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课程按综合程度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22

Ⅰ 按定员标准的综合程度,定员标准的形式一般可分为( )。

【答案】A
【答案解析】劳动定员标准的分类有不同的标准,按定员标准的综合内程度,定员标准的形容式一般可分为单项定员标准和综合定员标准;按定员标准的具体形式,可区分为效率定员标准、设备定员标准、岗位定员标准、比例定员标准、职责分工定员标准。 

Ⅱ 如何用综合的指标划分可持续发展达成的程度

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的测算方法:
根据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评价的特点和回要求,同时考虑数据的答可获性及计算的简便性,本项研究在总体框架上选用了层次分析法作为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的基本测算方法。同时在计算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结合采用了专家调查、回归分析、神经网络模型等方法。
层次分析法(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即AHP)是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教授萨迪(T. L. Saaty)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的一种系统分析方法。它是一种能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将人的主观判断用数量形式表达和处理的系统分析方法。它从决策分析发展而来,是分析多目标、多准则的复杂大系统的有力工具。

Ⅲ 在生产的过程中,劳动定额形式有多样化,定额水平按定额的综合程度可分为

劳动定额水平,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国家或企业规定的劳动定额在数值上所表现的高低程度。
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劳动定额形式的多样化,定额水平按定额的综合程度不同,分为工序定额水平、工种定额水平、零部件或产品的定额水平。按定额的范围不同,分为车间定额水平、企业定额水平、行业或部门定额水平。按定额的用途分为现行定额水平、计划定额水平、定额标准水平。
劳动定额是计量、考核劳动消耗量的尺度和标准,其水平过高过低都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也不利于正确地编制计划,核算成本,指导生产。劳动定额水平关系到定额基本职能的发挥,它是劳动定额管理的核心问题。
定额工作的各个环节,包括制定修订、贯彻执行、统计分析都是围绕定额水平这一中心而展开。定额水平具有相对性,由于衡量的标准、对比的方法不同,其结果也不同。但基本要求是先进合理,全面体现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劳动定额水平受到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劳动组织与管理多种因素的影响。
现行定额水平只能客观能动反映现有生产技术组织条件、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切勿人为地压低或拔高。先进合理的劳动定额是企业实现高效率和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先进合理定额水平在正常生产技术组织和充分发挥生产能力的条件下,合格的劳动者经过努力,多数人能够达到或超过,部分人能够接近的定额水平。保证定额水平既先进又合理,使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是确定定额水平的基本原则。
先进合理的定额应当是:在正常的生产劳动组织、工作环境和劳动条件下,达到以下几点要求:(1)在每个工作班内,使劳动者充分有效利用工作时间,保持适当的作业强度;(2)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情况下,以正常的速度进行操作,其脑力和体力支出,达到国家或部门的劳动卫生标准;(3)从定额执行的全过程上看,一名劳动者在执行定额的初期可能还存在着困难,但到了中期、后期,由于熟练程度的提高,通过努力会达到并超过定额。同样,对全体劳动者31来说,从定额执行的初期到中后期,也有一个从相对多数(60—70%)到大多数(70—80%),乃至绝大多数(90%以上)人逐步适应,最后达到或超过定额的过程。
在实际工作中,确定定额水平是一个比较复杂和困难的问题,现行定额水平是企业生产、技术、组织、人员以及管理状况的综合反映,它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要提高现行定额水平,使其建立在先进合理的基础上,就应不断改进企业各个方面的工作。

Ⅳ 按照定员标准的综合程度,企业定员标准可分为什么谁可以给我解释一下前半句话的意思!

