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读书笔记才不会忘记读过的内容?

如题所述

一个人独处时,我会问问自己读过那么多书,自己有记住了多少内容吗?反复想想,越想越迷茫。

当和朋友聊天谈起一本自己读过的书的时候,我想当然地接下话茬“我以前读过这本书,但……”

都说人的记忆力是有限的,所以我就把这些书都存在手机里,随时可以搜索,但是过段时间再也想不起来该搜索的内容了……

有关于阅读方法的书籍中介绍说要做好读书笔记,可是读书笔记实在是太繁琐了,想到这就一下子没了热情。

这些都是我读书时遇到过的问题,相信身边很多朋友也遇到过其中一个或者多个问题,那怎样才能做到不只“读过”,还把读过的书记在脑子里呢?经过这段时间的摸索总结,把自己的方法推荐给大家:读书笔记,思维导图,课程这三种方法,让自己在阅读中深入思考,避免看完就忘的困惑。

一、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是阅读输出比较典型的一种基本形式。摘抄和阅读感受,下一步行动是这个读书笔记的关键特征,它包含以下信息:

注意:

①摘抄后一定要及时写下自己的感想。

②感想不一定是成形的东西,可以是一句话或者几句话也可以。

③摘抄内容可以是对自己来说很重要的句子,不需要长篇原文摘抄。

④下一步行动可以是一个,也可以写多个,但是一定要具体。

最后,读书笔记里里的内容一定要过一段时间再反复拿出来看看,我们就会发现过去觉得很美好的文章更美好,以前只是一知半解的内容现在居然看懂了。

比如我的一篇读书笔记,书名是《花小钱过品质生活》中的一个摘抄:

艺术大师罗丹曾经对美下过的定义:“生活中不是缺少幸福,而是缺少发现幸福的眼睛。”

生活中充满了幸福的元素,只是我们没有用心发现。

阅读感受:

每天用心经营自己的生活,就能发现生活处处是幸福。

下一步行动:

每天写生活小确幸,用心去发现生活中的幸福。

所以从那时起我一直在写感恩日记。尽管现在的生活有时还是鸡飞狗跳,但回过头看,生活依然很幸福。

读书笔记的好处:

    可以促进、加深我们对书的记忆。可以让我们加深对书上内容的再次理解。可以改变我们的阅读习惯。重读读书笔记可以温故而知新。

我在阅读《家事断舍离》这本书时,讲到家务活的铁则是“分散做家务”,我们要利用零碎时间来做家务。然后我的下一步行动就是及时做好零碎小家务,别再堆积在一起用大块时间来做家务。因为这个小习惯,让我受益匪浅。

摘抄可以改变我们的阅读习惯,让我们带着明确的目的、主动地去阅读,并能真正消化书中的信息,使之成为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更甚者让我们能深入理解书中的要点或思想,并随时拿来参考,刻意练习,成为自己的东西。

二、思维导图

看完一本书用思维导图将其进行梳理,也是一种高效的“知识输出法”方法。思维导图能让我们清晰明了地看清楚文章的主旨和结构,也便于我们把书中的内容更容易在大脑中获得长期记忆。

绘制思维导图主要有两种方法:

①根据书本的章节结构进行划分。

②根据自己读完之后所理解的内容进行重新理解。

划重点:

①结构:都是从中心到四周的结构,中心主体往下分一级分支,再分二级、三级分支。

②布局:都是横放的纸张,这样阅读起来符合人眼的水平分布的特性。

③图像:思维导图可以有图像符号,也可以是纯文字。

最后,任何一种形式的思维导图都没有好坏之分,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而且一切方法都是为了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书中的内容,让我们突破自己的认知,所以方法不在于多少华丽,只要对自己有帮助就可以了。

三、输出课程

很多时候我们讲到课程的时候会觉得这是很厉害的人才可以讲课,我又没做过老师也没讲过课,肯定是不行的。其实在这里我说的课程也许只有短短的几分钟,只要让自己阅读完的内容能加深印象就可以了。

所以在讲课的时候一开始要直击主题,把最有价值的内容放在最前面讲。什么是最有价值的内容?比如最棒的故事、最棒的案例、最具颠覆性的新知,还包括生活场景的代入。

划重点:

①原文写得好,直接念就好了,原文比例最好不要超过原文的10%。

②可以选书里精彩的总结性语句做结尾。

③利用故事把一个道理讲清楚。

讲课属于学习金字塔中的主动学习部分,属于教别人的部分,学习金字塔中讲到“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让我们记住90%的学习内容。所以我今年的其中一个计划就是把每本书阅读完之后做一个讲课输出,时间大概在15-20分钟,内容就是讲清楚其中一个点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