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如何选择专业和院校?记住六大原则?

如题所述

近期,不少即将考研的同学们纷纷向我咨询关于考研专业选择的问题。因此,今天我特地撰写了这篇关于择校择专业的文章,旨在帮助大家更有效地收集信息并确定适合自己的专业。
选择与努力,对于考研而言,同等重要。考研不仅需要我们努力备考,还需要我们做出明智的选择。因此,我们在决定考研专业时,必须进行合理分析,切忌盲目跟风或凭感觉选择。否则,最终吃亏的只能是自己。
一、分析自己,确定目标
在高等教育中,先选择专业还是学校,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根据我们的建议,你应该首先考虑专业选择。因为专业的选择将直接关系到你的未来职业发展路径。例如,如果你希望在未来从事教师职业,或者希望考取编制,那么你应该选择教育学相关专业。
然而,仅仅选择专业是不够的。接下来,我们需要考虑学校选择。这一选择将关系到你在未来院校竞争中的难度。当你明确了意向专业后,你的选择范围会缩小。这时,你可以进一步研究全国900多个招生单位,了解哪些学校在招收该专业的研究生。这样,你就可以判断哪些学校是适合你的,哪些是不合适的。
总之,先选择专业会使你在未来的院校选择中更加明确和有针对性。否则,面对全国近千所招生单位,你可能会感到无所适从。
二、择专业要避开哪些误区
1、盲目追求热门专业
2、混淆兴趣和志趣
在审视自己是否真的对一个专业感兴趣时,我们可以思考三点:
①您是否已做好准备,深入并专研于该专业领域?
②您是否对该专业有深入的了解,还是仅凭感觉喜欢,但实际上并不清楚该专业的详情和未来的就业方向?
③ 您是否具备在该专业领域学习的真正潜力和资质?这实际上是看您的专业知识水平。
3、局限于本科专业
在选择研究生专业时,不必强求与本科专业保持一致。换言之,完全可以选择与本科专业毫无关联的跨专业进行研究。
热门专业的选择随着整个产业结构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无法准确预测未来的趋势和需求。
为了应对未来产业结构的调整,建议大家选择较为宽泛的专业,以便在研究生阶段根据社会产业的变化方向,及时调整研究方向和重点。
三、如何选择报考专业
1、搞懂考研专业
我国学科目录分为学科门类、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三级学科。有13大学科门类,172个一级学科,563个二级学科,二级学科下面还有N个研究方向。
学科门类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等;
一级学科对应的是本科的专业名称,比如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
二级学科对应的是研究生的专业名称,比如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史等,研究生报考的就是二级学科。
每个二级学科都有一个6位代码,1、2位表示“学科门类”,3、4位表示一级学科,5、6位表示二级学科。
例如045108学科教学(英语),其中04表示学科门类教育学,0451表示一级学科教育学专业硕士,045108表示二级学科学科教学(英语)。
2、搞懂学硕和专硕的区别
学术型硕士以学科为基础,以学术研究为导向,注重理论和研究,旨在培养高水平的学术研究人才。
专业硕士则以实践应用为导向,注重实践和应用,旨在培养具有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专业硕士教育的特点是将学术型与职业性紧密结合,毕业生主要是在特定领域内从事具有明显职业背景的工作,如工程师、医师、教师、律师、会计师等。
四、选择专业需考虑哪些因素
1、兴趣爱好
在选择专业时,应尽量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以便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学习。未来从事自己感兴趣的行业将带来满满的幸福感。(请注意,这次可能是你最后一次自主决定未来职业发展方向的机会。)
2、职业规划
选专业是要充分考虑自己的职业规划,要想想自己将来想从事什么职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
3、专业背景
如果对本专业没有强烈的反感,建议选择本专业或相近专业进行报考,这样能够提高录取的成功率。在选择跨专业报考时,一般来说,理科可以跨考到工科、文科、经济、管理等专业;工科也可以跨考到文科、经济、管理等专业;文科跨考到经济、管理专业相对难度较大;而文科跨考到理科、工科专业则难度更大,有些甚至不允许跨考。
4、个人能力
在选择报考专业时,应充分考虑个人能力和优势,并以此为依据进行选择。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是该专业是否涉及数学科目的考试。如果个人在数学方面表现欠佳,那么应尽量避免选择初试科目中包含数学的专业。相反,如果个人在某个特定领域具有显著的优势,那么应选择与该优势相关的专业,以提高个人成功率。
