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为什么是空心

如题所述

亿万年前竹子其实是实心的。因周围全是根深叶茂,高大粗壮的树木竹子要想争得较多的空气水分和阳光就必须让自己快速生长抢占空间在环境通迫下不断调整自己,竹竿加强了细胞壁上厚的机械组织和维管束(输送水分和养料的组织)将中心的髓部(—些薄壁组只)退化就成了管状结构变成空心。这种变化更有利于获取阳光等生存资源。但是竹子空心后给它带来—个问题就是容易被折断。竹子又是怎么解决这个难题的呢? 他进化出了—种“Z”亨型结构也就是竹节,大大的加强了竹竿的支撑力量这样既能保持空心而实现快速生长又能坚实挺直不易被折断植物分类学上竹子属于禾本科原本跟水稻,小麦,芦苇等等我们俗称的各种【草】
一样样的。说的直白一些就是,竹子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长高,生长速度非常快。不过,竹子中间的部分却赶不及外层的生长速度,所以中间是空心的。全世界共有1200多种竹子,它们长得相当高大,一般都有数十米高。只有少数种类的竹子高度不及一米。竹子不仅可以做出美味的食物,还可以用来观赏养殖,更可以用它来体现艺术(竹制品),众所周知,“国宝”大熊猫就喜欢吃竹子。但并非所有的竹子都是空心的,真的有实心竹,也许很多朋友都会觉得很意外,实际上在竹类植物中,至少有10余种竹子都是实心的。实心的竹子大都属于箭竹属,这类植物的植株通常都较小,茎粗多在3~6厘米之间,但是有的箭竹茎粗可达8~10厘米,高约3~7米,每节的长度在14~18厘米之间,这种竹子茎杆内部和乔木相似,都是实心的,不过特别粗的箭竹中心部分可能会出现小孔。自然界中的箭竹喜欢生长在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喜欢多雨的亚热带气候,它不需要太多的降水,年平均降雨量1000毫米足够了,但是空气湿度要大,日照不能长期过于强烈,但寒冷和干燥地区是不适合竹子生长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21
竹子是禾本科植物,不是树木。树木是实心的,而竹子与其他一些植物,如水稻、小麦、芦苇和芹菜等一样,茎的中心是空的。最初这些植物也和别的植物一样是实心的,但是,后来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它们却出现变化,茎渐渐变成空心的。空心茎比实心茎更有利于它们的生存。拿竹子来说,它从小长到大,茎的粗细没怎么变化,但是到成熟后却长得特别高,最高的毛竹高达22米。
按说竹子又细又高,很容易折断,但是由于它的茎变成了空心,是一种
“Z”字型结构,能支撑较大的力量,使身体坚实挺直,所以不容易折断。
第2个回答  2020-08-31

竹子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植物 既是熊猫爱吃的食物又是生活中非常实用的材料 那么你有没有注意到竹子的中间是空心的 这是为什么

第3个回答  2019-10-17
第4个回答  2021-01-02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