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是什么时候种植的?

如题所述

根据情况来定:

1、夏玉米播种时间一般在6月中旬,也就是在6月中旬为适宜。

2、春玉米其种植时间一般是在春季。北方春播玉米区一般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和内蒙古的全部,山西的大部,河北、陕西和甘肃的一部分,是中国的玉米主产区之一。占全国玉米面积的39.2%,总产量占全国的43.8%。

扩展资料

玉米传入中国时间:

根据各省通志和府县志的记载,玉米最早传到我国的是广西,时间是1531年,距离哥伦布发现美洲(1492年)不到四十年。

到明代末年(1643年为止),它已经传播到河北、山东、河南、陕西、甘肃、江苏、安徽、广东、广西、云南等十省。还有浙江、福建两省,虽则明代方志中没有记载,但有其他文献证明在明代已经栽培玉米。

清初五十多年间,到十七世纪末(即康熙三十九年)为止,方志中记载玉米的比明代多了辽宁、山西、江西、湖南、湖北、四川六省。

1701年以后,记载玉米的方志更多,到1718年为止,又增加了台湾、贵州两省。单就有记载的来说,从1531到1718年的不到二百年的时期内,玉米在我国已经传遍二十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玉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10

根据情况来定,夏玉米播种时间一般在6月中旬,也就是在6月中旬为适宜。

北方春播玉米区一般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和内蒙古的全部,山西的大部,河北、陕西和甘肃的一部分,是中国的玉米主产区之一。占全国玉米面积的39.2%,总产量占全国的43.8%。其种植时间一般是在春季。

玉米种子一般在6 ℃-7℃时就可发芽,所以在早春适农时播种,玉米果穗包叶发黄、上部籽粒变硬时收获。

1、适农时。玉米种子在6℃~7 ℃时开始发芽,但发芽缓慢,容易受病菌侵染及害虫、除草剂危害,一般将5~10厘米土层的地温稳定在8℃~10℃,作为春玉米适播期开始的标准。早整地、整好地是适时播种的前提。春播期间气温回升快,最佳播种期一般只有10天左右。

2、玉米是一种高产作物,收获不当一般可造成8~10%的减产,即每(亩)667平方米少收获80公斤左右。科学实验表明,玉米收获的早晚对玉米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很大。一般情况下,人们习惯在玉米果穗包叶发黄、上部籽粒变硬时收获。研究表明,这时的玉米正处在腊熟期,还没有完全成熟,此时收获,玉米要减产8~10%,出粉率低,且品质差。

3、玉米完全成熟的标志是籽粒乳线消失,籽粒基本变硬,微干缩凹陷,果材苞叶干枯发白、松散。籽粒乳线是玉米开花授粉后28~30天出现的。当淀粉在籽粒顶部充实沉积,开始形成固体时,下部仍为乳浆状液体时,形成的固体和液体的交界面,截面好象一条线从外部看,这就是乳线。乳线从出现到消失,玉米要历经形成期、半乳线期和乳线消失期三个时期,共计20天左右。

扩展资料

玉米(拉丁学名:Zea mays L.)是禾本科玉蜀黍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玉蜀黍、棒子、包谷、包米、包粟、玉茭、苞米、珍珠米、苞芦、大芦粟,东北辽宁话称珍珠粒,潮州话称薏米仁,粤语称为粟米,闽南语称作番麦。

玉米是一年生雌雄同株异花授粉植物, 植株高大, 茎强壮, 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 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农作物, 其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和小麦。玉米一直都被誉为长寿食品, 含有丰富的蛋 白质、 脂肪、 维生素、 微量元素、 纤维素等, 具有开发高营养、 高生物学功能食品的巨大潜力。但由于其遗传性较为复杂, 变异种类丰富, 在常规的育种过程中存在着周期过长、 变异系数过大、 影响子代生长发育的缺点, 而现代生物育种技术不但克服了上述缺点和不足, 同时也提高了育种速度和质量。 

玉米味道香甜,可做各式菜肴,如玉米烙、玉米汁等,它也是工业酒精和烧酒的主要原料。 

2018年8月,财政部、农业农村部、银保监会印发通知,将玉米作物制种纳入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险费补贴目录。

玉米生育期是指玉米从播种到新种子成熟所经历的天数。生育期的长短因品种、播种期、光照、温度等环境条件差异而有所不同,一般早熟品种、播种晚的和温度高的情况下,生育期短,反之则长。

玉米全生育期分为播种、出苗、三叶、七叶、拔节、抽雄、开花、灌浆、乳熟、成熟等主要发育时期。播种期为播种当天日期,出苗期不全田苗高2~3厘米左右的幼苗出土达60%以上。拔节期为全田60%以上的植株基部茎节开始伸长。

