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王攘夷名词解释

如题所述

[zūn wáng rǎng yí] 尊王攘夷一词源自春秋时代,“尊王攘夷”一词最早见于《春秋公羊传》,该书是解释儒家经典《春秋》的三部专著之一。本意为“尊勤君王,攘斥外夷”,攻守易形,制止内卷化,指导方针是“尊崇周王室,诸侯不兼并,侵夺外夷地”。后来演化为具备复杂含义的政治术语,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等地区的历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9
尊共攘夷。
第2个回答  2017-01-02
尊王攘夷一词源自春秋时代,“尊王攘夷”一词最早见于《春秋公羊传》,该书是解释儒家经典《春秋》的三部专著之一。本意为“尊勤君王,攘斥外夷”,后来演化为具备复杂含义的政治术语,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等地区的历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文名
尊王攘夷
外文名
Respect the king and defend the barbarians together
拼 音
zūn wáng rǎng yí
释 义
面对外族入侵,结成民族统一战线
起 源
春秋时代
出 自
《春秋公羊传》
历史背景
齐桓公称霸中原的政治主张
策划人
姜小白、管仲、鲍叔牙
关联运动
葵丘会盟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