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建筑布局

如题所述

纪念馆一期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千平方米,该馆正大门陈列分广场陈列、遗骨陈列、史料陈列三大部分,而广场陈列又由悼念广场、祭奠广场、墓地广场3个陈列场所组成。

二期工程的纪念馆展馆的整体设计形状为“和平之舟”,像是一座拔地而起的船头造型。新馆完整保留了原馆遗址和场馆部分,同时向东西两方延伸。

从江东中路步行过一座小桥,便可以到达新建的三期新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开阔的草坪,成椭圆形,这里就是胜利广场。

这里算是南京最悲痛的一段历史,这里不能算作一个景点,这里是历史上的悲剧,警示现在的人们,也纪念在日军暴行下牺牲的中国军民。

扩展资料:

进馆会有安检,禁止带入打火机、液体也要进行检查。馆外设计的非常空旷,意在营造一种严肃和纪念的感觉,会有一些同胞遇难的雕塑和遇难者纪念墙以警示人们。

进入馆内就是场景的模拟,将你带入那个年代军民一起抗战的岁月,馆内陈列了大量的资料和史实来确定日军不承认的南京大屠杀

馆内的布置有一定的思路和教育意义,场景模拟、陈列史实、当年经历过这场灾难的幸存者的资料、最后对英烈和无辜的百姓吊唁。

走出后一座象征和平的雕塑又告诉人们历史不应被遗忘但我们也要爱好和平,爱好和平,不忘历史,不能让历史重蹈覆辙。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