五、选院校时需考虑哪些因素
1、院校层次
首先确定你想要报考的院校层次,学校是不是双一流、985、211,或者学科领域内的名校。
2、学科实力
通过查询学科排名,比较不同院校该学科的实力和影响力。例如教育学专业学科评估A+的院校仅有北京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两所。
3、地理位置
此外,地理位置也是选择学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从宏观角度来看,中国的东部、西部、南边、北边、沿海、内地等不同区域各有其特点。对于互联网相关专业而言,北京、杭州、深圳等城市因其良好的互联网土壤而成为首选;若从事金融、经济等领域的学习,则应优先考虑位于中国华东地区的城市,因为该地区是中国金融中心;而对于工科学生来说,南京、苏州、上海等城市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4、就业方向和培养特点
有关院校的就业方向和培养特点,这方面需要详细去阅读了解学校的招生简章和学院介绍,最好能找到学长学姐了解具体的情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2-25
  考研如何选择专业和院校?考研选专业和院校是一件非常具有技术的事情,选择热门专业容易被刷掉,选择冷门专业对就业又不好,选择不知名的学校同样也是不好就业,那么如何选择好呢,下面我们记住几大原则。
  一、考研专业和院校选择
  原则一:认准院校基本信息
  原则二:看清招生计划
  招生单位每年9月都会公布招生计划,除了单独公布,有的会写在招生简章、招生目录。在报考时最好打听清楚,除了在官网上,也可以向已经考上的学长学姐求助攻,了解一些内部消息。
  原则三:看准报考人数
  报考人数可以看出你的竞争对手到底有多少,从而明确你自己的复习程度和预计要考多少分,成功考上。
  原则四:关注实际录取人数
  从录取数据中可以得知实际录取人数,结合去年公布的招生计划名额,可以判断出该专业去年的招生录取情况。另外,可以看一下目标院校有没有扩招的传统。
  原则五:了解复试分数线
  复试线是最直观的数据,复试线越高,考研难度越大。部分专业的实际分数线远比国家线高得多。
  原则六:记住成绩计算方式
  有的学校初试分会占到总成绩的70%,有的是初试、复试各占50%,有的学校复试分只占总成绩的30%、甚至20%。初试和复试都是前后环环相扣的,初试选对学校,复试成功上岸概率高;初试选错学校,复试高分依然调剂无门!
  二、给考研人一些报考建议
  01
  可以通过“八步报考法”确定自己的考研专业。
  “八步法”:专业范围选择→硕士类型选择→意向专业选择→意向地区选择→意向硕士点选择→意向硕士点竞争难度分析→自我竞争力分析→确定目标硕士点。
  02
  处处留意关于报考院校的信息
  首先最基本的是我们要关注学校的大纲已经研招网的相关信息,也可以留意一下学校的研究生院官网,有时候会不定期的更新一些今年招生的最新动态。
  必须关注的网站有: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中国教育在线、考研历年真题库、考研论坛、考研科普、考研院校库、考研专业库、考研资讯以及目标院校研究生院官网。
  03
  做好自己的规划
  小到每天,大到整个考研我们会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对于跨专业的同学来说,由于在跨考的专业课上基础薄弱,因此提前学习备考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显得格外重要。
  三、给跨考人的一些报考建议
  跨专业要考虑的第一个问题是要弄明白这个专业是干什么的,就业前景如何,不要盲目去认为自己喜欢一个专业,一定要各方进行资料分析,进行理性抉择,跨专业考研有一个大忌就是一旦选择了就千万别再摇摆不定,确定了就要坚定自己的选择,不要因为周围的环境而动摇。
  考研政策不清晰?同等学力在职申硕有困惑?院校专业不好选?点击底部官网,有专业老师为你答疑解惑,211/985名校研究生硕士/博士开放网申报名中:https://www.87dh.com/yjs2/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学信网可查】正规学历提升合规办学

先录取后缴费送助学礼

¥100元起

【快速下证】大专本科专升本高升专在

学信网查先录取后缴费

¥100元起

【真实学历】自考国开成人高考各类名

学信网真实可查

¥100元起

【国家认可】零基础学历提升,学费低

全程辅导助学服务

¥100元起

    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学历提升在职研究生专升本自考成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