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看上去“越活越年轻”?

如题所述

世界上哪有“逆生长”这回事啊?!

有“越活越年轻”、“今年二十明年十八”这种事儿吗?!

可能有前世今生转世之类的,不在此讨论范畴。比如大师梁漱溟就明认自己的轮回观:“我是一个佛教徒,从来没有向人说过,怕人家笑话。一个人有今生、前生、来生,我前生是一个和尚。”
有人在知道你年龄之后还夸你“好年轻!”有多年、甚至十几年不见的朋友夸你“逆生长!”甚至有人很夸张地跟你请教“年轻的秘诀”……
虽然明知对方是夸张,但这种PMP(拍马屁)还是很讨人喜欢的。虽然,你很清楚地知道,那是对方会聊天,会讲话。可能是从事过保险业或其它营销类工作,深谙“逢人减岁、遇货加钱”之道。

“逢人减岁、遇货加钱”我第一次听到的版本是“见人短命,遇货添财”。当年单位聘请保险公司组训师来培训营销知识,我听了很新鲜,便一直记得。

这一“典故”出自《厚黑学》,这句话形象地诠释了一条极具可操作性的人际交往原则。“逢人减岁”,猜人家年龄时尽量往小里猜,比如明明老人家快70岁了,你猜TA“您有50岁?”不管是老头还是老太太,大多数人都会在心里乐开了花,心里很得意;“遇货添财”就是看到别人的东西只值100块钱,你就说300元或500元,然后称赞对方识货、有眼光、买到这么价廉物美的东西。

这不是“虚假”不是“厚黑”,是人情达练,是所谓的会聊天,是高情商表现。



参加活动遇到一位女士,穿得很“仙”的样子。仙,就是穿这两年流行的那种类似汉服或茶服,棉麻质地的衣服,裙摆及地,长发及腰,通常还会带佛珠手串什么的,整个人飘飘欲仙像金庸小说里的小龙女。举止优雅,淡定从容。仙儿。

像我这种通常是一身运动休闲装、数十年如一日短头发的人,通常只有仰慕的份儿。关键是,她显得很年轻。我以为她应该是个70末或80初,没想到是60后。

然后,一堆人都夸她“好年轻”、“姐姐逆生长啊”、“怎么保养的啊”、“教教我们吧”……
“仙儿”姐姐淡淡一笑,看得出她的开心,她谦虚地说了声“哪里啊……”然后一会儿,大家就把话题岔开聊别的了。

也经常有人夸我年轻。虽然我也“一大把年纪”了。

在游泳馆遇到一个十五年没见过面的熟人,以前我们都在共青团工作。他已经发福了,我差点没认出来。大概我的样子变化不大,头发还跟15年前一样短,鼻子上的痦子还在,他叫出了我的名字,我也想起了他是谁。他说:“你没怎么变样啊,我一下就认出来了,你好像瘦了好多……”

“嗯。是的,我比十五年前瘦了至少20斤吧。”

“我差点没认出你来呀,如果你不跟我打招呼,在大街上遇到肯定不认识了!你比以前胖多了……”回来的路上,我想起自己跟他说的话,觉得自己真是越来越不适合聊天了。我怎么就忘了“逢人减岁遇货添钱”了呢?!

所以,就想写写关于看上去“越活越年轻”、“逆生长”这回事。



首先,要保持良好的身材。我父母去年到南京参加初中同学聚会,时隔60多年呀,除了保持来往的少数几个同学,估计同学相见满眼是“似曾相识”的陌生人,彼此的辨认靠的是记忆中的名字。

我看到他们拍的合影照片,不论男女,瘦一点的、身材保持得好的,看上去都显得年轻。大腹便便的老人,看上去往往就是行动不便的样子。我边看照片边跟我爸说:“有钱难买老来瘦啊,瘦了也显年轻啊……”SO,想想到七老八十还参加的也许会遇到初恋情人的同学聚会,还是经常锻炼身体,保持住自己的身材吧。
插一句,万科昨天刚刚公告了新一届董事会成员名单。王石已不再作为董事被提名。1984年万科成立大会时体重是69公斤,30多年过去了,他现在的体重是67公斤。他在一次演讲中说:“人到中体重就会加重,肚子增大,我比较在乎我的体型,所以不但没增加,还减少了2公斤。”
今年66岁的王石,看上去比很多奔七的老人年轻得多得多吧?我就不举女人的例子了,一举一大把。



王石图片来自“万科周刊”
其次,不要迷信化妆品。朱天衣写她的婆婆,平生只用清水洗脸,不使用任何的化妆品,一张脸光滑得似少女。朱天衣出生于1960年,她婆婆差不多八十多岁了吧。

我很年轻时看过一篇文章,也许是某个前同事跟我讲的,不记得了,但记得谁告诉过我:“女孩子25岁前不需要化妆……化妆品含化学成分,对皮肤不好。”我以为这是有道理的。一张年轻的脸就是你的资本,不需要化太浓的妆,除非你的职业需要。平常不化妆,偶尔画一下出现在公众面前,反而让人觉得惊艳,是不是?