大喇叭口期为全田60%以上的植株上部叶片呈现喇叭口形。抽雄期为全田60%以上的植株雄穗尖端露出顶叶3~5厘米。吐丝期为全田60%以上的植株雌穗花丝露出苞叶。

成熟期为全田90%以上的植株籽粒硬化,并呈现出品种固有颜色和光泽,籽粒乳线消失。玉米生长发育的过程可分为苗期、穗期和花粒期。

苗期:指的是从出苗到拔节的时期,该期以营养生长为主,以根系建成为中心。出苗是从播种到种子发芽,在大田中有 50%的出苗,幼苗高 2 厘米的时期。

穗期:是指从拔节到抽穗的时期。该期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是生长最为旺盛的时期。该期又可划分为拔节期、 大喇叭口期和小喇叭口期。

拔节期是幼穗分化时,在靠近地面的地方用手可以摸得到有 2~3厘米的茎节的时期。

大喇叭口期是棒棒叶开始抽出,但尚未展开,形成新叶丛生,上平、 中空,状如喇叭,雌穗进入小花分化期,在上部展开的叶片和尚未展开的叶片间可以摸得到富有弹性的小穗的时期。

花粒期:是指从抽穗到结实的时期,是以生殖生长为中心,籽粒建成的阶段。包括了抽雄期、 散粉期和结实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玉米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5-18

玉米根据种植时间的不同分春玉米和秋玉米,春玉米四月下旬五月上旬播种,八月下旬可收获。秋玉米最迟是不能迟于7月中旬播种,10月中下旬收获。

种植玉米的方法:

1、播种:

我国玉米产区自然条件差别很大,要根据本地的霜期长短,土壤质地,土壤地力,种植月的,选择适宜的品种,饲用玉米和马齿型杂交种产量高。还要注意良种的繁育,适当安排种子田面积。玉米的播种期受温度,湿度的影响。

春播玉米在7.6cm上层内稳定在15℃为最佳播种期。华北地区夏播玉米在小麦或豌豆收获后及时播种。

2、管理:

玉米植株高大,籽粒和茎叶产量高,要求管理精细。施肥、灌水、化学锄草及防治病虫害等是玉米高产栽培管理中的关键技术措施。要获得高产优质的玉米,播前每亩施 2000—3000kg优质厩肥作为基肥。

3、灌溉

玉米喜半干旱气候,但对水分十分敏感。开花期一株玉米每天耗水约2kg,每亩每天耗水3—4m3 ,全生育期耗水 250—350m3 。不同生育用玉米对水分的需要不同。抽雄前10天至抽雄后10天是玉米一生中需水最多,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称为“需水临界期”。这个时期要进行灌溉。

4、虫害

玉米经常发生叶斑病、丝黑穗病、黑粉病、黑条矮缩病、青枯病等病害及粘虫、玉米螟、蝼蛄、地老虎、蛴螬等虫害。应注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合理轮作及药剂防治等措施及时防治病虫害。

扩展资料

玉米传入中国己经有400多年,在我国种植的玉米主要是推广引进品种,结合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获得适应中国环境的品种。

1950年以前,中国仅进行了极少的杂交种选育研究,没有在生产上应用。实际上,玉米杂交能增产的理论研究在美国早在1909年就己经开始。我国对杂交玉米的研究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启蒙和创建时期(1926一1949)

我国玉米育种起始于20世纪初。1900年,京师大学堂罗振玉率先在书刊中介绍欧美玉米良种和栽培技术。随后,《农学报》开始宣传玉米良种及栽培知识。

从1926年起,金陵大学的王缓等分离自交系并组配杂交种供教学使用,1930年中央大学的赵连芳等开始选育自交系,1931年山西省铭贤学校在太谷进行美国玉米品种引种试验,中选育出金皇后品种,推广种植到华北、东北、西南等各省。

从1926年至1949年,中国的玉米育种研究在困难的条件下进行,所育成的一些综合种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但是,杂交种没有在生产上应用。一是因为农民不能接受,二是在战争状态下也很难推广杂交种。

2、品种间杂交种推广时期(1949一1959)

从1949年开始,为了迅速提高粮食生产,国家提出了玉米改良及杂交种推广方案,全国各主要院校相继开展了品种间杂交种的选育工作,并在生产上同步推广。那时不需要品种审定,新品种一旦表现良好就地推广。代表品种有坊杂2号、齐玉25号、小粒红x东岗黄马牙等。

3、双交种推广时期(1959一1965)

50年代末,国内各育种单位相继育成了一批双交种,因为双交种的产量比品种间杂交种高,因此迅速在生产上推广,到1965年,双交种己在生产上大面积种植。代表品种有双跃3号、农大3号、农大7号、春杂5号、春杂12号、吉双83号、新双1号等。

4、单交种推广和6次品种更换(1965一)

