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称制度是否需要改革?

如题所述

一提职称,十师九疼。校官不疼,乐在其中。改革职称,民意呼声!职称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激励教师,但是却没有起到激励作用。反正这么多年了我没看出来,评上的业务水平高了?教学成绩突出了?干劲十足了?这都没有,恰恰相反,评上了万事大吉了!啥都不想干了!

目前职称制度主要存在两大问题。

一方面,职称评审和职务脱节,有的教师为评职称,不得不去发论文、搞课题,以达到评职称的要求,这导致教师围着职称指标教学。

另一方面,职称和待遇、福利保障挂钩,导致职称评审中存在“跑要”现象、潜规则问题。

怎么改革更合理?

一,降低职称工资,提高基础薪资,一个正确方向。

目前职称工资和基础薪资差别太大,极大的影响教师的积极性。使年轻教师觉得多干活少拿钱,晋级是拿工资的唯一途径。

大力提高基础薪资待遇,极大减少初级和中级职称之间的职称薪资的比例,而且基础薪资随着社会消费水平逐年递年按比例递增,保证年轻人的正常生活水平和质量,不能靠喊喊吃得了苦,受的住清贫的大口号养活一家人,工资不唯职称是举,才能让年轻人愿意从事教师,乐于从事教师,向往从事教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有这一点,所有说给你涨工资,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都是骗人的纸老虎。

二,公务员都是按工龄自然晋级的,教师晋级为什么不能借鉴一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