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量机制可以总结为三个要素,应该是哪些

如题所述

《Operating Systems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中Andrew S. Tanenbaum对信号量的描述和以前看过的教材有区别。但其核心思想是类似的。

以前的书上(包括网上不少帖子)是这么叙述的:

―――――――――――――――――――――――――――――――――――――

信号量S是一个整数,S大于等于零时代表可供并发进程使用的资源实体数,但S小于零时则表示正在等待使用临界区的进程数。

Dijkstra同时提出了对信号量操作的PV原语

P原语操作的动作是:

(1)S减1;

(2)若S减1后仍大于或等于零,则进程继续执行;

(3)若S减1后小于零,则该进程被阻塞后进入与该信号相对应的队列中,然后转进程调度。

V原语操作的动作是:

(1)S加1;

(2)若相加结果大于零,则进程继续执行;

(3)若相加结果小于或等于零,则从该信号的等待队列中唤醒一等待进程,然后再返回原进程继续执行或转进程调度。

PV操作对于每一个进程来说,都只能进行一次,而且必须成对使用。在PV原语执行期间不允许有中断的发生。

―――――――――――――――――――――――――――――――――――――

说明:要保证PV是原子操作,对于操作系统,只须在操作过程中关中断即可。

Andrew S. Tanenbaum对信号量的定义有所不同,其PV操作也有区别。

―――――――――――――――――――――――――――――――――――――

信号量是一个整数,其值不小于0。它表示被积累下来的唤醒操作数。

P原语操作的动作是:

(1) 检查S是否大于0。

(2) 若S>0,则S = S – 1;否则,执行P操作的进程将睡眠,并且此时P操作并未结束。

V原语操作的动作是:

(1)S = S + 1。

(2)如果一个或多个进程在该信号量上睡眠,无法完成先前的P操作,则有系统选择其中一个并允许它完成P操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