企业劳动定员管理 定员标准编写格式和要求 [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掌握定员标准的概念、分类、内容和原则,以及起草和修订定员标准的基本方法。 [知识要求] 一、定员标准的概念 定员标准是由劳动定额定员标准化主管机构批准、发布,在一定范围内对劳动定员所作的统一规定。 在过去传统的计划管理体制下,国家对国有企业劳动力的使用严格控制,并由各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制定劳动定员标准,作为编制劳动计划、核定员工工资基金的依据。纵观我国过去劳动管理的历史,各产业部门以及劳动行政主管制定、发布的各类编制定员标准,对于节约使用劳动力,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企业开始走向市场,与过去行政主管部门脱钩,灰飞烟灭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为了迎接市场的挑战,提高竞争能力,必然在开拓市场的同时,重视和加强包括劳动定员在内的各项基础管理工作。如前所述,以制定、贯彻劳动定额标准(包括定员标准)为主要内容的标准化活动,对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劳动定员标准作为劳动定额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球劳动定额工作标准,即以人国(活劳动)消耗、占用为对象制定的标准。它肯有劳动定额标准的科学性、技术性、先进性、可行性、法定性、统一性等一系列特征。 二、企事业定员标准的分级分类 (一)企业定员标准的分级 按照管理体制分类方法,企业劳动定员标准可区分为: 1、国家劳动定员标准。由国家标准化主管机构批准、发布,全国范围内统一衽的劳动定员标准。 2、行业劳动定员标准。由国家标准经主管机构批准、发布,在某一行业范围内统一衽的劳动定员标准。 3、地方劳动定员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主管部门批准、发布,在当地范围内统一衽的劳动定员标准。 4、企业劳动定员标准。由企业批准、发布,在本企业范围内统一衽的劳动定员标准。 (二)劳动定员标准的分类 1、按定员标准的综合程度,可区分为: (1)单项定员标准,亦称详细定员标准。是以某类岗位、设备、产品或工序为对象制定的标准。 (2)综合定员标准,亦称概略定员标准。是以某类人员乃至企业全部人员为对象制定的标准。 2、按定员标准的具体形式,可区分为: (1)效率定员标准。根据生产任务量、每个劳动者的工作效率、出勤率等因素确定的定员标准。 (2)设备定员标准。根据设备性能、生产组织状况、技术要求。工作范围、劳动者负荷量等因素确定的定员标准。 (3)岗位定员标准。根据工作岗位的性质和特点、工作流程和任务总量,以及劳动者的负荷量等因素确定的定员标准。 (4)比例定员标准。按与员工总数或某类人员总数的比例,确定另一类人员人数的定员标准。 (5)职责分工定员标准。根据生产规模、技术复杂程度、管理方式,以及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要求等因素,按组织机构、职责范围和业务分工确定的定员标准。 以上五种定员标准,一般以“单位用工数量”(人。年、人。月)或“个人综合工作效率”来表示,以适应不同条件的需要。 三、企业定员标准的内容 不同级别的企业劳动定员标准基本内容大致相同,只是从不同角度对仗员使用规定了素质要求和数量界限。但仔细区分,也存在一些差别,例如企业定员标准根据生产规模、加工方法、工艺流程、设备类型和性能、岗位工作内容、职责范围等生产技术、劳动组织条件,明确规定出各类人员的数量和比例,并提出各个工序、设备或工作岗位具体的用人标准。而行业定员标准不仅包括上述内容,还应对不同类型企业的机构设置、管理层次、轮休轮班组织形式、作业率、出勤率,以及设备开动率等提出原则性要求。 劳动定员标准中,由于影响人员使用的因素不同,有的要根据主要影响因素划分出若干组(可按数量指标)分别确定用人标准。例如,炊事人员的定员标准,要根据就餐平均人数和开饭次数多少等因素,分成若干级,分别确定用人数量标准。 在劳动定员标准中,由于影响人员使用的因素不同,有的要根据主要影响因素划分出若干级(可按数量指标,亦可按质量指标)分别确定用人标准。例如,炊事人员的定员标准,要根据就餐平均人数和开饭次数多少等因素,分成若干组,分别确定用人数量标准。 在劳动定员标准中,对人员数量标准的规定,可采用绝对(数)指标,具体明确;亦可采用相对(数)指标,便于按比核定人数。有时根据需要还可以规定控制幅度。规定控制幅度既可适用于不同环境不同条件下单位,也可以促进企业提高定员水平,控制幅度中的低限是多数企业经过如图即可达到或超过的水平,高限是相对多数企业经过一定时间的如图方可达到的先进水平。 四、编制定员标准的原则 为了切实保证定员标准的先进性、技术性、科学性、可行性,在编制劳动定员标准时,应注意遵守以下原则: (一)定员标准水平要科学、先进、合理 从本行业本企业现实生产技术组织水平出发,充分考虑到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可挖掘的劳动潜力,编制出既能综合反映同行业同类企业先进水平,又能使多数企业经过如图达到或超过的定员标准。 (二)依据要科学 充分分析和深入研究本行业或本企业各类人员制度时间内总荼量和个人工作效率的各种影响因素,以及与用人数量之间的内在关系,找出其规律性,并正确选择和确定劳动定员标准的具体形式和内容。 (三)方法要先进 核定各类人员数量标准时不但要正确选择、运用传统的核定方法,还应广泛采用已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各种先进的核定方法。 (四)计算要统一 对企业人员、岗位、工种工序、产品、设备等定员标准中涉及的基本要素,以及各种指标名称、计算口径和方法要作出统一划分和明确规定,使定员标准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可比性。 (五)形式要简化 严格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准化工作导则(GB/T1。1)》(以下简称“国家标准”)的要求,制定定员标准,格式要规范,形式要简洁,昼避免繁琐庞杂,有利于有关单位套用。 (六)内容要协调 定员标准的各项内容相互要协调,有关工种名称、工序结构、岗位划分、工作范围和职责、技术等级要求等项目,都应尽量与其他有关的技术标准、工艺规范相一致,切实保证标准内部以及各项标准之间的协调和统一