中国第一个大面积应用的单交种是河南新乡农科所于1963年组配成功的,当时的品种增产30%一40%,1965年开始推广种植。中国农业科学院的白单4号也开始推广。

到70年代,中国科学院的群单105、广西玉米所的小英雄、丹东市农科所的丹玉6号、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的中单2号等新品种也相继育成推广。

1999年,全国杂交种的占有率接近90%。单交种的推广使产量大幅度地提高,但是单交种推广一段时间后,就出现一些问题,如感病(新的病原菌或生理小种的出现引起的)等。

因此,中国平均每隔7一8年,就更换1次品种,实际上发达国家每隔5年左右就更换1次品种。从推广单交种以来,我国己更换了6次单交种,目前中国正在种植的玉米品种为第7次品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玉米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10-29
玉米分春玉米和秋玉米,春玉米四月下旬五月上旬播种,八月下旬可收获;秋玉米最迟不能迟于7月中旬播种,10月中下旬收获
鲜食玉米栽培j技术,种子各地种子公司都有销售。
鲜食玉米品种要求糯性好、果皮薄、口感细腻、商品性状好、果穗中等,适合蒸煮和速冻加工。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鲜食玉米有糯玉米、甜玉米、黑玉米、彩色玉米及普通玉米等,商品性状不一,造成价格参差不齐,生产效益差别较大。而增加鲜食玉米的收益,选用对路的优良品种是关键。糯玉米是鲜食玉米的首选品种。其栽培技术:
一、适期播种。露地栽培,春季适播期为地温稳定在10度以上,出苗期最好在当地的晚霜期过后;夏播期以玉米灌浆期气温在16度以上为准。
二、隔离。鲜食玉米栽培必须与普通玉米隔离,防止因串粉而影响鲜食玉米的品质。空间隔离时间距应在300米以上,时间隔离时,播期应间隔15天以上。
三、整地施肥。应选择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排灌条件良好,土壤通透性好的两合土最好。为提高鲜食玉米品质,整地时应施足底肥,增施有机肥,配方施肥,要求亩施3000-4000公斤优质农家肥、50公斤三元复合肥,并施用适量的锌、硼等微肥。
四、播种。播前进行人工选种,除去瘪粒、霉粒、破碎粒及杂质,然后用0.2%磷酸二氢钾液浸种8-12小时。播种方式为直播宽窄行种植,宽行80厘米,窄行50厘米,株距25-30厘米亩栽3500-4000株。
五、田间管理。
1、去除分蘖。鲜食玉米由于自身品种特性及种植时基肥较足,植株分蘖较多,应在苗期及时去除分蘖。
2、留双穗。鲜食玉米一般都具有多穗性,为提高果穗商品性状,每株最多留2个果穗,其余果穗尽早除去。
3、追肥。追肥应视苗情而定,在12-14片叶进行,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
4、病虫防治。鲜食玉米一般含糖最高,品质好,玉米螟危害较重,在大喇叭口期用Bt生物颗粒杀虫剂或巴丹可溶性粉剂去芯防治,严禁使用残效期在20天以上的剧毒农药。
六、采收。鲜食玉米由于是采收嫩穗,适期收获非常重要,采收过早,干物质和各种营养成分不足,营养价值低,采收过晚,表皮变硬,口感变差。适收期为授粉后20-23天,品种不同略有差异。授粉后20天开始检查,做到适期采收。
七、采后处理。鲜食玉米以售鲜穗为主,最好做到当天采当天销售,如需远距离销售,必须采取一定的保鲜措施,防止玉米果穗由于呼吸作用消耗自身的营养成分及水分,造成鲜度和品质下降。
第4个回答  2015-09-12
玉米分春玉米和秋玉米,春玉米四月下旬五月上旬播种,八月下旬可收获;秋玉米最迟不能迟于7月中旬播种,10月中下旬收获。
鲜食玉米栽培技术,种子各地种子公司都有销售。
鲜食玉米品种要求糯性好、果皮薄、口感细腻、商品性状好、果穗中等,适合蒸煮和速冻加工。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鲜食玉米有糯玉米、甜玉米、黑玉米、彩色玉米及普通玉米等,商品性状不一,造成价格参差不齐,生产效益差别较大。而增加鲜食玉米的收益,选用对路的优良品种是关键。糯玉米是鲜食玉米的首选品种。其栽培技术:
一、适期播种。露地栽培,春季适播期为地温稳定在10度以上,出苗期最好在当地的晚霜期过后;夏播期以玉米灌浆期气温在16度以上为准。
二、隔离。鲜食玉米栽培必须与普通玉米隔离,防止因串粉而影响鲜食玉米的品质。空间隔离时间距应在300米以上,时间隔离时,播期应间隔15天以上。
三、整地施肥。应选择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排灌条件良好,土壤通透性好的两合土最好。为提高鲜食玉米品质,整地时应施足底肥,增施有机肥,配方施肥,要求亩施3000-4000公斤优质农家肥、50公斤三元复合肥,并施用适量的锌、硼等微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