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varicel-la-zoster virus,VZV)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其神经损伤主要为炎性脱髓鞘改变。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为皮疹治愈后仍有持续性、长期的疼痛。大约有 20%的带状疱疹病人会遗留神经痛。其危险性随年龄增大而增加,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神经痛的发病率会持续增高。少数患者由于长期忍受疼痛折磨而苦不堪言,心理负担沉重,情绪抑郁,睡眠障碍,生活质量低下,工作和社交能力降低甚至丧失,因而产生对生活失去信心而有轻生的念头。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病因现尚未完全阐明。
目前有多种说法,一种观点认为主要是局部炎症反应而不是神经轴突的破坏,这个炎症反应涉及到快钠通道 mRNA的调节,引起异常的放电从而产生疼痛。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与患者脊髓后根神经纤维受损有关,并发现带状疱疹的神经损害为炎性脱髓鞘改变,此过程是可逆的。老年人由于组织退化,修复神经的功能降低,神经组织修复过程较慢,因此易发生后遗神经痛且持续时间较长。
目前对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尚缺少满意治疗手段。
现代医学常用治疗方法为抗病毒类药、镇痛药及维生素、收敛药物擦敷、神经活性药物等,以及神经外科方法。虽然可以不同程度控制病情,但长期服用药物会产生胃肠道不良反应或依赖性,手术也存在引起轻偏瘫和感觉缺损的危险。
祖国医学早在汉代就有带状疱疹相关病名和疗法的记载,其理论和疗法发展到今天日趋完善。后遗神经痛的辩证主要为气滞血淤,经络不通,不通则痛。针灸治疗本病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以火针疗法疗效最佳,尤其在止痛、止疱及后遗神经痛的等方面明显优于其他疗法。火针刺激强度较大,可理气通络祛瘀,达到“通则不痛”的疗效;火针疗法也具有以热引热,生肌敛疮的作用,可以调整脏腑经络功能。因此,火针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效果显著,可促进带状疱疹后期损伤神经的恢复,减轻神经异常放电引起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其取材方便,操作简单,安全有效,适合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