希望采纳

Ⅳ 以往研究程度及综合分析

*** 盐湖矿产资源的调查程度较低,主要围绕公路沿线(交通方便的地区)开展工作,多局限于硼砂、芒硝等少数矿种或少数矿床的调查评价和综合研究,缺乏系统性、全面性、综合性的调查研究工作。

新中国成立前,仅有少数外国探险家和学者在路线地质调查过程中涉及少数湖泊或盐湖,其中瑞典地理学家斯文赫定(Sven Hedin)于1889~1902年、1906~1907年和1907~1908年三次入藏进行路线地质调查,对色林错以北、阿里地区及色林错—班公错一线的湖泊、盐湖面积、海拔高程、水系、湖水的相对密度、含盐情况及湖岸线等作过考察记载。另有波格丹诺维奇于1888年进入阿里;维斯(Wyss.R)于1929~1930年到达革吉县以北地区;德拉特(H.De.Terra)于1927~1928年、诺林(Z.Norin)于1931~1935年到过高原的西北部,对沿途的湖泊或盐湖进行过调查。上述资料极为有限,涉及盐湖方面的内容更是贫乏,限于当时条件,能获取这些资料,对认识和研究高原盐湖的形成及演变历史,是难能可贵的。

新中国成立后,区内地质工作方得以正规开始。1951~1953年,中国科学院 *** 工作队首次在藏东地区进行了盐湖矿产资源调查,对一些湖泊成因、水化学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了申错、乃日平错等液相碱矿床,著有《 *** 东部地质及矿产调查资料》,这是我国科学家首次提交的 *** 考察报告,为全面认识该区地质及矿产资源提供了重要资料。

1956年, *** 821地质队在班戈错开展了硼矿检查工作;841队在查拉卡硼矿区进行踏勘工作,但未做深部揭露,所收集的资料较为简单。

1957年,新疆地质局喀什大队在噶尔昆沙一带开展地质调查时,对察来卡硼矿做过简单工作,未进行评价。

1958年, *** 地质局开始在藏北开展了以硼砂为主的盐湖矿产地质调查工作。至1961年底,调查湖泊95个,肯定了郭家林错、班戈错、扎布耶茶卡等10余个盐湖为固体硼酸盐矿产基地,并对郭加林错、班戈错进行了初步勘探,提交了《 *** 北部盐湖硼矿普查总结报告》和《 *** 杜加里湖、班戈错硼石矿区初步勘探报告》。

1958~1961年,中国地质科学院先后组成盐湖科学调查队、 *** 综合考察队,对藏北主要盐湖进行了考察,取得了首批盐湖卤水化学分析数据。调查湖泊40余个,发现了世界上独特的扎仓茶卡(夏布错)硼酸盐矿床,对 *** 湖区第四纪地质、水文地质、矿床地质进行了综合研究。1974年提交了《 *** 盐湖硼矿研究报告》,1980年提交了《 *** 盐湖》及其他矿产地质考察实录。这些报告较为系统地论述了 *** 盐湖的基本概况,对 *** 湖区的第四纪地质、水文地质、钻孔等实际资料,作了综合性报道,为进一步研究该区盐湖提供了宝贵经验。

1974年, *** 区调队为配合食盐出口任务对扎布耶茶卡南湖部分作了详细普查,圈定了石盐工业矿体,首次估算了卤水和石盐中KCl,LiCl,B2O3,Na2SO4等有益组分储量,确认该湖为一综合性盐类矿床。

1976年和1978年,中国科学院盐湖研究所再次开展了两次规模较大的综合科学考察工作,调查盐湖50多个,首次取得盐湖14C年龄数据,并首次在扎仓茶卡发现了水钙芒硝、泻利盐矿物。对湖相碎屑沉积物进行了分析鉴定,进行了沉积年代学、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对 *** 高原湖泊的成因、第四纪地质、湖泊和河流等作了较详细的研究;出版了包括《 *** 盐湖》在内的一系列科学考察丛书。为探讨高原盐湖形成演化、成盐规律及合理开发与利用盐湖资源,提供了重要依据。

20世纪70~80年代, *** 区调队开展1∶100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时,对各图幅内湖泊的水化学类型及盐湖矿产进行了调查,取得了一批宝贵成果。

1980~1984年,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研究所与青海地质矿产局合作完成了“青藏高原盐湖沉积环境及寻找K,B,Li远景”课题,对 *** 部分盐湖作了进一步研究,在扎布耶茶卡新发现了钯、铷、嗜盐菌藻等有益组分,再次确认该湖为一个具有硼酸盐、锂盐、钾盐等矿种的大型综合性矿产基地。

