是“神威天将军”马超的堂弟。

曾追随马超大战曹操,反攻陇上,围攻成都,并参加汉中之战等。后来在诸葛亮病逝之后,受杨仪派遣斩杀了名将魏延。马岱还率领军队出师北伐,但被魏将牛金击败故而班师回朝。

官至平北将军,陈仓侯。

第2个回答  2020-09-18

比如三国时代的关羽、张飞、吕布等,万军中取敌军上将首级。这样的人个人战斗力到底有多强?有像电影里面"叶问"一样,1 vs 几十不成问题吗?

对手如果是没怎么经过训练的普通人,或者是经过训练的士兵,对于这些将军(关羽、张飞、吕布)来说,真实打斗的情况分别会怎么样?

人在冷兵器战斗中,有多强,有哪些因素影响,其实这是一个适应范围不同的问题,斗剑,单挑,冲阵,斩将,突围,先登陷阵,等等,都可能因“体格,马术,装备,技法,士气,经验,运气,等等多种因素而有极大差距。我们在史书上看到的是”武力表现“。

斗剑:这种是步战,轻甲或无甲,也有重甲的,在轻甲或无甲的战斗中,熟练的功法战技,灵敏的移动是主要决定因素,在重甲对无甲这种战斗中,双方要采取不同战术,甚至不同心理战略来致胜,在斗剑的历史记载中,我们国家的不多,倒是日本人的冢原卜传,有十九次真剑决斗而胜的纪录(不排除日本人吹牛)。

单挑:骑战,有甲这里指战阵条件的单挑,而不是巷战单挑,巷战单挑其实可以看作斗剑(使用兵器)在历史上单挑纪录非常少,吕布挑战刺伤郭汜,这算一个典型,但表现最好的却是唐朝时代的猛将尉迟恭,在唐代骑战最常用的马槊战斗模式下,他可以无甲(这只是大胆,并不是优势)三次夺取以勇猛著称的李元吉手中马槊。这个想象一下可是超级牛逼的武功,敌人以骑枪冲锋的姿态向他冲来,二马错蹬瞬间他把人家长枪都夺了,而且是三次,对方有心理预警下也完全不能免疫缴械。

冲阵:骑战,有甲这种都是出现在战场上,跟体格(体格的重要性在于穿甲)装备,士气,马术等,都有关,但影响最大的却是对方素质和运气。对方要是素质非常高的方阵步兵,或者工事后的强弩,再牛副的人也会变成死人(萨尔浒的刘大刀悲剧了)。而冲阵表现最好的同样是出现在唐代,牛人薛仁贵演出了一场白袍冲阵的战场秀,在混战的战场上,穿白袍,骑白马,都是花样作死的典型,因为你最显眼,大家都会打你。而这么玩还战功赫赫那就真的是武力牛逼哄哄。

斩将:不多说了,这个大家都知道,关云长关老爷,刺颜良于万军中。

突围:骑战,有甲。这种最牛逼的战例都是没成功突围的,项籍乌江边的一战就不用说了,这个大家都知道,还有个可惜的是冉魏的武悼天王冉闵,对前燕(鲜卑人,慕容复他曾祖)的包围网突围,持双刃矛和战钩,独斩三百多人,最后因为马累死了被俘。

先登陷阵:步战,有甲。先登指攻城时率先攻上城墙的勇士,所以是步战,这里表现最好的是汉末时代的曹操的保镖典韦,在对吕布的濮阳之战中,他身为敢死队一员,身披双层铠甲(这是重点,)放弃盾牌(为了双手使用大戟切割敌阵)于是有了“敌十步乃呼我”的绝佳表现。

第3个回答  2019-07-22
大家总说汉代以前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