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心如说女儿太叛逆:家长如何跟叛逆期的孩子斗智斗勇?

如题所述

作者| 陶若素 近期,林心如在访谈中谈及女儿的叛逆行为,表达了自己的感慨。 为了玩耍,女儿选择留在家中,甚至会对妈妈说“走开”。 林心如并非批评女儿不听话,而是对女儿的成长感到惊讶,毕竟孩子不可能一直对父母唯命是从。 我们作为父母,深知孩子成长过程中自我意识和独立意志的增强是必然的。 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大约3岁时会经历第一逆反期,他们通过说“不”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和力量感。 然而,并非所有父母都能理解这一心理发展阶段,有时会将孩子的独立见解视为对父母的反抗和叛逆。 当孩子进入所谓的“叛逆期”时,很多父母感到如同面临大敌。 《叛逆不是孩子的错》一书中指出,叛逆的孩子往往感到不被家庭理解,而家人也确实难以理解他们的行为。 爱孩子的父母数不胜数,但遗憾的是,不理解孩子的父母也不在少数。 在一期《超级育儿师》节目中,一对父母因为10岁孩子的叛逆行为而求助,他们感到非常困扰。 在父母眼中,孩子似乎无可救药。 爸爸询问孩子的作业情况,孩子却置若罔闻,甚至爸爸威胁时也毫不退缩。 孩子生病后,借机拒绝上学,无论爸爸如何斥责,孩子都无动于衷,甚至对爸爸说:“滚开,再逼我就去跳楼。” 父子之间的冲突激烈,父母感到既愤怒又无奈。 然而,教育专家兰海却指出,孩子的叛逆行为往往源于他们的无助感。 她指出,这个家庭中,爸爸掌握了绝对的权威,妈妈像仆人一样,孩子几乎没有发言权。 爸爸对孩子的交流仅限于学业,而忽视了孩子的情感需求。 樊登曾说过,当孩子感到无助时,情绪会主导他们的行为,因此与父母的沟通往往变成逃避或反抗。 父母往往被孩子的情绪所影响,却未能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真实需求,如爱、存在感、发言权和被尊重的渴望。 家庭危机往往源于父母对孩子的误解。 《倾听孩子》一书中指出,孩子每一个“异常”的行为背后,都有其合理的理由。 只有父母能够理解孩子,才能真正理解孩子。 作家刘墉的儿子刘轩曾在一段视频中回答一位家长的困惑:青春期孩子叛逆怎么办? 刘轩表示,只有保持平常心,才能理解孩子。因为叛逆期就像太阳东升西落的自然现象,在特定的时期,它是必然会出现的。 刘轩自己也曾是一个叛逆的孩子。多年后,他揭示了叛逆的真正原因:那就是孩子觉得自己长大了,不应该再对父母言听计从。 除了青春期的荷尔蒙影响,孩子身边的同龄人也在讨论独立、主见和生活,这使得孩子有了独立的想法。 虽然孩子此时并不具备真正的独立能力,但独立的态度必须明确。那就是“谁反对我,我反抗谁”。 孩子用叛逆和唱反调的方式,试图告诉大人:我长大了,我要独立做主。 叛逆对孩子来说,是一件好事。 孩子长大注定与父母分离,去更广阔的世界探索自我。叛逆期是最佳练手期,孩子通过寻找自我,塑造自我,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学会如何待人接物,从而建立一个完整的自我认知概念。 只有经历过叛逆期的锻炼,孩子才能拥有独立的人格和成熟的思想。孩子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才能有自我主见和分寸。 如《无声告白》中所说:“我们终其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法国作家拉封丹曾写过一个寓言。南风和北风打赌,谁能将路人身上的大衣脱掉,谁就力量大。 北风用寒风猛吹路人,结果路人把衣服裹得更紧。南风出场,一阵暖意袭来,路人纷纷脱衣散热。 这个寓言中的路人就像叛逆的孩子,父母就像风,想要让孩子停止对抗,温和的方式是最智慧的选择。 01不要与孩子“直面刚” 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曾说:一个不成熟的人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个理由而轰轰烈烈地死去。 如果孩子在做他认为对的事时,却遭到父母的反对,他会将这件事看作是“争取意志自由”的权利斗争,不惜与父母对抗到底。 电影《回到过去拥抱你》中,儿子喜欢摇滚却遭父母强烈禁止。 父亲把他锁在家里,剪断他的吉他弦,儿子就砸了爸爸的车。爸爸也不甘示弱,搅了儿子的演唱会。最后为了报复爸爸,儿子跳河自杀。 我们作为父母要知道,孩子小时候,威力震慑可能有效。但随着他长大,自我意愿增强,力量变强,攻击力也在变强。硬碰硬,只会两败俱伤。 为了防止极端行为,面对孩子的叛逆,我们要适度认怂。只有父母不强势,孩子才不会燃起叛逆的火苗。 02给孩子自主的权利 杨澜在TED演讲中分享过好友黄静洁的育儿方式,即:陪孩子犯错,让他拥有自主权利。 作为妈妈,每次旅行时,她总是放手让孩子自己做路线安排。一次,孩子惊喜地发现,地图上两个点很近,可以走着过去。妈妈欣然接受,结果他们走了很久。 妈妈没有说教或指责,只是说:下次我们可以设计出更好的路线。 当孩子有自主愿望时,只要不涉及原则和底线,作为父母,我们要懂得“放权”。 也许孩子会犯错,没有拿捏好权利的尺度和方法,但父母怕出错,一味地阻碍和束缚,只会让孩子感受到不被尊重和怀疑。 我们给孩子自主权利,就是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没有了对立冲突,孩子的叛逆期才不会像暴风雨一样猛烈来袭。 03给孩子选择题,而非单选题 《别以为你会爱孩子》中有一个故事。 孩子想看动画片,拒绝洗澡。妈妈好话说尽,孩子就是坚决抵抗。 是看动画片,还是洗澡?作者说,我们可以给孩子第三条路。 妈妈可以说,这个动画片真有意思,你闭上眼睛能听到动画片声音吗?孩子试了试,说可以。 妈妈继续引导,那你试试去浴室听,能听到声音吗?孩子又试了试,依旧能听到。 妈妈接着说,那洗澡时也能听到吗?孩子接受了妈妈的意见,妈妈也顺利让孩子洗澡。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孩子叛逆,其实是由于我们只给孩子“是”或“否”的单选题,这样很容易制造冲突。 作为父母,与其给孩子单选题,不如给孩子选择题。答案不变,何必纠结解题方式。只有孩子感受到被尊重,他才愿意合作。 我们父母只有理解孩子,才能心生智慧,创造更多相处方式。对抗叛逆,最好的方式永远是爱与耐心。 李跃儿老师曾说,父母眼中理想的孩子,就是有问题的孩子。 但其实,哪有什么有问题的孩子,孩子叛逆期的问题,不过是他成长的提问。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角色认同的同一性”,是孩子青春期首要任务。孩子的叛逆归根结底,不过想解答 “我是谁”、“我能做什么”、“我与社会的关系”。 孩子只有对自我有清晰认知,才不会迷失未来。 作为父母,我们能做的,不是在孩子叛逆期为他关上门,任由他独自寻觅或不许他脱缰。我们要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并坚决陪在他身边,帮他一起寻找自我。 孩子只有感受到父母的理解、尊重、爱和信任,才能顺利找到出口,知道前路的方向和目的地。 而这过程中,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导航”。 是否能将孩子带到人生指定地点,在于孩子怎么走,更在于父母如何保驾护航。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