1991年, *** 地质矿产局第五地质大队开展了 *** 北部盐湖调查,获得了黑-阿公路两侧较为详细的盐湖水化学分析资料。

1994年, *** 地质矿产局开展了全区区域矿产总结,对区内116个湖泊做了矿产评价,分析水化学资料100个,并对与盐湖有关的硼、锂、钾、芒硝、石盐、碱矿、水菱镁矿做了较为详细的总结,提交成果有《 *** 自治区区域矿产总结》。

1994年, *** 地质矿产局开展了全区矿产资源论证,对与盐湖有关的矿产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经济价值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与评价,提出了进一步开展地质勘查和开发利用的规划建议,提交有《 *** 自治区矿产资源对2010年国民经济建设保证程度论证报告》。

1995年,中国地质科学院盐湖与热水资源研究发展中心(地质矿产部矿床地质研究所),开展了扎布耶茶卡盐湖综合调查。对湖区第四纪地质、古气候、沉积环境及矿床地质均做了详细研究。该项目属国家科委、 *** 科委重点科研项目(K89-01-32),也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9070123),提交有《扎布耶茶卡盐湖综合调查与长观研究报告》。

1999年,地质矿产部矿床研究所与 *** 地质矿产厅地热地质大队合作,开展了 *** 羌塘地区盐湖资源调查,着重进行了盐湖地质、第四纪地质、生物、综合找矿等项工作。

2001年,河南省地质调查院对 *** 全区开展了全面、系统的资源与环境遥感综合调查,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内容涉及多领域、多学科。提交有矿产资源、旅游资源、水资源等13个子课题调查报告,为本次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02年,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盐湖与热水资源研究发展中心)对扎仓茶卡Ⅱ盐湖进行了详查工作。探明扎仓茶卡为一个大型新型镁硼矿床,并对矿床做了详细评价,提交有《 *** 自治区革吉县扎仓茶卡Ⅱ湖东缘镁硼矿区详查报告》。

此外,有关大专院校、科研单位还发表了大量与此相关的论文及专著。

以上成果均为本次盐湖矿产资源调查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和借鉴,区内前人调查研究主要成果见表1-1。

表1-1 前人调查、研究成果一览表

续表

Ⅵ 按劳动定额编制的综合程度,劳动定额一般可分为( )。

【答案】A
【答案解析】由于劳动定额涉及的范围很广,为了全面反映劳动定额的内容和内形式,可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对劳动定额进行不同的区分。B项是按劳动定额的实施范围进行的划分;C项是按劳动定额的用途进行的分类;D项是按劳动定额的制定方法进行的分类。 

Ⅶ 系统按其综合复杂程度可分为那些

目前操作系统种类繁多,很难用单一标准统一分类。
根据操作系统的使用环境和对作业处专理方式属来考虑,可分为批处理系统(MVX、DOS/VSE)、分时系统(WINDOWS、UNIX、XENIX、Mac OS)、实时系统(iEMX、VRTX、RTOS,RT Linux);
根据所支持的用户数目,可分为单用户(MSDOS、 OS/2)、多用户系统(UNIX、MVS、Windows);
根据硬件结构,可分为网络操作系统(Neare、Windows NT、 OS/2 warp)、分布式系统(Amoeba)、多媒体系统(Amiga)等。
操作系统的五大类型是: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分布式操作系统。

Ⅷ 定额子目的综合程度大于施工定额,对吗

定额是在合理的劳动组织和合理地使用材料和机械的条件下,预先规定专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消耗的属资源数量的标准,它反映一定时期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高低。 对于每一个施工项目,都测算出用工量,包括基本工和其它用工。 再加上这个项目的材料,包括基本用料和其它材料。对于用工的单价,是当地根据当时不同工种的劳动力价值规定的,材料的价值是根据前期的市场价格制定出来的预算价格。
预算定额是规定消耗在单位工程基本结构要素上的劳动力、材料和机械数量上的标准,是计算建筑安装产品价格的基础。预算定额属于计价定额。预算定额是工程建设中一项重要的技术经济指标反映了在完成单位分项工程消耗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数量限制。这种限度最终决定着单项工程和单位工程的成本和造价。

Ⅸ 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有哪些异同

共同点:

三者都是以学科为中心的综合课程。

不同点:

三者对学科之版间知识的综合程度不权同。

相关课程把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知识综合在一门课程中,但不打破原来的学科界限;

融合课程打破了学科界限,把有着内在联系的不同学科知识合并成一门课程;

广域课程将各科材料依性质归到各个领域,再将同一领域的各科材料加以组织和排列,进行系统的教学,与相关课程、融合课程相比,其综合范围更加广泛。

Ⅹ 为什么说比率分析的综合程度较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