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培养目标培养科学

如题所述

(一)学生科学知识的学习情况

科学知识对于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来说是一个基础部分,是培养和形成其他要素的载体[1],如果没有知识的铺垫,任何目标都无法达到。但是通过我对五年级学生的观察发现,学生的科学知识很缺乏,我举一个典型的实例说明,我教五年级三个班,他们学习地球一课时,我问了一个问题:“地球是什么形状的?”这个问题根据我的统计,有93%的同学认为地球是“圆形”的,这是个错误的答案,但却深深地刻在了他们的脑海中,真正的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股的不规则的“椭球形”,最后我通过让他们感受地球仪的形状,还告诉他们圆形和球形的区别,两个星期后我再问同样的问题时,仅仅只有28%的学生能够答出来,我就只能不断地纠正和巩固这类型的内容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于是我对学生和家长都进行了抽样调查,发现并非只有学生对于这样的问题会出错,连家长给的答案都是错的,于是我就明白了,那是一种长时间错误的灌输导致的,而这种原因归根到底都是科学知识的不牢固甚至是一知半解导致的。

(二)小学生科学知识缺乏的原因

1、家长不够重视,由于现代教育讲求的是一种成绩,而对于小学生来说,科学基本都是不用考试的,所以家长们就觉得学与不学都没有关系,而且他们绝大多数对于科学的知识也不够全面,不能给予学生正确的辅导,这也是其中一个原因。

2、学生对科学的了解不深,小学生好动,喜欢做实验,做活动,但是科学知识是要从书上或是互联网中直接获取的,有的是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有的甚至是需要长期探究才能得到答案的,但是小学生们很难做到坚持下去,时间一长就容易失去探究的信心[2],最后还有可能直接导致他们失去对这门科目的兴趣。

3、部分学校不够重视,依然是由于科学这门课并不是常规考试科目,所以部分学校教育科学的老师多为兼职老师,甚至有的学校会使用文科老师教科学,这是我国关于科学这门学科教育的一个固有毛病。我国教师培养采取分学科专业方式进行,这有效地提高了培养效率,使得每一门学科的教师在本身学科范围内的技能得以比较熟练,但是,文科教师缺乏基本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研究训练;而理科教师也只懂本身的专业领域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样这些教师们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就难以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就是一个典型表现。[3]这就导致了一些知识没有正确的教导给学生,小学是一个学习基础的阶段,第一印象有的时候会很深刻,一旦错了,或许就有可能伴随他们一生,所以这也说明了为什么我调查家长一些关于科学知识的基础问题时,家长们也会出错的原因了。

(三)浅谈解决小学生科学知识缺乏的一些方法

1、积极和家长交流,让家长能够支持学校或科学老师们办起来的一些探究活动,多让学生动手探究,积极思考,甚至让家长们和学生们一起参加到这样的科学活动当中。

2、鼓励和支持学生,当学生找到了一个科学问题的答案或是探究到一个关于科学内容的实验时,就应该给予他们奖励,让他们有成就感,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对科学知识的探究越来越感兴趣,这便是他们学习科学知识的动力;每当学生将要放弃探究的时候,我们更要支持学生,当他们的后盾,告诉他们,科学实验是不怕错的,就怕将要得到结果的时候放弃了,那是会后悔一辈子的啊。

3、教育者应积极提高自身科学能力,不断补充科学知识,至少在学生提到的问题能够准确的回答,不懂的知识和学生一起探讨,不要为了自身的面子而误导了学生,重视学生的科学知识的积累,多与学生分享科学知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1-24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当今社会发展越快,学科分化越来越细致,科学课的正式开设,“科学素养”这个名词应运而生,那么到底什么是科学素养呢?
素养被定义为一种特殊的能力和行为模式。是指人们在工作、生活、活动中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理解和运用印刷信息开发自己的知识潜能的能力。
科学素养一词是由英文翻译而来的。英语中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跟学者有关,指有学识,有文化;另一种是真对一般公众而言的,指能够阅读,能够书写。在新的课程标准里北京师范大学郁波教授是这样给科学素养定义的,科学素养有三个层面的解释:一是培养学生必备的基础学科知识,二是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的思维方式,三是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的生活方式。
据我分析,科学素养就其概念本身有其鲜活的一面,这和科学技术正处在高速发展的时代是息息相关的。科学素养主要是指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的思维方式。
明确了科学素养的含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习和掌握一定的基本的科学方法义,那么究竟该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呢?
(1)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习和掌握一定的基本的科学方法,
即是通过假设----验证----结论的方式来得出结果。培养这样的思维方式有利于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不会盲目冲动,具有一定的理性思维。科学方法是从事学科探究活动所必须采用的一些方法,学生一旦掌握了这些方法,也就学会了“真刀真枪搞科学”的真实本领,就能在自然探索科学的过程中,获取科学新知、发展科学能力、提高科学素质。
实践,是一种手脑并用的操作活动。物理学家杨振宁曾经指出“不该说,读书努力就是好学生。应该说,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才是好学生。”科学课所特有的学科特点为学生的动手实践创造了有利条件。因为,各种自然观点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大多是学生在进行实验操作的实践活动中发现和认识的。因此,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善于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引导学生充分地动眼、动手、动脑、动口,按一定的要求对研究客体,包括实物、标本、模型以及有关的实验情况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进行实验和操作,使学生获得更直接、更清晰、印象更新的认识。同时,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训练而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为学生以后进一步的学习、工作、研究,乃至创造发明等打好不可缺少的素养基础
(2)创造条件,激发学生勇于参与、经历科学探索活动的兴趣
学生学习科学,不仅仅是获取信息、接受知识,更重要的是能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去自行探究科学,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并让他们在经历科学探索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3)课外延伸,拓宽学生实践和创新的途径。
科学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而小学生对自然科学的探索是无止境的。在学生已理解了一定的科学概念,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之后,教师要十分重视引导学生灵活地应用已有的知识与技能,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去进行一些新的或较深层次的探索,这是学生从学习知识到灵活应用知识的一个深化过程,一个知识有效迁移的过程,更是思维与能力的重要表现。由此,科学课外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拓宽了学生实践和创新的途径,也大大丰富了学生科学素质的形成和内容。
总之,小学科学课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主要阵地,要在科学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探究、实践、创新,还需要不断地进行教育探索,不断地潜移默化地在学生心灵上播撒科学和创新的种子。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