当然润唇膏口红之类还是要每天使用的。即便不化妆,只涂点口红人也显得精神。还有,虽然我也做很多家务活儿,一双手看上去还保养得不错,因为即便是现在,是夏天,我也会每次洗手之后涂护手霜。有句话当年在《读者》上看到,至今记得:“看一个人是否养尊处优,看他的手就知道了。”如果不能养尊处优,至少不要让一双操劳的手上全是老皱的皮和裂口。

不要经常去美容院。如果经常进美容院磨砂刮皮,就会有一张“美容脸”。虽然是“吹弹可破”的样子,但有的人脸上的血丝都看得清清楚楚了,脸皮薄得实在是吓人。打玻尿酸?呵呵,如果你不需要靠脸吃饭,还是算了吧。

我有个前同事是个大美女,现在依然很美,年轻时就喜欢跳舞,现在还经常参加“旗袍秀”之类的活动。她当年常用的化妆品是“儿童润肤油”,她告诉我:“给儿童使用的往往不会有添加剂,无刺激……”还说再无良的生产商也不敢拿儿童开玩笑(后来的三鹿牛奶三聚氰胺就另当别论了)。所以我至今常用儿童润肤油。

不要经常拔眉毛。眉毛需要修理时,用专业的修眉刀刮去杂毛,而不是拔掉。如果经常拔眉毛,“很多年后将收获一张怎样老皱的眼皮呢”,引号中的这句话,是当年的央视一姐敬一丹所言。我看杂志恰好看到了。就记在了心里。看,多读点书总是有好处的吧?

多读书。除了知道生活常识和知识。大概也容易让人觉得年轻吧?所谓“书读多了,容颜自然改变”,或许也有“读书会让人越活越年轻”的道理。

还有,要有好奇心。所谓“人老心不老”。没有好奇心的人会老得很快!这不是危言耸听,医学已经证明“没有好奇心的老人老得更快!”
一个人如果没有了“好奇心”大概就真的是老了。通常我们知道小孩子童心可鉴,好奇心十足,什么都想探索什么都问什么都想知道,年纪稍长些,因为见多识广,过的桥比别人走的路还多,吃的盐比年轻人吃的米多……常常就对很多事抱无所谓不关心不好奇的态度了。
对新鲜事物抱持接纳尝试学习好奇之感的人,通常都会充满年轻活力。如何保持好奇心呢?我觉得这也可以是一项学习和锻炼。

1、不要给自己贴上标签。有个姐姐跟我说她可能“更年期”了,看谁都不顺眼都想发火……呃,我觉得“更年期”和“青春期”一样,都是个“标签”。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有青春期的叛逆,都会有更年期的烦躁抑郁。忘了这个词吧,不要硬往上贴,不要给自己标上让人觉得老了的记号。不要给任何事贴上无聊的标签。

2、对周围的新事物新变化保持敏感度,常问自己不知道的问题。举我自己的例子。游泳馆换水停运一周,我昨天去游泳时就想,这些水排到哪里去了呢?大概2000立方的水,是直接排放到下水道了(觉得挺浪费),还是跟环卫部门合作,可以用于城市洒水车了(真是天真)……然后,我真的去问了游泳池工作人员。他们告诉我,排放掉了。

类似的问题,比如以前乘坐绿皮火车,我很好奇旅客使用洗手间后大小便的去向,我猜是直接排到了铁轨上,同行的人都说不可能。我立刻发信息问了铁路上的朋友,当年没有微信上网也不方便。他告诉我:“直接排到了铁路上”。

然后你告诉我,飞机上呢?火车上呢?

然后你在饭店吃到一道菜,会不会学着做一下?会不会想到别人是怎么做的?我有个女性朋友养尊处优婚前十指不沾春水,现在简直十八般武艺什么都会,特别是美食,她做得多吃的少,说看别人吃也是一种享受。哦,她看上去好年轻啊!

有这样的好奇心有用吗?当然有,说明你大脑还在高速运转,你对新事物充满好奇,你是个有趣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活着的人,一个年轻的人。你可能有60岁、70岁……甚至100岁的生理年龄,但有一颗充满好奇的活着的年轻的心。

3、学习。活到老,学到死。“活到老学到老”已经不够了,这个年代,如果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真的买不到票打不到车,未来是人工智能时代,如果不保持学习力,不对新知识新技能保持足够的好奇,与时俱进,会活得很难看。大概也会死得很难看。

我还是自夸一下吧。因为此生极少得到赞美和夸奖,必须自己爱自己,自己夸自己。这也是保持年轻态的秘诀之一!

这两天在看《先生》。我看书有个很好的习惯是遇到不认识的字一定会查字典,标上拼音,所以虽然我没受过高等教育,但识字还不算少。

这本书的234页,看到一个字,很像衙门的“衙”,但中间“口”字上面的“五”是“矢”。我在手机上用手写没写出这个字,用笔画也没有,用电脑五笔打字没有,就去翻字典,《现代汉语字典》里居然也没有!我猜大概《康熙字典》或《辞海》里有吧?我家又没这两本,咋办呢?

我外甥酷爱国学。这本《先生》他读过两遍了,他大概知道这个字的读音吧。但是他在上课我不方便问。转念一想,我用“涂书笔记”APP把“陶行衙”(打不出这个字)拍下来,我跟很多人推荐过这个软件了。 虽然转换的字还是“陶行衙”,但我把这三个字输入百度,在“作业帮”里查到了答案。

原来是陶行知自己造的字。知行合一之意,读gan,应该就是实“干”的意思,代表着践行。

哎,武则天造了个“曌”字都能打出来,为什么没有人把陶行知先生造的这个字收录进字典、手机系统、电脑字库里去呢?肯定有一种方法能打出来,不然书是怎么印出来的呢?(知道的用哪种输入法能打出来的,可以告诉我。如下图)



早知道要贴上来,字可以写得更好:)
你快五十了,马上奔五了;快六十了,马上奔七了……那又怎样?忘掉年龄吧!跟着年轻的感觉走,然后,越活越年轻。

祝你!

目光炯炯内心温暖 微信公众号【丁是丁】ID:dsd555555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