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四所985先后赴往东部“异地办学”,大西北真的如此不堪了?

如题所述

我国近年来,高校之中一些985、211这类名牌大学均有“异地办学”的现象,因此,异地办学也成为了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界的一股新潮流,很多知名重点高校都已经走出所在城市,开始在全国各地办学,异地办学确实可以让这些高校显现出新的发展面貌和态势,例如可以输出优质教育资源,助力地方经济发展,同时还可以弥补高校自己在地理位置上的劣势,从而吸引到更多优秀人才,加快自身发展。

改革开放以后,在经济发展上,西北地区一直落后于东中部地区;在教育资源上,由于地理位置不占优势,西北地区学校的发展也落后于很多东部知名高校。但西北地区能拿出手的重点高校可不少,目前拥有四所985高校和九所211高校,这四所985高校分别是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以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但近年来,这些高校的实力都有了明显的下降趋势,不堪压力,先后跑到东部异地办学,这不禁让很多人浮想联翩:大西北的名校真的如此不堪了吗?

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西北地区名校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太低了,西北地区无论是气候环境、经济环境还是就业机遇相较于东部及沿海发达地区都难以留住优秀人才。就以“青年计划”入选者数量为实例,截止到去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入选者数量都在120人以上,而相比于西北的高校,西安交通大学只有59人入学,与之相比这已经是相差甚远了,更何况兰州大学仅才有7人入选,甚至比东部一些211大学还要低,真的是倍感无奈的。

所以说,走出西北到东部地区异地办学,对西北这些985大学吸引优秀人才,提高学科实力意义非常重大,而且势在必得。西安交通大学是我国西北地区实力最强的综合性大学,也是四所985大学之中异地办学的“先锋”,早在2000年,西安交通大学在深圳就成立了西安交大深圳研究院,紧接着2004年,在江苏成立了西安交大苏州研究院,2013年在山东也成立了西安交大青岛研究院;兰州大学紧随西安交大之后,在2014年,兰州大学在上海辐射范围内的江苏南通成立了兰州大学南通基地;西北工业大学在去年也跑到了山东青岛成立西北工业大学青岛研究院;西北最后一所985,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也不甘示弱,在今年7月份也走出了西北,在深圳成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这样一来,西北仅有的四所985大学,全部都跑到东部地区异地办学了。

不可否认,地理位置的好坏,对于一所高校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成为了近年来影响各大高校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再以西安交通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为例,这两所大学可以说是同宗同源的,早在1957年,前交通大学从上海大部分迁往西安,并逐渐发展成为现在的西安交通大学,而剩下的小部分留在上海,发展成上海交通大学。然而最终结果却出乎意料,西安交通大学的发展并没有上海交通大学的好,而且差距不是只有一点点,从各大院校排名中,上海交通大学经常可以排名在全国高校前五名左右,而西安交通大学早已很难进入全国高校前十了。这样的结果难免让人感到十分惋惜。

以上这四所西北985均跑到东部地区异地办学,是否能够拯救昔日荣光呢?从学校的角度来看,异地办学可以吸引到优秀人才和生源,对提升学校自身的发展大有好处;但是从地区的角度来看,高校异地办学也会造成高等教育资源、科研资源流向其他地区,这对西北地区的发展到底是不是有利的呢?大家对西北地区高校探索异地办学又有什么样的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5-11
其实没有,只是西北的环境、经济条件等因素影响,可能学校招生跟东部地区比,要稍微难一点,其实教学质量还是很好的。
第2个回答  2020-05-11
西北四所985先后异地办学,不是说大西北不堪。是因为东部地区人多,发展空间比较大。所以他们去东部异地办学。
第3个回答  2020-05-11
西安交通大学在苏州和青岛设立研究院;西北工业大学也在青岛设立研究院;兰州大学成立了南通基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也成立深圳研究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