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乡的经济发展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2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乡村经济的全面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大山乡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期间,围绕“加大扶贫力度,改善农村环境,推进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活动主题,以开发扶贫工作统揽工作全局,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以转变干部工作作风为抓手,以扶贫开发项目实施为载体,全面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在爱德项目48万元资金的支持下,大山乡倾力打造1000亩优质大蒜种植基地建设,为发展特色种植,推进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开辟了又一条新路。
大山乡是大方县最偏远的少数民族乡镇,海拔最高2000多米,最低仅几百米,地处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全乡沟壑纵横,水土流失、石漠化严重,百姓只能靠传统种植玉米、洋芋、辣椒等农作物维持生计。特殊的自然环境条件,加上交通不便是长期以来制约大山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农工党中央多方协调下,爱德基金会决定从2009年3月至2012年10月,向大方县大山乡提供援助资金480万元,由大方县政府配套资金496万元,用于推动大山乡的综合发展。项目涉及粮食安全、生态改善、人畜饮水、人居环境改善、教育和卫生事业发展等6个大项16个小项。实施1000亩大蒜种植,是该项目中的一个小项,总投资48万元,在大山乡光华村、沙土村各实施500亩。
大山苗族彝族乡实施大规模的大蒜种植,在大山乡还是首次。由于受传统种植观念的影响,许多群众不愿意种,也不敢种大蒜,种多了,怕买不出去,又当不了粮食吃。为打消群众种植大蒜的思想顾虑,大山乡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大深入、大走访、大调研活动的开展,组织乡村干部深入村组、深入农户,认真向群众宣传贯彻科学发展观,引导群众转变传统种植观念,树立商品意识、市场意识,破除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小农思想。同时,通过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农技干部现场培训、向群众发放种植技术资料等方式对群众开展大蒜种植技术培训,提高群众的大蒜种植管理技术。为充分发动群众,搞好大蒜种植规划,大山乡党委书记何兴武多次到光华、沙土村组织召开群众大会,深入田间地块规划种植区域、指导地块面积的丈量,确保1000亩大蒜种植面积的落实。
大面积种植大蒜,种子成了问题,要在周边乡镇购足1000亩大蒜种很困难。为保证大蒜种的供应和蒜薹、大蒜生产出来后的销售,了解市场行情,大山乡通过网上查找、组织干部到贵阳、毕节、安顺等地实地考察,对比大蒜质量和价格。在乡党委、政府的组织下,于2009年10月26日从贵阳购进大蒜种40吨,及时发放到种植农户手中,由乡村干部指导农户规范化种植。目前,经过干部群众10余天的努力,大山乡光华、沙土两村共1000亩大蒜的种植已全面结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