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郑板桥创新书法为其题写一篇作文,不要复制,要原创,高分悬赏,一直坐等!

郑板桥是清代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之一。他自幼爱好书法,立志掌握古今书法大家的要旨。他勤学苦练,然开始时只是反复临摹名家字帖,进步不大,深感苦恼。直到后来醒悟到:书法贵在独创,自成一体,老是临摹别人的碑帖,怎么行呢?从此以后,他力求创新,摸索着把画竹的技巧渗在书法艺术中,终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板桥体。

根据这段材料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板桥“六分半书”亦称“破体书”,曾被人誉为“乱石铺地”,骤然看去,大大小小、方方圆圆、歪歪倒倒、长长扁扁、疏疏密密、浓浓淡淡。但细看来,就会领略到他是以气韵统领全军,是意之所之,一气呵成。犹如银河溅天,珠玑泻地,遒劲古拙、气势俱贯,意境高致,妙趣横生。有如音乐一般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可以达到活泼自由的效果。这种“六分半书”的特点,正是郑板桥楹联书法的基本特征。当然作为楹联书法,它有独特的形式和内容,楹联书法是整个板桥“六分半书”的一部分,然而它又有其独特的个性和特征。郑板桥的楹联书法是其整个书法的精华。在板桥的楹联书法中,自出己意陶铸万象,于阴柔之美中贯有阳刚之气,行笔大胆泼辣,墨色淋漓,潇洒流畅,豪婉并存,自成格局,确乎达到了古、媚、雄、秀的至高境界。
  纵观板桥的楹联书法,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一、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结合和高度统一是板桥楹联书法的一大特点。明至清初的书法家,主要是学习晋唐以来的法帖,称谓“帖学”。在清代中期以前,几代皇帝都推崇赵孟頫、董其昌的书法。在科举考试中。规定考卷的字必须写得乌黑、方正、光洁,大小一致,不准破体,千手一体,千人一面,从而造成了“馆阁体”书风。凡是知识分子,要想中举做官,就得学习书写“官阁体”,这种字体虽功力扎实,然而过分拘谨、死板、缺乏生气,失去了艺术趣味,甚至到了僵化的程度。所以我们观看楹联书法,清初到乾隆年间,多数书作其中包括名家书作,多是一种字体一个模式,不管是什么内容的作品,都是用一样的字体一样的格调正正规规地书写,似乎内容与书写形式、表达方式没有关系。虽然也有少数书家想打破这种僵局,注意到了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但这样的书家并不多,也没有几个成功的。然而郑板桥就不一样了。他确实把楹联的内容与书写形式看作是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楹联的内容是楹联的灵魂,书写是为表达其楹联思想内容和感情的,是艺术上的再创造。这种联墨合璧、联墨统一的艺术思想应当是楹联书法的根本所在。如果一幅楹联内容是平平静静的,而你用大草去书写,或内容是虎气生生的,而你用正楷四平八稳地写,那效果必然是适得其反。只有联墨统一才能把意境丰富的楹联内容与相关的书法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起到完美艺术形象的效果。如板桥最有名的楹联“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联,内容是写“简’’出“新"的,而书写用的是行草体,写出的楹联不论结构形式错落有致,还是用笔用墨上的浓淡相兼,都显现出“三秋树"和“二月花"标新立异的意境。这副联十四个字,可以说是神态各异。上联:“删”字扁平,有篆、隶、魏碑笔意:“繁”字立长稳健,以楷为主,加以隶意:“就’’字左高右矮,行、魏结合,安然端庄:“简”字左旁下乖,右边上抗,行、草味浓,富有动感:“三’’字重重三点,非楷,非隶,非草,非行,活象三块乱石;“秋”字行、草笔意完美,恰如秋风习习,叶落留枝;“树"字以行为主,上动下稳,似乎根力无穷。上联纵观之,虽字与字有大有小,有正有斜,有左有右,然而确是行气实足,十分协调。下联“领"字细长,人有行走之势,“异”字笨拙,属杂体字,不同寻常:“标”字向右下方睑落,然最后一捺稳住;“新’’字全然以草书为之,显得活泼新颖;“二”字重重两点:“月”字向右下方斜下,似乎破格有余;“花”字横平稳住。下联观之,似乎行势不够协合,“二月花”小而显得偏右,然而用“郑板桥"三字落款在“二月"之旁,便形成上下一致,显得玲珑剔透了。特别是统观上下两联,确实叫人感到构思大胆,用笔娴熟,立意新颖,令人赏心悦目。再如板桥的“山奔海立,沙起雷行"联,观其联,如见风起云涌,山海呼应,舒卷变幻,威力无穷之势;“山随画活,云为诗留”联,表现的完全是一幅诗情画意,联墨与人的心情相融洽,看此联似乎身临其境,给人以山河壮美的感受。在当时形式主义和拟古主义盛行的情况下,郑板桥的这一举措,无疑是打破了书坛、联坛在“馆阁体"禁锢下的万马齐喑的局面。
  纵观板桥楹联书法的成长历史,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他“六分半书"的形成阶段。这就是他三十几岁到他为官前,即乾隆七年(1742)的50岁前这段时间。这段时间他开始成名,在扬州卖字鬻画为生,这期间的代表作品如“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吴山作画屏”等。这时期的作品板桥风格虽然已经形成,但是显得不够突出,也没有完全放开,字的大小比较匀称,结构有些单调,还缺乏大家的风范。再是内容有些单调,多是写山写水,写花写鸟的风景联。这恐怕与他的年龄和阅历有关。应该说那时板桥还是处在社会的下层,是一位普通的文人画师,他还没有那样的胆识和胸怀把字放得开。字如其人,只有人成熟了,字才可能成熟。人的思想境界没有达到那一步,字的水平就难以升华到那样的高度。
  第二阶段是他板桥体的完善和成熟阶段,也就是他在山东范县特别是在潍县为官期间。这一阶段是他一生中感到得志的时期,在政治上他作了官,为老百姓办了一些好事,这就是他说的“达则泽加于民”。在思想上,他更接近生活,接触民众,对社会的认识加深了,使他的思想丰富成熟起来,处世的哲学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思想以及由这些思想所激发出来的感情都融会在了他的笔端。这枝笔成了他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成了他与恶势力斗争的武器,成了他生活中清闲娱乐的乐器,他的一切在笔下都有所宣泄和张扬。思想的成熟导致了他笔墨的成熟,思想的境界推动了他艺术境界的提高。所以这时的作品应是他一生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即有蒸蒸日上的激情,又有广阔的视野和胸怀,更有泼辣精道的笔墨,可以说其多数传世之作是在这段时间中创作出来的。有代表性的如“山奔海立,沙起雷行”;“一面楼台三面树,二分池沼八分田”;“草因地暖春先翠,燕为花忙暮不归”;“有子才如不羁马,知君身是后凋松”;“课子小书斋聊可借观鱼鸟,连家新竹圃何须多构湖山”等。不仅在楹联方面,就是其它方面的书法佳作,也多出自这一时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